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说到兄弟情义与武侠江湖,可能每个人都会想到的仪式是:结拜。结拜在北方地区也叫拜把子,最熟悉的莫过于三国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进入现代社会,很多人可能觉得拜把子已经是久远之前的事了,又或者只存在与电视剧或者香港黑道电影上,其实并不然,在小编的老家(安徽泗县)等广大淮海地区,这种拜把子文化却是非常普遍常见的事。

东北人为什么不能拜把子(老家农村的拜把子)(1)

当然,我们所说的拜把子和地痞流氓、混混之间的酒肉兄弟这种拜把子毫无关系,小编也是很鄙视那种酒肉狐朋狗友的,今天说的是为什么在淮海地区到了21世纪的当代社会,普通人之间拜把子还是如此常见?

东北人为什么不能拜把子(老家农村的拜把子)(2)

而且这种拜把子文化和其他地域的最大区别是,家长大都是支持的,很少有家长反对认为这是不良文化,即使你现在只是一个学生,假设你跟家里说了在学校拜了把子,大家也都会觉得是很正常的,不会说什么。

东北人为什么不能拜把子(老家农村的拜把子)(3)

而且淮海地区(泗县)的把兄弟是非常重要的关系,例如在泗县就被称为:仁兄弟,是仅次于胞兄弟,姨表兄弟等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之外最重要的关系,拜了把兄弟的相互之间在名义上就是对方兄弟父母的“干儿子”。而且在一些年龄偏大的一代,老人去世,把兄弟和老人的亲子女一样,都是要披麻戴孝的。这足以看出这种结拜文化是多么重要,绝非只是玩玩的了。

东北人为什么不能拜把子(老家农村的拜把子)(4)

说到把兄弟,另外还要说到的一个风俗就是“尚武精神”。作为泗县人,小编小时候也是学过一段时间武术的,而学武则是淮海又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一般父母都会送男孩找一些当地有些本领的人学一段时间武术,不仅是强身健体,也是练就男儿的英气。

东北人为什么不能拜把子(老家农村的拜把子)(5)

东北人为什么不能拜把子(老家农村的拜把子)(6)

在小编小时候,这种学武氛围非常普遍,一个村的平均都会有半成以上的人学过,那个时候还没有外出打工一说,农村人除了农忙时节,其他时间都是宅在家的,所以也就造就了学武这种风气的形成,还记得那个时候农村各种走街串巷杂耍唱戏的很多。

东北人为什么不能拜把子(老家农村的拜把子)(7)

到了21世纪,随着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农村也慢慢成了老人儿童为主,这种“尚武精神”和“拜把子”文化虽然还可以看见,但是离我们却越来越远了。

而现在,当我们每年再回到农村,甚至连邻居家的小孩都不记得叫什么。

头条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微信公号:泗县话(sixianhua88),商业合作联系QQ599304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