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火车站商圈服装市场调查 :租金与商铺调查

郑州服装最大批发市场在哪里(郑州火车站服装市场大调查)(1)

河南商报记者兵分三路,进出八家市场,耗时一周,深入调查

火车站商圈八家服装市场租金谁高谁低?

商户们吐槽最多的是竞争者太多、商圈饱和

河南商报记者 李兴佳 实习生 张贺明 记者 唐韬/图

30多年前,敦睦路支起第一根竹竿叫卖衣服起,郑州火车站服装商圈的财富大门轰然开启。

如今,这块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中了近3万商户,每年销往全国各地的服装高达10亿件,日均营业额3.3亿。当初那一群在火车站讨生活的下海者可能没想到,他们开创了怎样的一个服装商贸大时代。

时移世易。当下的服装商圈,一铺还能否养三代?租金是否仍高不可攀?父辈缔造的辉煌能否盛得下这一代的荫凉?

一面海水,一面火焰,郑州火车站服装商圈正迎来两极化评价。

锦荣商贸城商户陈海红用17年创立了“含笑”女装品牌,做到了如今年销售额2000万元。

同市场负一楼的李俊鹏,做牛仔女裤11年,他称年销售量增长率在15%。4年前,他从实体批发转做网络批发,转型阵痛期让他异常痛苦,高峰时库存达到8万件,他熬了整整一年。他给出的去年销售量是30万件。

另外的一些商户则吐槽生意每况愈下。

“利润越来越低,房租高、人工高,不得已从隔壁市场退到了这里,因为租金低。每年保持大幅增长,不敢想象。”欢乐湖童装购物中心商户郑丰胜从业23年,他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客户绕过我们,直接从厂家采购,而且是现金拿货,只进爆款。”

“搬家后销售额下降了三分之一,这两年库存便宜卖也清理不完,只能赔本甩卖。7月份敢休息二十多天。做服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刚开业为了生存,不挣钱也卖,商圈已经严重饱和,这个冲击比电商都大。我们能按时交房租、给厂家结款,能维持着运转就不错了。”同市场另一名商户吕静说。

一个说自己销量年增长15%,一个说下降三分之一,谁在说谎?

事实上,他们都在表述各自的真实故事。这个两公里弹丸之地汇集而成的郑州火车站服装商圈,进入前所未有的成熟期和饱和期。一部分商户完成了财富蝶变,并且依然牢牢占据着财富话语权,在他们看来,商圈辉煌不曾掉落;另一部分商户,艰难挣扎在生意生死线,他们对商圈信心不足却又心存希冀不愿轻易离场。

空铺率 几家老市场近乎满铺 个别黄金位置一铺难求

郑州服装最大批发市场在哪里(郑州火车站服装市场大调查)(2)

“一铺养三代”是过去时,但火车站服装商圈老市场依然保持着近乎满铺状态,个别黄金位置甚至一铺难求。

“这个商圈空铺是市场方主动调整产生的少量临时性空铺,不会出现大面积空铺。强势业态租金甚至会涨,出现过一个女装店八个人争抢的例子。老市场一楼几乎没空铺,出来一个就被抢走。”业内人士告诉河南商报记者。

“锦荣商贸城商铺多为自营,不卖产权,也不会轻易大规模调整,避免动迁带来的商户损失。锦荣的商户有很大自主权,和市场方利益捆绑在一起,市场做大后,商户也有利益,忠诚度不用怀疑。”锦荣商贸城市场运营方李文超称,“再好的运营团队遇到自售物业也很头疼,很难在业主、运营商和商户间做出平衡。销售型物业的销售比例应该控制在25%以内,超过这个比例,就不是良性的物业,不好控制。”

他称,截至年前,锦荣空铺率为零,现在仅有不到300平方米的空铺,而且是市场主动调整带来的间歇性空铺。

老市场以银基广场为抽样代表。一楼约673个铺位,空铺仅有约10家(不包含橱窗出租),空铺率仅为1.4%。二楼约396间铺位,办公室称“通过公司招租的空铺只有两个,不包括一些业主自有产权招租的。”三楼未见有空铺。

