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人张崇,是长安杜陵人,年少时即敬信三宝。晋朝太元年间,前秦苻坚被西燕攻打,兵败如山倒,长安百姓一千多户,一起向南逃,准备逃往东晋,到汉人政权处以求活命。

不想走到边境,被镇守的关塞的东晋将领捉拿,诬陷他们是游寇,把男人杀死,女人小孩抢走作奴隶。张崇和另外四人被戴上枷锁,押着他们到校场外面活埋,泥土埋到了他们腰部。他们之间每两个人相距二十步远,把他们当作活靶,等第二天再派兵骑马将他们射杀。

张崇心里难受得要命,只好一心称念观音菩萨。到了半夜身上的枷突然破开,他就腾出手挖开泥巴得以逃脱。

在逃跑途中,他的脚因被枷锁铐得太紧,已经疼痛难忍走得很慢,他害怕自己被人追上,强力支撑着一瘸一拐向前走。

路过一座寺院,他心头生希望,更加称颂观音菩萨圣号,朝着寺里面礼拜。他拿过一块石头,放在自己面前,边跪拜边发誓:“我今天想逃过江东,向晋朝皇帝申诉这次冤案,一定要救出那些被掳走的女人和孩子。如果我的愿望能够实现,就让这块石头一分为二!”

话刚说完,石头果然破开成两块。他信心倍增,鼓起勇气向前又逃,终于逃到了健康(南京)。

张崇举着白虎樽--直言上诉的酒杯,向晋帝司马曜申诉一千户逃亡家庭的不幸遭遇,司马曜于是安慰他,并马上派人到边关追索被扣押的子女,那些被卖了的,都由朝廷收回来编入正式民户。

这是智生道人亲眼所见。

古人张继当年为什么避难(古人逃生记张崇)(1)

东晋人徐荣,是山东琅邪人。有一次他从东阳沿长江返回定山,划船的人不熟悉这片水域,不慎将船划进了大漩涡中。船只跟随急流来回打转,即将沉没,船上的人乱作一团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徐荣一心称念观音菩萨,刹那间好像有几十个同时用力,把船拉出了漩涡,驶上安全水域。

船又沿江行驶,天色已晚,不想天上蓦然变黑,大风猛刮,大雨倾泄,船夫们在黑暗中不知向何处划船,而浪涛更加凶猛起来。

徐荣不停地诵念,一刻也不停息。过一小会儿看见山头上有火光照耀,船上的人看清了水面,直往火光边划去靠岸,一船人有惊无险。

到了岸边他们抬头一看,又没有了火光,大家都感到奇怪,认为这不是人点的火。第二天问江边的人,昨天晚上谁在山上燃起大火。人们都惊愕地说,昨天晚上风雨那么大,谁会上山烧火?而且我们并没有看到火光,即使有人烧火也点不燃嘛!

他们这才知道那应该是神光。徐荣后来当上了会稽督护,谢敷听到他亲自说这件事。当时船上的人有僧人支道蕴,他是一个非常诚实的和尚,后来他对傅亮也说过,与徐荣说的完全一致。

古人张继当年为什么避难(古人逃生记张崇)(2)

东晋人王懿,字仲德,太原人,后来成为刘裕手下的大将,任车骑将军。他这个人作战勇猛,有勇有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家里世代信奉佛法,父亲王苗是苻坚手下的中山太守,后被丁零谋害。

苻坚淝水之战失败后,时年十七岁的王仲德与哥哥王元德共同发兵起义,与慕容垂作战失败,他身受重伤,又与哥哥和家人失散,独自一人逃走。

他在逃亡的路上饿得难以支撑,就一心称念三宝。这时一个童子牵着青牛走来,看到他饿得不成样子,走回家去又拿了饭来给他吃,王仲德抬头却不见了童子的身影。

走过一片大沼泽时,困在泽中不得出来,水面一望无际,他不知道哪里水深水浅。只见一只白狼走过,围绕着着走了一圈,然后在他前面走了几步。他茫然不知所以,而白狼看他没有行动,又绕着他走了一圈,再向前走,就这样一共重复了三次,于是他醒悟过来,踩着齐膝深的水,跟着白狼走上了陆地,最后得以与哥哥相聚。

他逃到泰山时,被丁零的儿子派出骑兵追逐得非常紧迫,他在夜晚奔跑迷失了方向。这时候一个火把在前面照耀着,他就跟着火光跑了一百里,才逃出敌人的追捕。

他回归东晋后,从五州刺史转任徐州刺史。有天他准备设斋供僧,当天晚上就洒扫庭院铺陈香花悬挂经像,突然听到法堂中有诵经和梵呗声,非常动听流畅,而这时根本还没有僧人来啊。

他就走到法堂,看见有五个僧人坐在佛像前,他们人人容颜庄严装束神异,一看就不是凡人,这让他心里非常高兴。而那些僧人回头看了看他,也是一副温和慈祥的样子。

他正准备开口打招呼,五个僧人“哗”地一下腾空飞走。当时他的家人和幕僚很多人看到这事,不禁欢喜踊跃,信心倍增。

元嘉九年,王仲德又重新担任徐州刺史,加镇北将军。他在徐州建立了佛寺,在塔中塑了白狼、童子像,就是为了纪念曾经遇难被救的故事。

古人张继当年为什么避难(古人逃生记张崇)(3)

南朝刘宋时,有个沙门叫竺慧庆,是广陵人,修行很深。元嘉十二年,荆州扬州发大洪水,山岭与山谷都被水漫平。

竺慧庆为了躲避水灾,就想上庐山。他乘的船很小,江上暴风刮来,同行的其他船已经靠了岸,而他的船仍在江上被狂风吹得像一片树叶。

船漂到了江中心,风吹得更加急剧,浪涌得更加高,大家都以为死定了,静待翻船。只有竺慧庆端坐着诚心念诵观世音。

在岸上担心而惊呼的人,看着他的船正要倾覆,突然像被几十人拉住一样,顶着风流直接驶向岸边,整船的人得以幸存。

古人张继当年为什么避难(古人逃生记张崇)(4)

东晋吕竦,字茂高,衮州人,寓居在始丰县。这县的南溪水流湍急,两岸山高陡峭,水中又有许多大石头,人们哪怕白天乘船过都非常担心。

吕竦说,他的父亲有一次在溪上乘船,离家大约十来里。到了傍晚,忽然风雨骤至,一片漆黑,分不清东南西北,感觉必定沉船无疑。

他父亲就志心念诵观世音,在念诵之际,看到岸边一道火光照来,好像有人在拿着火炬,很清楚地把溪上照亮。于是他父亲跟着火光向前,那火炬只在船前十来步远,最终安全回到了家。

吕竦后来对郗嘉宾说了这件奇事。

古人张继当年为什么避难(古人逃生记张崇)(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