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就是这样,年前疯狂叠加工作盼来的七天假期比眨眼还快的就这么过完了,烟花放得意犹未尽的,存着遗憾明年补上,吉祥话说的不尽兴的,留点念想盼着下一个春天,总之,壬寅虎年的序幕就这么拉开。好像咱中国人总有写总结的习惯,一个项目完结需要一两页A4纸总结,一年到头需要再回望流走的三百多天发生了什么,那这虎年伊始,我也试着总结总结。

众所周知,去年的中国发生了很多难忘的中国声音、中国瞬间、中国故事,其中以独特“外宣”新闻事件频登热搜榜,吸引全世界好奇又关注目光的“大象”在无数场合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2021的春天,一群来自云南西双版纳的大象 “自由行”,近2000多公里“爬山趟河”的出游路线,在无数国人默默守护下,象群终于完成“北上南归”计划回到家乡,可以说这一路创造了人类野生动物保护史上的世界奇观,一时间,云南成为“象”往的地方,成为美丽中国2021最生动的模样。

当然,关于大象出走的目的我不一定说的那么准确,还有待生物学家、动植物学家们进一步考证,但有一点肯定的是,当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现在进行时,咱们每个人也从中感受到什么叫做“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大象出游的过程中,憨态可掬的形象赢得人们喜爱,所以,素来热爱和平向往幸福生活的中国人在讲述大象故事时,总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下面我就说一说除夕和初一连续看到的两台“春晚”中关于“象”的节目,先说好,就是一个观众的所观所想,没什么逻辑,更不具备学术价值,纯纯粹粹因为喜欢。

老子早早说过“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虽然此“象”非彼“象”,但谁让中国字就是这么绝呢,既同音还同字,所以有的时候,彼“象”也可以是此“象”,是最美最好最具象的形“象”。

先讲央视春晚的《万象回春》这个节目,不得不说,一开始吸引我的就是这个名字,“万象回春”,多好啊,这展示着事件发生由春至春的过程,展现着人们对当下生活的幸福感受,也包含着对明天的美好祝福。因时长限制,《万象回春》在讲故事上化繁为简,以两条叙述线同时进行,分别是生活在大山里想探寻山外风景的人,以及生活在山那边却朝人靠近的象,于是,某天某座还来不及知道名字的寨子里,人和象就这么自然而然的亲密交往了。尤其值得点赞的是,《万象回春》的领舞是云南演艺股份有限公司的舞蹈演员袁志平,他在2021荷花杯舞蹈比赛中获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全国第二。这次能成为《万象回春》的领舞,也算是云南舞蹈在央视春晚舞台上的又一次惊艳绽放。

每一年你们都会守夜看春晚吗(评论.看春晚听絮)(1)

袁志平剧照

每一年你们都会守夜看春晚吗(评论.看春晚听絮)(2)

《万象回春》的音乐结构随故事发展大致分为A(欢乐开场)-B(轻咏叹)-B(轻快宣叙)-A(欢乐结尾),简洁明快又色彩分明,随着沙宝亮清亮又沉稳的嗓音,歌词缓缓流淌出这样一副画卷:对绿色家园充满情感的傣族夫妻、顽皮醉酒的傣家卜冒、热情好客的村民、惟妙惟肖的象群纷纷跃然台上,是啊,美丽的家园谁不爱,美好的生态环境谁不向往,这片土地的情态斑斓得让人沉醉,有趣有才华的网友们纷纷留言:(网友A)看,连大象都找到对象了,你春节相亲成功了吗...(网友B)瞧,爱情搁在哪个族群都可行,不要内卷,不要内卷啊....有意思吧。

每一年你们都会守夜看春晚吗(评论.看春晚听絮)(3)

除了音乐,我还想说说这个节目另一个亮点,“偶”的使用。其实中国的木偶戏历史悠久,有“源于汉,兴于唐”的说法,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操作木偶这项技术就融入到多种艺术门类中去了,严格说起来,《万象回春》中的大象并非传统外部操作的偶戏,而是表演人钻到“象衣”里去成为大象。可以看到节目中演员们用舞蹈化、充满艺术感、力量感的扮演方式,让“大象”完成了奔跑、单腿跪、扬鼻、亲昵等一系列动作,赋予舞台上的“大象”以鲜活生命感,尤其节目尾处象群在梯形台上集体跳“广场舞”可把观众乐坏了,可不是吗,憨态可掬又逼真的象宝宝谁不爱,谢谢《万象回春》带来的沉浸式云南体验感。

每一年你们都会守夜看春晚吗(评论.看春晚听絮)(4)

接下来,再来说说云南卫视的“象”节目《不一样的世界》吧,和《万象回春》不同,《不一样的世界》以第一视角进入,拟人化表演,注重故事完整性,如果硬要横向对比的话,我觉得《不一样的世界》更敢于联想。

每一年你们都会守夜看春晚吗(评论.看春晚听絮)(5)

先说故事,如果说《万象回春》主述脉络为“生态之美”,那《不一样的世界》主述脉络就为“和合之美”,不同的切入点,同样渗透着愈发自信的中国形象。可以看到,相对来说拥有更充沛的时间的《不一样的世界》在讲故事方面,可以看到事件的起承转合、看到角色的挫折与成长。前面说过,这是第一视角进入的拟人化故事,即“象”眼看世界,然而剧终时,“人”的迹象也能不言而喻,不在其中却也在其中。

