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胃癌年新发病例超过40万,位列第二位,而死亡人数约为29万,位居第三位南京鼓楼医院消化道疾病专家邹晓平教授提示大众:“胃癌防治从早做起,发现危险因素,早诊断、早治疗,让胃癌不再是影响人类健康的病魔”,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防胃癌的6个生活细节?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防胃癌的6个生活细节(从自律吃喝开始)

防胃癌的6个生活细节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胃癌年新发病例超过40万,位列第二位,而死亡人数约为29万,位居第三位。南京鼓楼医院消化道疾病专家邹晓平教授提示大众:“胃癌防治从早做起,发现危险因素,早诊断、早治疗,让胃癌不再是影响人类健康的病魔。”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现年轻化倾向。绝大多数胃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或出现上腹不适、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常与胃炎、胃溃疡等胃慢性疾病症状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仍较低。

出现这些症状,警惕胃癌早期

邹教授介绍,导致胃癌发生的病因尚不确定,目前较为肯定的致病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能否早期发现胃癌,直接关系到成千上万胃癌患者的预后,也是我国降低胃癌死亡率的关键所在。过去认为大部分胃癌患者早期无典型症状,但经过仔细追问病史,发现部分患者都有一定的症状,只是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而被忽视,按胃炎或溃疡盲目服药治疗,造成误诊误治。以下表现往往是胃癌早期的信号,应予重视。

(一)上腹部饱胀不适:有一种说不清的上腹部闷胀感,但不像晚期胃癌所具有的难以缓解的腹胀,活动量大时不明显,平静时可感知,饮食调节效果欠佳。

(二)上腹部疼痛:开始为间歇性隐痛,继之逐渐加重且较持久。疼痛虽可忍受,但不易缓解或短时间缓解后又出现。

(三)食欲不振、泛酸、嗳气、消化不良:通常找不出诱因。食欲方面表现为食欲差,有的伴泛酸、嗳气或消化不良。

(四)大便隐血阳性或黑便:常易误认为溃疡出血,而且出血量小时不易引起注意。

(五)原有慢性胃病的疼痛规律发生改变:如以前空腹痛或进食后痛的规律性明显,近期规律性消失,或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现效果欠佳。此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就诊。

预防胃癌,从一级预防做起

胃癌能预防吗?答案是可以的。邹教授介绍,预防胃癌可以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一)胃癌的一级预防

1、生活规律,摒弃不良生活习惯:定时进餐,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不食高温煎炸、烧烤、烟熏、盐腌等垃圾食品;戒烟限酒。

2、认真对待幽门螺杆菌感染:我国目前的HP感染率为40%~60%,多数地区人群感染率在50%以上,多数感染者并无症状或并发症,但所有感染者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即HP胃炎;来自我国人群的队列研究一致认为HP感染是胃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根除HP可降低胃癌发生率,因此除非有抗衡因素,对所有的感染者均应予以根治。

(二)胃癌的二级预防:即胃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早发现:由于早期胃癌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胃癌的早期发现依赖于胃早癌的筛查。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定义为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建议其作为胃癌筛查对象人群: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②HP感染者;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

2、早诊断:根据胃镜检查所见发现可疑病灶并进行靶向活检,由病理科医师根据诊断标准作出最终诊断。

3、早治疗: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方法主要包括: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两种。内镜下切除术已成为无淋巴结转移风险的早期胃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相比外科开腹手术,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具有不改变胃结构、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术后住院时间短、花费少等优点。大量的临床病例资料显示,早期胃癌ESD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达90%以上,相比进展期肿瘤五年存活率显著提高。通讯员 郭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