新市场以大观国贸为抽样代表。一楼A座,约116家商铺中,挂出“出租转让”牌以及在装修改造的商铺数量约为23家,占比约为20%(此非空铺率)。不过,大观开业时间仅有半年多,需要培育期,与存在了二十多年的老市场不可同日而语。

租金调查 8家市场租金大对比

“有了大观国贸之后,大家都吃不饱。”业内人士分析,“去年欢乐湖、大观国贸、钱塘衣城开业后,对周边市场有威胁,租金都有微降。”

以世贸购物中心5楼童装区为例,往年一平米月租金在240-280元,去年降至180元(一般位置)。

不过,很快周边市场度过了适应期。

“女装以银基、锦荣、世贸为首,租金差距不大。这就像三个连着的水壶,三个水壶的水是平的,这是市场充分竞争的自然结果。”上述人士称。

郑州服装最大批发市场在哪里(郑州火车站服装市场大调查)(3)

商圈饱和 近七成商户认为竞争者太多、商圈饱和

李文超的一个直观感觉是,以前各行业的人都有转做服装,现在却有服装从业者陆续离开,商圈处于青黄不接状态。

近期,锦荣商贸城东区新进了三十多家商户。他分析后发现,这群商户有以下几个来源:原先的营业员直接做老板的,服装老板的朋友来开店的,服装加工厂自己开店的,市场的长期租房客。

“不再是以前其它行业转来做服装的了。这意味着商圈净流入商户不多,新开的市场不够瓜分商户。”

有人士描述,大观国贸曾专门在北京设立办事处招商,但因为服装商区域性概念较重,孩子家人都在北京,商户安土重迁。即便存在开拓省市市场的大品牌,数量也有限。

也有人士称,银基广场一楼部分区域改造,要求入驻商户三年租金一次性交清(一年约在48万元),“吸引的是外来户,比如广州、杭州想深入二级批发市场的商户。”

在对于商圈印象的问卷调查中,商户吐槽最多的是竞争者太多、商圈饱和(68.89%),其次才是租金太高(53.33%)。

几家市场的大致平均租金水平:

银基广场 15~20平方米主力店为例,年租金在45~50万元之间(大通道位置)。

世贸购物中心 平均月租金在1000元左右,高的达到2000元。18平方米主力店,年租金在20~45万元之间。

锦荣商贸城 西区,以15-20平方米店铺为例,一手房源(公司直租),年租金在50~55万元,二手房源(业主方),年租金在30~40万元;中区,年租金在十七八万元。

天隆服装城 一手房源,月租金600~1000元;二手房源,月租金800~1200元。

大观国贸 缴纳3~5万元订金,月租金在600~800元(前期因为市场培育,租金免费)。

钱塘衣城 15平米主力店为例,一手房源,月租金在400~600元(出售十年使用权50万元);二手房源,一年租金在15~18万元。

恒泰童装市场 一手房(房源较少),月租金为600元;二手房源,月租金在700~1000元。

欢乐湖童装购物中心 20~30平方米主力店为例,月租金为300元。

(以上数据由河南商报记者,以各个市场1楼为参考)

郑州服装最大批发市场在哪里(郑州火车站服装市场大调查)(4)

【二 】服装商群像:市场相爱相杀,童装淡季凄惨度日

夫妻档占比四成,原创品牌不足

河南商报记者 李兴佳 实习生 张贺明

河南商报记者 唐韬/图

郑州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商贸城市。集合了“火车”与“商贸”的基因,郑州火车站服装商圈甫一出生,注定命运不凡。

数十载传奇商战勾勒出如今商圈大致模样:银基、世贸、锦荣大佬争雄,新市场短兵相接,彼此虎视眈眈又共荣共生;女装占半壁江山,夫妻档群体依然数量庞大,童装商生活惨淡。

市场印象

北起大同路,南至陇海路,西接一马路,东临南大街,合围成久负盛名的郑州火车站服装商圈。这里密布着银基广场、锦荣商贸城、郑州世贸购物中心、天隆服装城、恒泰童装市场、金城服饰广场、大观国贸、钱塘衣城、欢乐湖童装市场等数十家服装市场。

数十年的历程中,这里有商战传奇,有相爱相杀,有动人故事,有热血离歌。各家市场是怎样的存在?

