潮州木雕,与东阳木雕、黄杨木雕、龙眼木雕并誉为我国民间木雕四大流派,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因潮州木雕多髹漆饰金,亦称“金漆木雕”,独特之处尤在于出神入化的镂通雕技艺,常常可以将复杂的故事情节,透过前后左右,上下重叠,在有限的空间里,排列出山峦曲径、亭台楼阁远近的合理布局。
它以木为纸,化木成金,其上人物如生,密而不乱。
一刀一划聚巧思
潮汕儿女下南洋挣了钱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宗祠,再加上潮汕人非常重视祭祀活动,常说“过日子,勿忘时年八节”,这里的“八节”即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这个传统节日,而这八个节日是必定要拜神和祭祖的。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祭祀活动,都包含了潮汕人对宗族先贤的膜拜怀念和祈福庇佑。
国家宝藏第二季 金漆木雕大神龛(广东省博物馆藏)
所以,潮州金漆木雕以宗祠家庙建筑装饰和祭祀用的礼器装饰最为大宗,也最为精致。金碧辉煌的木雕器具既可显示财富地位,又可渲染活动气氛。因而神龛、神亭、神轿、神椅、香几、熏炉罩、糖枋架、果碟、馔盒、灯芯筒等礼祭器具无不精雕细刻,装潢华丽,成为潮州木雕的重要门类。而这些神器上的装饰雕刻,百分之八九十是以戏曲故事为题材。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和祭祀相关的礼器,该如何正确摆放呢?别急,看gif
话说,想要布置完整一间祠堂还真不是件容易事。接下来咱们就一件一件看。
神龛神龛是潮汕民间供奉祖先神位的特制祭祀用具,大者可高达三米以上。神龛内部常作厅堂格式,靠壁置一围屏,有的围屏上描金叙写祖先的姓名、生卒年月及生平功德;有的内设梯级,以供奉更多神位牌。
祭祀时将龛门打开,前方置几案摆放香炉、灯烛及供品,焚香燃烛,拜祭如仪。
大神龛又称“祖宗龛”“老爷龛”“家神龛”,放置在祠堂、公厅、大的住宅正厅中心,是供放祖宗灵牌,为时年八节祭祖仪式之用。小神龛通常会摆放于潮汕家居大厅的案几上。
1927年 金漆木雕《郭子仪拜寿》小神龛
两门正背面均有装饰。正面上下横肚分别为通雕花鸟图及浅浮雕卷草纹,门肚通雕潮剧《郭子仪拜寿》戏出。
龛内饰缠枝老鼠葡萄纹落地罩,体现潮汕人祈求子孙丰隆的美好意愿。龛内围磨金漆画“马上相逢”图。“马上相逢”出自唐诗“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清代金漆木雕《杨家将》小神龛
正面门肚通雕《杨家将》戏出,背面门肚则通雕牡丹花鸟图,其余装饰部位兼有喜鹊登梅、老鼠葡萄和灵芝花草等传统吉祥图案。两面《杨家将》门肚的上方疑各有一名洋人,清代末年,中国国力积弱,木雕艺人将洋人融入其中,可能是希望当时能有像杨家将一样的英雄人物出现,把敌人击退。(你找到那个洋人了吗?)
