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早晨和下午,杨兵都会站在学校门口指挥交通,给孩子们打造一条安全通道。
本报记者 王茸摄
“杨伯伯,你好。”
“杨伯伯,再见。”
对南京交管局八大队执勤三中队民警杨兵来说,这样的招呼声他已经听了20年,孩子们对他的称呼也由“杨叔叔”变成了“杨伯伯”,与他打招呼的,都是背着书包的孩子们,因为他是一名护学岗民警。
曾在执勤时受过伤、如今9级伤残的杨兵,长期坚守在这个岗位。近10年来,他所执勤的学校门口没发生过一起涉及学生的交通事故,校门口交通秩序井然。
一个多小时,一分钟都停不下来
2月18日,南京中小学迎来了开学。
早上7点刚过,44岁的杨兵就来到了位于雨花西路的雨花实验小学门口。虽然护学岗上岗时间是7点20分,但是杨兵习惯早点过来,先巡查校门口的交通秩序,并把停在快车道上的共享单车搬到不影响交通的非机动车道上。
7点30分左右,陆陆续续有家长送孩子到学校。有开车来的,有骑电动自行车的,也有步行送来的。杨兵站在路边,只要有车靠边停下,他跑上前拉开车门,一手拿起书包,一手牵起孩子,将孩子护送上非机动车道,同时指挥家长车辆迅速离开。
渐渐地,送学家长越来越多。雨花实验小学门口有条斑马线,担心孩子过街安全,杨兵来到路中间,打着手势拦住机动车,护送孩子安全过街;有车在校门口乱停,影响交通秩序,他吹哨或干脆大声提醒,要求这些车辆尽快离开。
时间渐近8点,送学的家长终于少了下来,8点10分,将最后一名学生送进校园后,杨兵轻轻地舒了口气。
记者留意到,整整一个多小时,杨兵没有一分钟停歇,不是跑来跑去从车里接孩子,就是站在路中间不停打手势指挥交通。此时气温仍低,但从护学岗下来时,他的头发上却挂着汗珠。
9级伤残后,也未缺席过每天护学
杨兵与护学结缘还是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事。当时他刚进入交警八大队,被安排到雨花西路附近执勤。
“那时并没有‘护学岗’,但我觉得学校门口孩子多、家长多,虽然那个年代没这么多汽车,但自行车、助力车也不少,弄不好会撞着孩子,所以我格外留意学校周边交通秩序,每到上学和放学时,就会赶到学校门口维护秩序。”杨兵说。
2011年,南京公安开始在中小学和幼儿园门口设护学岗,杨兵成了护学岗民警。每个工作日的早晨和下午,他都会准时来到学校门口,护送孩子们安全进校园、平安出校园。
有一次,杨兵在执勤时,被一辆无牌摩托车撞倒,导致胸椎、尾椎骨折,鼻子粉碎性骨折,多处软组织和眼部受伤,经鉴定为9级伤残。多年过去了,如今,杨兵身上仍有多处后遗症,一到阴雨天胸口和腰就会痛,但他从未缺席过任何一个早晚高峰、错过任何一次护学。
前些年,大队进来一名叫陈晨的新警,他看到杨兵后,恭敬地敬了个礼。原来,陈晨以前就在雨花实验小学读书,每天上学和放学时看着杨兵伟岸的身影,他从小便树立了当警察的理想,没想到长大后真的进入了警队,还和曾经的“杨叔叔”共事。
喜欢“多管闲事”,心里都是“学生安全”
杨兵还是个喜欢“多管闲事”的护学岗民警。
2017年,雨花实验小学开始改扩建,那时,雨花西路的校门口没有人行过街信号灯、机动车道上没有隔离护栏。
“以前雨花西路上车不算多,但这些年,车流量一年比一年大,这些都是影响孩子过马路安全的不利因素。”杨兵告诉记者,校门口以西50米、向东200米都有信号灯、有斑马线,可据他观察,大多数家长、尤其是骑电动自行车和步行送学的家长,都是横穿马路直接将孩子送到学校门口,早上车又那么多,这风险太大了。
为消除隐患,他向大队领导反映,建议在校门口增加一组触摸式的人行过街信号灯、漆画斑马线;同时杨兵说服校长到有关部门呼吁。终于,在学校改扩建工程完工之际,门口的信号灯和斑马线都已装好,交管部门还在路中增设了隔离护栏,防止行人闯红灯,并在信号灯上安装了电子警察。
杨兵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孩子,想保护他们。去年5月的一天早上,杨兵在护学期间,看到一位家长正在路边又打又骂地训斥一个小男孩,他赶紧跑过去,阻止了家长粗暴的教育方法。在问清原因后,杨兵批评了这位父亲的教育方式。最后,双方达成协议,都要改掉自己的缺点,并请“杨伯伯”当监督人。
考虑到小学生年龄特点,杨兵将交通安全法规与提示编成顺口溜,利用校园广播反复播放;还经常进校园,通过有奖竞答、互动提问等方式,加深孩子们对交通安全的理解与认知。
去年11月底感恩节时,正在执勤的杨兵收到了孩子们的礼物:一面写有“感谢人民好交警、助人为乐新风尚”的锦旗。几乎每年,他都能收到孩子们送来的类似谢礼。
本报通讯员 吴晓晖
本报记者 王茸 梁圣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