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国的美男子,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一般而言,是指汪精卫、周恩来、梅兰芳、张学良,当然“四大美男”也有不同的版本;另一个是民国初年的三大美男子,是汪精卫、顾维钧和梅兰芳。至于为什么要评选四大或者三大美男子,网上似乎语焉不详,大概与历史上评选出“四大美女”,是一个套路。

晚清民国书法家主要有(民国初年三大美男)(1)

梅兰芳演出照

美男子的评选,大约不仅外表长得俊朗,还得要有绝世才情,单说这两条,民国初年的三大美男子也确实不负众望。

从前是个万人迷,最终因为亲日成为汉奸,为世人唾弃

汪精卫(1883年-1944年),本名汪兆铭,字季新,浙江绍兴人,出生于广东番禺。成年时多用笔名“精卫”,所以后来反倒这个名字流传甚广。

1903年,留学日本;1905年参与组建同盟会,一度为《民报》主编。在这两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期间,宣扬革命,抨击清政府和改良派,笔扫千军,颇得清名。1907年随孙中山赴南洋。

晚清民国书法家主要有(民国初年三大美男)(2)

1910年,因刺杀清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被判处终身监禁。次年爆发武昌起义,出狱后,与共产党人杨度组织“国事共济会”,主张孙中山让权,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9年法国留学后回国追随孙中山,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汪精卫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后,汪精卫身居国民政府领袖,一边残杀共产党人,一边反蒋,后潜逃香港。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一致要求各党派共同抗日,汪精卫与蒋介石牵手合作。

投降日本之前,作为国民党元老、汪精卫又位高权重,手握一支妙笔,书写锦绣文章,实在算得上是个青年崇敬的万人迷。

但是,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汪精卫的开始转向,思想蜕变,一方面不甘居于老蒋之下,丧失权力巅峰,另一方面逐渐对国家民族丧失信心和希望,居然潜逃越南,发表所谓的“艳电”,公然投降日本。从此,汪走上了卖国求荣的道路。1940年3月,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他担任“行政院长”兼“国府主席”,成为臭名昭著的卖国贼和大汉奸。四年后,汪患“骨髓肿”在日本名古屋病逝,享年61岁。

晚清民国书法家主要有(民国初年三大美男)(3)

要说汪的书法,也可以算得上是上乘。作为历史人物的手迹,2019年,汪精卫的书法作品以底价3500元的价格在上海起拍,最后以高出底价63倍的22万港元成交。这一结果,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同时也超过近代不少大师级书法作品的落槌价格。

为此,这一拍卖事件曾经引发热议,不少人认为,汉奸的作品不应该得到市场“礼遇”,但也有人认为,收藏汪的书法只与艺术、历史相关,不能掺杂政治观念。

但是笔者也以为,拍走汪书作的藏家,估计也只能把作品“藏”起来,量也不敢公然挂在墙上观瞻,否则恐怕也会招致口水。

当过国家元首,也被列入战犯名单,但历史对他是公允的

顾维钧(1888年-1985年),字少川,,上海市嘉定人,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是北洋政府第13位国家元首,近现代重要的外交家、社会活动家。

晚清民国书法家主要有(民国初年三大美男)(4)

顾维钧青年时代(24岁)开始,就担任了袁世凯的英文秘书,后来担任过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顾又是蒋介石国民政府驻法、英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大使,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那个年代,顾维钧也算得上是外交奇才,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最有名的两起“外交事件”,奠定了顾维钧在外交界的独特地位。这两起事件都与“签字”有关。

一次是在1919年到1921年,顾出席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会上商讨对德国、奥匈等同盟国的处罚和利益分配。当时北洋政府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废除与同盟国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而结果却出人意料,英美等国单方面出卖了中国,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据理力争,但终因“弱国无外交”,没有实力抗衡,只能选择拒签,表示抗议。

晚清民国书法家主要有(民国初年三大美男)(5)

另一次是1945年,顾代表当时的国民政府出席旧金山会议,参加《联合国宪章》起草工作,并代表中国在《宪章》上签字。后来他担任国民党政府的联合国代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担任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国际法院副院长等职务。

抗战期间,顾维钧曾经作为驻美大使,为蒋介石政府争取大量包括武器在内的外援,用以发动内战,被人民解放军列入战犯。当然,顾维钧与汪精卫有本质上的不同,他不是中华民族的战犯。

顾维钧也确实是美男子一个,这个留洋博士,长期在外交战线上奔走,却写得一手好看的毛笔字,着实令人艳羡。

顾先生98岁逝世,长寿而得善终,留给后世的是600余万字的回忆录,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外交的重要历史资料。

京昆旦行名角,德艺双馨,真正的文化艺术大师

晚清民国书法家主要有(民国初年三大美男)(6)

梅兰芳(1894年-1961年),名澜,字畹华 ,艺名兰芳 ,祖籍江苏泰州,出生于北平,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派”艺术创始人。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游园惊梦》、《断桥》等。

梅先生8岁学戏,9岁拜师学青衣,10岁登台。 梅先生出名早,在不长的生命里,就已经是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大师,在西方人眼里,梅兰芳简直就是京剧的代名词。

日本侵占期间,梅兰芳曾把一大笔演出收入存入香港的银行,但返回上海后,日本人特地把香港的这笔款项全部冻结,梅先生全家生活顿时陷入困顿。最后,他只好跟夫人商量,画了20多幅画,什么梅兰竹菊动物鱼虾之类的,过起卖画为生的凄惨日子。

晚清民国书法家主要有(民国初年三大美男)(7)

一次,日本人庆祝“大东亚圣战”,威逼他上台演出。梅兰芳自然断然回绝:“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

但是,拒绝演出也得想出一个法子来过日本人这一关。梅兰芳居然找到一位当医生的朋友,打了伤寒预防针,引发连日发高烧的症状。日本军医来家检查,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才罢休。梅先生也险些丢掉性命。

京剧是国粹,书法也是国粹。在舞台上不仅能演绎戏剧人物的美,还能即兴在舞台上泼墨挥毫,这是常常在戏剧舞台上能见到的事。但像梅艳芳那样,不仅把人物演得风华绝代,还能即兴写出不俗的书法,恐怕也是绝无仅有。

晚清民国书法家主要有(民国初年三大美男)(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