龛前瓶花龛前瓶花饰潮汕地区的祭祀器具,摆放在神龛前的两侧。
清代 金漆木雕龛前瓶花
此瓶底作为六棱形,瓶身髹黑漆,边棱描金。运用圆雕、镂通雕、线刻和髹漆贴金等工艺,各以整块木料雕刻花卉一束,安插在瓶座上,细腻逼真。
馔盒馔盒有长方形和菱形两种,平日陈设于厅堂的几案上,祭祀时放置于神案上或神龛前,摆上果脯或糖枋等供品。
清代 金漆木雕铁线描漆画《鸿门宴》长方形馔盒
以镂通雕髹漆贴金作装饰,“山”字形盒架前后两面作书卷式布局,一面饰通雕人物故事,另一面饰鹤鹿及博古图。
盒盖饰铁线描金漆画山水图和《鸿门宴》故事。《鸿门宴》发生在秦末时期,漆画中可见项羽堂弟项庄在宴会上舞剑娱宾,伺机刺杀刘邦的情景。
清代 金漆木雕祥禽瑞兽菱形馔盒
“山”字形盒架饰有六个圆雕压脚狮子,足间牙板雕刻柔媚纤细,束腰及围栏等部位饰通雕卷草纹,圆雕花卉栏柱头,盒架立面嵌饰通雕人物故事、珍禽瑞兽及鱼藻等图案。可惜次馔盒的盒盖已缺失。
糖果架糖果架是潮汕地区的传统祭祀器具之一,形制比馔盒大,造型多种多样,雕刻精致,大多作髹漆贴金装饰,豪华而庄重。祭祀时置于神龛前的香几上,上面摆放大块的米方糖(潮汕民间常见的一种食品)。
清末 金漆木雕江海水族糖果架
架呈阶梯状,以黑漆隔条作框架,构成多个装饰带,镶嵌人物江海水族、博古图、瓜瓞葡萄及吉祥动物等多种题材的通雕花板。风格庄重而又富于变化,显得灵巧通透。
供台供台为祠堂内的祭祀器具,造型多样。
清代 金漆木雕江海水族供台
此供台有四个狮子形座足支撑圆座,器座束腰部位嵌饰鱼藻和虾蟹等与潮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江海水族图案。座面上为红漆描金圆形托盆,整体红、黑、金色交相辉映。
三牲供台三牲供台为祠堂内的祭祀器具,造型多样,以六角形最为常见。祭祀时将供台置于大神龛前,摆上猪牛羊三牲祭品。
清代 金漆木雕《郭子仪拜寿》三牲供台
此供台底板上饰有六个压脚狮子的足座,足间裙板饰玲珑花卉纹。器座束腰部位立面通雕潮剧《郭子仪拜寿》戏出花板,座面上为敞式托盆。黑漆框架与贴金饰件互相衬托,庄重华丽。
供碟供碟多以圆雕手法利用整块木料制成,是潮汕地区特制的祭祀器具。有时也成对使用,形制较小,器身多以狮、羊、麒麟等象征吉祥的动物为题材。供碟用于放置四时水果。
清代 金漆木雕荷花鹭鸶供碟
此碟以荷花为造型,以整块木料立体雕刻而成,中间是一朵盛开的荷花,两侧各雕一片荷叶,自然形成三个可作盛放果物的平面。花叶下水波荡漾,鹭鸟从容觅食。髹漆贴金后还特意髹涂一道罩光漆。
清代 金漆圆雕母子花鹿、子母狮子供碟
此对供碟分别以子母狮子和子母花鹿为造型,背上驮着荷叶形承盘,用来放置鲜果及糖枋等食品,陈列于祭拜祖先和神明的几案上。
果盒果盒是潮汕地区祭祀和宗教活动中使用的器具,一般内置果碟,用于盛放祭品。
清代 描金漆画“福禄寿”三星果盒
果盒内髹红漆,外髹黑漆,黑漆之上描金绘“福禄寿”三星三组人物。可惜的是果盒内的果碟已经不在了。
熏炉罩熏炉罩由底座和罩盖两部分组成,以六角形和方形最常见。平时陈设于家中厅堂和书房的几案上,喜庆之日或祭神祀祖时则置宣德炉或小香炉于罩内,炉中燃烧香料,香气从罩顶和四周的孔洞缭绕而出,满室生香。
清代 金漆木雕《佘太君挂帅》六角形熏炉罩
通雕潮剧《佘太君挂帅》戏出及花果博古图,雕刻精美,人物生动逼真。