A 银基是风向标,世贸孕婴装独秀,锦荣乡镇客群大,天隆男装居首

郑州服装最大批发市场在哪里(郑州火车站服装市场大调查)(5)

“银基一直是一个风向标,我们都在围绕它转。如今它靠着几十年的积累促成了向零售的转型。”业内人士称,“银基做的是中高端服装,在慢慢和广州白马服装市场靠近。因为条件具备,它作为一个品牌孵化器,越来越多推出原创品牌。”

同时,银基的改造是最强势的也是最成功的,“我要改就改品类,不愿意的请离开。银基的铺子不会空着,你离开了,很快会有人填补进来。银基的地位目前不会被替代,有话语权,主题街区改造是走在最前面的。”

对比世贸和锦荣,“锦荣客户在乡镇,世贸客户在县市。世贸密集地去做地市推广活动,建立联系后,把品牌嫁接过去;同时,世贸的孕婴装是河南孕婴服饰的集散地,火车站最集中市场,很多知名孕婴品牌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锦荣定位清晰,主做中低端,客流量大,人气旺,定位县城乡镇群体,某个时间段,看到锦荣没人了,就不用去其他市场看了。近两年也在观察和扶持一些成长性和实力型品牌。”

天隆服装城做的最好的是男装。知情者描述,“男装较为强势”,一名男装商户去世贸租铺子,点名只租一年,理由是“一年到期后要回天隆”。

“天隆服装城在名门接手后,组织架构建设早已稳定。它想启动二期(包括格陵兰大酒店),但是因为产权复杂,难度极大。”业内人士称。

B 童装争斗:一路之隔,两重天下

相比,上述人士认为童装市场“很奇怪”,“恒泰很稳定,目前是满铺状态,但是对于商铺的把控能力较弱,因为大面积卖的产权。它曾想过以回购商铺方式去调整,但失败了。不过别的童装市场很难去对抗它。”

在陇海路南侧,有一家新开业童装专业市场欢乐湖。有人士认为,它错过了2015年8月至2016年年底的最佳时机,“没办法,6楼招了一批针织商户来填补。”

欢乐湖一名童装商户称,低房租、好硬件吸引其入驻,但是陇海路一路之隔,生意却大不一样,“虽然几百米远,但客户不会翘腿过来。过个路需要几分钟,地理位置影响很大。前期市场确实招了一大批大户,中间出现少量回流。”

一名曾在金城服饰广场、恒泰童装市场、欢乐湖待过的商户对比称,金城散客较多,现金交易多;欢乐湖需要培育期,只能在维系老客户的基础上慢慢发展新客户;恒泰较为高端,同样一件童装,在恒泰卖能加价3-4元。

不过,有受访商户对欢乐湖表达了看好态度,“欢乐湖只要不倒,我们老服装人就看好,毕竟硬件在这儿放着呢,而且是童装类专业市场。”

郑州服装最大批发市场在哪里(郑州火车站服装市场大调查)(6)

C 新市场:钱塘衣城崛起快于大观国贸?

随着三家大块头新市场同时在去年密集开业,火车站服装商圈涌出从未有过的饱腹感。

“钱塘衣城是三家新市场中运营最好的,商户抱团跟市场谈,市场方给的政策又好,一拨人谈好了直接入驻,免租金,很利落。”有业内人士称。

大观国贸背后为思念集团。一名知情者称,很多人前期对大观很看好,业主意向金交得很积极,这提高了开发商的期望值,“市场开业需要一炮打响,商业地产需要舍得,有舍才有得,不给商户实惠,怎么留人?但对于市场方来说也很委屈,商户用了房子但一直免租金,不是办法。”

两名以上受访者预测,占据优越地理位置,再加上商户对两家市场有革命情感,两家市场肯定会起来,“钱塘衣城的崛起速度要快于大观国贸,因为门槛低,租金低;大观国贸体量大,但地理位置和物业会支撑它的长期发展,未来肯定会起来。”