每一年你们都会守夜看春晚吗(评论.看春晚听絮)(6)

来看看《不一样的世界》究竟讲了个什么故事:多少有点容貌焦虑症的小象北北一不小心掉进成长陷阱——符合大众的审美应该什么样?于是它离群北上,途经一路繁花一路景,一片星辰一隅晴,北北产生了思考:世界之大,好像标准不是只有一种……后被族群找到的北北再南归,懂得了世界因不同而精彩,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实话,这个立意是我个人更喜欢的,这个世界本就不该只有一种声音,谁在制定标准?谁又是裁判?一个国家好不好、人们生活得幸不幸福应当由这个国家的国民说了算,既然是个精彩的时代,当然可以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互相尊重、互不影响,命运一体、休戚与共,先贤早早一句“道法自然”,个中真相早已明明白白。额,扯的有点远,但这就是我看了节目后产生的联想,而着笔之时,我还发现说不定这也是创作者们有意之举呢,故事里没出现一个“人”,从头至尾,“人”都在镜头外,比如故事线尾声的新闻转播,比如电视机前观看节目的我,但我觉得,既然好的作品负责提问,那如果作为观众的我愿意回答,何尝不是一种沉浸式体验呢。

每一年你们都会守夜看春晚吗(评论.看春晚听絮)(7)

其次说说音乐,看到标题为音乐短剧时,其实我有点不太抱希望的,可能自己的观看经验作祟,总觉得国产音乐剧在探索如何“本土化”这件事上一直处于摸索阶段,但实际情况是,看完《不一样的世界》后,我竟然感到惊喜。当晚我是和爸妈一起看的,结果是他们觉得有意思,音乐好听、场面好看,我追问好在哪儿,二老又说不明白,嘿嘿,看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直观感受,这也是我想“总结总结”的初衷。再说回这个节目的音乐,我就想说究竟谁说的“在游泳里学游泳”学不会呢,《不一样的世界》不就是个放在眼前的正面例子吗。音乐剧这种被誉为当下舞台艺术样式中的高级形式,起点之高不言自明,无论是百老汇的音乐喜剧还是西区的音乐戏剧,中国人在吸收过来后或多或少都有水土不服的意思,当然,后来韩国音乐剧的蓬勃发展确实培养了一批观众,但目前韩国音乐剧在中国大火的题材又以悬疑为主,所以当我不抱希望观看《不一样的世界》时,却意外被不跳脱的“云南味道”给予了惊喜,这一点是不容易的,云南出品的音乐剧要有云南味,这是作为观众的基本要求,且这种“味”还得地道,不能搞出好莱坞大片里美国人镜头下的所谓中国的那种陌生感,而要做出云南人也觉得是云南,还是2021年的云南才行,一句话,就是得洋气,不突兀的洋气,总的来说《不一样的世界》音乐是可圈可点的。

每一年你们都会守夜看春晚吗(评论.看春晚听絮)(8)

再说一下编排吧,这真是我自己在云南看过的最出圈的音乐短剧作品了。以前也看过类似作品,不少都尴尬得到恨不得脚指头扣地的地步,这跟操作有关,一个项目立项后,导演没对舞蹈编排提出叙事要求,而是把音乐片段交给舞编,结果就造成舞编根据音乐氛围和节奏去编舞,从而忽略了歌词传达的意思,尤其是不少宣叙段落,歌词的内容往往平实又信息量大,舞编如果没能理解其意,就会形成几层皮,大伴舞,随旋律和节奏递进,而放弃舞蹈动作叙事化的处理,这是很遗憾的。《不一样的世界》舞蹈动作的设计真的很棒,我有注意到歌词与动作的衔接流畅度,属于动作是歌词的舞性表达,为角色的舞台表演提供多维度想象空间,让人看懂角色在台上干嘛,同时更可爱的地方是,舞蹈动作吸收了动物特点,配合服化道,更便捷的一眼看明白这是什么动物,它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这一点很有意思,点个赞。

每一年你们都会守夜看春晚吗(评论.看春晚听絮)(9)

说来说去《万象回春》和《不一样的世界》在同一题材中讲出不一样的精彩,这让我还是有点小惊喜的,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不足,作为云南观众,希望未来还能在家乡的舞台上看到更多更优质的文艺作品,讲好云南故事,谁都有责任不是,哈哈哈!

最后,再扯几句题外话,因为几天前北京冬奥开幕式带给我的震撼久久不能挥去,无论是二十四节气的倒数、还是按照汉字笔划排列的运动员出场顺序,无论是《imagine》的缓缓流淌还是不再使劲输出上下五千年的自信,我都想说,疫情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时代,而这个时代值得所有爱好和平、向往美好的人去守护去相爱,那一晚,我哭得稀里哗啦又无比骄傲,我的祖国,我伟大的祖国,生活在你的怀抱里,我没有理由不狠狠幸福。

当《万象回春》,这早已是个《不一样的世界》,让我们携手同行《一起向未来》吧!

作 者:听 絮

来 源: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

云南广播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