清代 金漆木雕《苏六娘》及《井边会》方形熏炉罩
熏炉罩盖四周分别镶嵌镂通雕著名潮剧《苏六娘》和《井边会》戏出。(关于《井边会》后面和结合另一件木雕作品再介绍)
潮汕有句俗语:“欲食好鱼金针鲳,欲娶雅牡苏六娘。”这句俗语源于潮剧《苏六娘》。明代潮州荔浦有一户苏姓人家,家道殷实。苏员外单生一女,取名六娘,生得美貌无比。自小寄读于西胪舅父家,与表兄郭继春青梅竹马,私订终身。 后苏员外与饶平一户人家发生诉讼纠纷,得饶平县秀才杨子良文笔相助,打赢了官司。苏员外为报答扬子良,将女儿许配于他。这样,六娘与继春的爱情遂经受了波折。六娘是个贤慧女子,对待爱情也十分忠贞。当继春相思病重时,她毅然割股医治、安慰继春,使继春病危而得愈。后来在杨家逼婚甚急的关头竟以身殉情。
纸媒筒纸媒是用草纸搓成的细纸卷,用于引火。纸媒筒则是插放纸媒的器具,状如筷子筒,深腹,雕刻题材多样,多挂于书斋内的中堂两侧,两侧各一个。
清代 金漆木雕《柳金花赠大炮》纸媒筒
《柳金花赠大炮》出自通俗小说《薛仁贵征东》,是传统潮剧剧目。故事讲述薛仁贵寄身柳家打杂,一个大雪之夜,柳金花可怜薛仁贵衣服不周,于是暗赠红绫紧身衣,却遭父亲误会其不贞。此纸媒筒雕刻的正是柳金花在阁楼把衣服抛给沉睡中的薛仁贵的情景。
清代 金漆木雕苦瓜形纸媒筒
此纸媒筒以苦瓜为造型,但作者只精雕细刻瓜的尾部,以局部体现整体。背板雕刻缠枝茂叶、小瓜和老鼠等,“瓜瓞绵绵”,寓意子孙世代相传。
灯芯筒过去点燃油灯必备灯芯。灯芯筒用于存放灯芯,腹部较浅,一般挂于离油灯较近的墙壁上。造型多种多样,造工亦有精粗之别。
清代 金漆通雕《郭子仪绑子上金銮》灯芯筒
背板通雕松树和鹿,寓意长寿和厚禄,筒身弧面镂通雕潮剧《郭子仪绑子上金銮》戏出,神态逼真,富于动感。
故事讲述唐代名将郭子仪大寿,文武百官登府拜贺。郭氏六子郭暧为当朝驸马,公主恃贵不来拜寿,郭暧怒打公主,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
清末民初 金漆木雕夔龙鱼藻纹灯芯筒
此灯芯筒的上方背板以对称手法饰有夔龙通雕纹饰,筒身弧面以描金漆画绘鱼藻纹,与贴金部分形成强烈对比。夔龙及鱼藻纹常见于潮州木雕,两者皆有吉祥之意。
烛台祭祀器具,潮汕地区俗称“一品红”,由底座、瓶身、烛插三部分组成。放置于大香案两侧,祭祀时明烛高擎,满堂红艳,故又称为“满堂红”。
清代 金漆圆雕狮子烛台
整木雕成,底座髹黑漆,边缘描金。座上圆雕抬头挺胸的狮子,狮子微微侧首,狮身中部矗立烛插,整体明亮富丽。
清代 金漆圆雕烛台
整木雕成,底座饰浅浮雕回纹。座上圆雕身穿宽袖长裙的仕女,双手执瓶骑在狮背上,神态祥和。髹漆贴金后髹涂一道罩光漆。
蜡烛清代 金漆木雕“双凤朝阳”蜡烛插连盒
盒盖浮雕“双凤朝阳”,四周浮雕鹭鸶和莲花,寓意“一路连科”,蜡烛则插上浮雕浮雕攀缠的龙,所有浮雕纹饰描绘金漆,红色底漆与金漆交相辉映,热闹喜庆。
茶橱潮州人不但喝茶讲究,存放茶具的茶橱也同样考究。茶橱设有门两扇,内设层板和小抽屉,可放置茶杯、冲罐、茶盘、茶船、茶叶罐、泥炉、火炭等物。茶橱门及橱两侧是装饰的重点部位,通常镶嵌多件透雕花板作装饰,题材以人物故事、社会生活、花鸟水族等最为常见。茶橱多陈设于民居厅堂,既实用又美观。
清代 金漆木雕《杨家将》茶橱