【商户群描】

据抽样调查反馈的数据显示,郑州火车站服装商户是这么一群人:女老板居多,女装业态过半占比,夫妻店依然流行,代理和批发占主流,经营大幅下降,对行业未来看衰,租金承压最重,受电商冲击最大却少有触网,深受物流跑路之苦。

A 女装占半壁江山,“老炮儿”最挣钱

受访商户中,女老板以压倒性数量超过男老板,分别为64.44%和35.56%。其中,一部分原因与女装在商圈和行业的高占比有关:57.78%的人经营的是女装,占据了整个商圈的半壁江山,男装和孕婴童装商户合起来依然抗衡不过女装,分别占比为15.56%和24.44%。

年龄阶层上,群体依然特征鲜明,没有20岁以下涉足服装业的“小鲜肉”,多是一些行业老炮儿:经营10年以上的商户,近乎一半,比例为48.89%;三成的商户经营时间在5-10年,比例为31.11%;经营一年以内的服装新手占比极少,仅为4.44%。

从业者年龄大多以中青年为主。26-30岁,以及36-40岁区间段的商户最多,分别占比为22.22%和24.44%。排名第三的是31-35岁商户,占比17.78%。也就是说,26-40岁的商户,是整个服装商圈的主力军,占比高达64.44%.

那么年销售额多少,与年龄和行业经历是否有关系呢?

经营时间在5年以下的,年营业额均未超过100万元。相反,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经营时间都超过了5年,其中,经营15年以上的商户中44%比例都在年营业额500万元以上,10-15年从业经历的商户中,69.22%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

郑州服装最大批发市场在哪里(郑州火车站服装市场大调查)(7)

B 夫妻档占比四成,原创品牌不足

夫妻档是商战史上颇为微妙的存在,这一男主外、女主内的身份定位在沿袭了数千年后,依旧能在波诡云谲的现今商海里找到痕迹。

服装行业尤为突出。调查中40%的老板承认为夫妻店,仅有6.67%的人是服装批发业二代,从父辈手中接管了生意。在家庭关系中的夫妻档,换到生意场,则成了事业合作伙伴。夫妻充分发挥性别优势和性格特点呵护一份事业,女人凭借对时尚的品味度扮演时尚买手,男人用脚步去维系客户关系。

品牌代理和散货批零依然是这个商圈较为突出的特征,合起来占比高达57.78%;原创品牌数量不足,仅占比13.33%。批发依然是这个商圈的主旋律,68.89%的商户称,自家的零售业务占比在10%以下(含0)。业务全部为零售的商户占比为零。

在经历了消费更迭和商圈蜕变后,火车站商圈已经脱离了旧有的小、散、乱地摊式批发印象,不过距离原创服装品牌孵化基地,尚有一大段路要走,任重道远。

C 童装惨淡:淡季歇业率奇高,商户装修度日

上午11点,河南商报记者走访恒泰童装专业市场,正常开门营业的商家寥寥,多数老板在低头玩手机。二楼约80家商铺中,闭门或者请假的店铺约36家,正在装修的约24家。也就是说,二楼正常开门营业的店铺占比仅25%。

这个季节大量闭店和装修,是童装批发淡旺季划分鲜明这一特殊性决定的。一商户反映,童装旺季集中在4、9、10、11月份,“一年关键在于抓住这四个月,抓不住,一年就白干了。”

随机采访的商户中,临街一经营童装近20年的男老板称:“与2013年、2014年比,这两年销售量至少下降20%。旺季时候,以前一天批发毛利润卖5万元,现在一天才2万多元。”上述商户描述,“有做了一二十年的商户不干的,也有新进来的。他们不知道童装水有多深,我们是因为做的时间久了,才能勉强维持。”

