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二是青龙节,关于这天龙的习俗和禁忌要牢记,早看早知道!
农历二月初二,传说中的龙抬头日子,也叫“青龙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中国的百姓们都认为“龙”代表着吉祥,是呼风唤雨的主宰,所以,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龙的习俗和禁忌,尤其是在二月二这天,更是有许多的习俗和禁忌,其中,大家都知道的理发,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正月不剃头的缘故,二月二这天,男女老少都集中在这一天理发,理发店里常常会排起长队,人们都想在这一天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体体面面,看上去容光焕发,来迎接蛰龙升天的日子。这天理发叫剃龙头,据说这天去理发后,一年之中会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除此之外,当地还有“1采、2做、3敲、4吃”,得习俗和禁忌,大家要早早了解,做好了这一年就交好运 。下面我们来看看1采、2做、3敲、4吃,指的是什么?
1采——采龙气。
古时候的人们观察到,苍龙星宿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大约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整个“龙头”就会全部“抬”起来了。所以二月二这一天,就被赋予了多重含义和寄托,衍化成“龙抬头”、“春龙节”。人们认为,这一天是采集“龙气”的最佳时间,他们会一大早起床,在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时间约5——7点钟左右,大家会走出家门,面向东方,深深地吸气,名曰“采龙气”,采了龙气,这一年都有好精神,日子也会越过越顺利。
2做——引龙,祭龙。
所谓引龙,就是在早上太阳未出山时,一家之主手提一把装有几枚铜钱或硬币的茶壶,到河边或井上去汲水,这个过程一定要轻手轻脚,也不能大声说话,否则会惊跑了钱龙。汲满水以后,一边走一边洒一条水迹回到家中,但是不要全部撒完哦,要将余下的水与钱全部倒入水缸,钱龙就这样被引回家来了,寓意今年一定能发财。
中国历来重视祭祀活动,二月二这天,是青龙抬头之日,当然也不能例外,祭龙就是这天的重要活动之一,人们都会到附近的龙王庙里,点燃香烛,祭拜龙王,祈求龙王能够给大家带来风调雨顺的好日子,让大家有个好年成。
3敲——敲房梁,敲灶台,敲门墩。
小时候,看见老人们在二月二这天的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会说一句话:“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然后就翻身起床,拿着油灯照着房梁,还要手拿小竹竿,边敲房梁边说:“二月二,敲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古代没有高楼大厦,毒虫比较多,这是人们期盼仓龙抬头压倒这些毒虫的美好愿望。
接着,老人们会来到厨房里,一边敲着灶台,一边说:“二月二,敲灶台,大囤满,小囤流,还有大小元宝滚出来。”二月二也是春耕的开始,所以也叫“春耕节”,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而龙又是呼风唤雨的主宰者,所以这天老人们敲灶台,有五谷丰登的寓意。
敲完灶台就轮到门墩了,老人们还是会边敲边说:“二月二,敲门墩,荣华富贵生了根。”古代的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饭,假如今年风调雨顺,大家都能有个好收成,要是碰上旱涝灾害,那一家人就没有活路了,所以人们对二月二这一天的习俗和禁忌都非常遵守,以祈求这一年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钱粮满囤。
4吃——吃饺子,吃爆米花,吃春饼,吃撑腰糕。
二月二这天,不管什么食物,都要以龙的名字来命名,那天吃得最多的大概就是饺子了。饺子最早的时候是由张仲景发明的,当时的饺子叫“娇耳”,形状也和耳朵非常相像,二月二这天吃饺子,要叫做吃“龙耳”,人们认为,“龙”是祥瑞的化身,吃了代表龙身部位的美食,就是把福气吃到了肚子里,那么福气就会越来越好,日子也会越过越顺。
二月二这天吃爆米花叫“金豆开花”,大家也许会问,这个怎么不是用龙的名字来命名呢?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据传武则天当了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他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可龙王看着民间惨景,于心不忍,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知道后大怒,把龙王压在大山下受罪,并降旨:“龙王要想重登天庭,除非金豆开花”。人们为了救出龙王,就用玉米放入锅中爆炒,玉米开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玉皇大帝也顺势赦免了龙王,这一天刚好就是二月二,所以这天吃爆米花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大家一定要尝尝哦。
这一天吃春饼,叫做“咬龙鳞”,因为薄如蝉翼的饼皮,就像晶莹透亮的龙鳞,再把准备好的食材都包裹起来,里面可以是代表龙头的猪头肉,也可以是韭菜、蒜末之类的春菜,还可以包裹米饭、鸡蛋之类的龙子龙蛋,越是丰富的食材,越代表富足美满。
二月二吃撑腰糕有2个寓意,第一个,吃这样的糕叫“吃龙骨”,寓意吃了龙骨后,会像龙一样身强体壮,力大无穷。第二个意思就是马上要春耕了,人们在田里劳作,长时间弯腰干活,总是会感到腰酸背痛,吃了撑腰糕后,两边就有撑腰的了,今年一年就不会腰酸背痛了,这也是百姓们希望身体健康的愿望吧。
二月二龙抬头,牢记“1采、2做、3敲、4吃”,做好了一年交好运 !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朋友们,你们家乡二月二有什么习俗和禁忌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爱喜一起分享,厨艺有限,请多多指教。
感谢大家的阅读,美食每天更新。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觉得有用的点个赞,欢迎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最后别忘了关注一下,我们明天再见。
#村里过年味更浓##每逢佳节廋三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