茶橱的上下横肚分别镶嵌通雕大狮和小狮,门肚镶嵌潮剧《杨家将》戏出,描画了宋辽两国金戈铁马沙场征战的场景,其中左门肚的左上方疑为洋人,反映了木雕艺人希望借杨家将击退西方侵略者的愿望。
游神赛会,人神共赏“游神赛会”是潮汕一项隆重的中国传统民俗活动,是由游神和赛会两种民俗活动组成。游神,又叫营神,就是将神像从庙里请出来在社区里巡视。一般在农历正月、二月进行。期间又夹有元宵节,有些地方把游神与游花灯融为一体,更为热闹壮观。
游神活动组织者会认真挑选村里符合要求的男女老少组成游神队伍,参与人员要负责抬神像、执镖旗、锣鼓演奏等,各司其职,形成一支专业有序的游神队伍。
如此重要的游神会,各种祭祀酬神的礼器自然是马虎不得的。
神轿神轿是潮汕民间必备的祭祀器物,平时放置于祠堂或寺庙中,举行迎神祈福活动时,将神像(俗称“老爷像”)安放于交围椅上,将轿杠从中盘的方孔中穿过抬起。
清代 金漆木雕神轿
这座神轿综合运用了浮雕、通雕以及圆雕等多种技法,轿围呈马蹄形,由七块构件组合而成,镶嵌镂空雕潮剧《郭子仪拜寿》、“比武定帅”戏出及江海水族等题材。
清末 金漆木雕人物故事神轿围
李白醉写番书
轿围是神轿装饰的重点部位,由七个构件榫接成马蹄形,安装在神轿圈椅周边。其顶部呈阶梯状,内绘饰描金漆画,外面嵌饰的通雕花板有“李白醉写番书”“辕门射戟”“加官晋爵”“喜鹊登梅”及鲤鱼水澡图等题材,并环以连枝草纹枋栏。整体设计巧妙,人物生动逼真。
炮斗潮汕民间游神赛会时,队伍的最前方通常有两个男孩,肩挑着鞭炮,边走边放,引入注目。
清代 金漆木雕《井边会》炮斗
此炮斗用来盛装鞭炮,前后两面作书卷式,嵌饰浮雕潮剧《井边会》戏出及花鸟图。口沿的四角各设小铜环,穿上绳子便可把炮斗挑起。这种器物如今已非常少见。
《井边会》是元代南戏《白兔记》中的一折,为潮剧中的传统剧目。故事讲述五代时期,刘智远落魄无依,幸得沙陀村李员外收留,并将女儿三娘许配给他。李员外死后,刘智远离家投军,三娘在家中被兄嫂欺压,在磨房里产下一子刘承佑,险些被兄嫂溺死,幸得老仆人救起后交给了刘智远抚养。十多年后,刘智远任九州安抚使,并至徐州界内,一日刘承佑外出射猎,为寻白兔,得以在井边偶遇衣衫褴褛的三娘,细问之下方知其便为生母,并将母亲咬指写下的血书交给了父亲,一家人终于相认而得以团圆。
鼓架鼓是潮汕民间的重要乐器,每逢节日喜庆活动,铿锵雄浑的锣鼓声动人心魄,吸引着四邻八乡的民众。
清代 金漆木雕鼓架
根据尖脚大鼓的形状而设计的鼓架,用来承鼓便于击打和巡游。此鼓架的弧形围板呈对称布局,顶部为火珠纹,中部饰蝙蝠花篮纹,两侧以夔龙纹相拱,下部两端分别雕刻潮剧里的老生和小生形象,额首背后则书“大楼社康乐园”,应为某村锣鼓队的名称。
茶担茶担是潮汕一种用木雕制作装饰的礼仪用具,闲时存放于祠堂、善堂,每逢民间举行游神赛会活动时用来挑担茶水、茶具,挑者随游神队伍巡游,起到向游行队伍人员提供茶水解渴的作用。
清代 金漆木雕茶担
茶担为方橱形提梁式,提梁上装铜环以便肩挑出行。茶担之一为方橱形,有若干抽屉,三面装饰浮雕梅花、葡萄、行书诗文花板。另一只为三面通雕围栏,上下嵌金漆通雕花卉围栏、金漆浮雕花卉花板。提梁落款阴刻“崔福德善堂”。
文中图片除版权图片外,拍摄于@国家博物馆“潮州木雕”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