生意锐减的诸多因素中,童装商户普遍反映“租金过高是压力不能承受之重”。

“房租太贵了,不是一般的贵,生意没法干。”一楼有商户称,一平米月租金为650元。相比,欢乐湖童装购物中心因为是新开业市场,一楼月租金约300元。

【三 】火车站商圈服装市场调查:困难与出路

近七成商户称利润下滑

河南商报记者 李兴佳 实习生 张贺明 河南商报记者 唐韬/图

一方面,跑路与电商如洪水猛兽,高房租更似雪上加霜,另一方面,商圈信心犹在,如何破局成谜,这便是郑州火车站服装商圈商户正遭遇的现实。

每一个举动都在极力与过去作别,都在将账簿的数字拔高,重振辉煌,何日可期?商圈的余晖脉脉,唯奋进者的足迹铿锵。

郑州服装最大批发市场在哪里(郑州火车站服装市场大调查)(8)

电商冲击 七成商户受电商冲击,八成商户未触网

相比茶叶、建材,服装是与电商亲密指数最高的行业。批发占比较重的火车站服装商圈商户,却并未跟上电商节奏,他们深受电商“荼毒”,却又未尝试触网改变焦虑战局。

高达80%的商户没有开展电商。关于电商收入在总营收占比这一个问题中,高达84.44%的商户将投票给了“10%以下(含0)”,仅有2.22%的人称,电商在其总营收占比超过一半。

这与以下数据相吻合:诸多的利润下降因素中,有73.33%的商户认为“电商冲击”。其次才是“周围市场竞争太多、商圈饱和”、“房租较高”。

看来,服装商被电商“迫害”的程度,比我们想象的更要严重。既然认为电商冲击严重,这些商户又缺乏主动触网的勇气,这可能是电商难做以及代理商不被允许触网特性因素所致。

跑路毒瘤 六成商户遭遇过物流跑路,欠账难收

电商威胁存在于线上,线下的威胁同样存在,比如物流公司跑路。

河南商报记者的抽样结果显示:仅有37.78%的商户没有遇到物流跑路,37.78%商户称遭遇过两次及以上物流跑路,24.44%商户遭遇过1次物流跑路。

一名女装商户吐槽,“物流跑路,欠账难收。天天只见撒货,就不见钱。”另一名童装商户称,遭遇的跑路包括了物流公司跑路、下游客户跑路、超市跑路等等,一年每个商户都跑掉的有个上万元,可能今天还在收货,明天物流公司就关门了。

事实上,在经历了频仍的物流公司跑路后,行业经历了洗牌期,一些口碑好的物流公司活了下来。这从“市场上值得您信任的物流公司有几家”这一选项中,仅有11.11%商户认为没有一家物流公司可以信赖,仅仅占比一成。37.78%的商户认为在“5家以内”,35.56%的商户认为“不超过3家”。

一些受访商户手写罗列出了他最信任的物流公司名单:8名商户写出了达发物流、7名商户认可安利物流、3名商户投了方圆物流、3名商户投了宇鑫物流等。

生意几何 近七成商户称利润下降

郑州服装最大批发市场在哪里(郑州火车站服装市场大调查)(9)

家家有本生意经。有人称“销售额年增15%”,有人称“搬家后销售锐减三分之一”。生意到底在走衰还是向上?

答案或许从抽样结果中可以看出。近一半的商户反映,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投票比例为48.89%;15.56%的商户称,净利润呈“10%以内小幅下降”;仅仅15.55%的商户认为,净利润在增长;有20.00%的商户认为,生意和过去持平。

也就是说,近七成商户(64.45%)表示,上半年利润下滑。

商户心中勾勒的行业遭遇的情况更加严峻。80%商户认为服装行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仅有2.22%认为行业在增长,17.78%认为持平。

那么,商户对行业及商圈的未来,是否有信心呢?行业阴霾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

超过一半的受访商户(53.33%)认为,今年下半年行业形势将会“维持不景气”甚至“更加不景气”;只有26.67%的商户认为,下半年形势将会好转;另外有20%商户认为,将会维持当前态势。

更多的人,将生意的不景气转嫁为对商圈的迷茫。依然有超过一半商户(57.78%)认为,这两年生意不好做,未来迷茫;仅仅有24.44%商户,对商圈“充满信心,未来会更好”。

但值得一提的是,多数人对商圈仍然充满信心。认为“商圈在走下坡路,未来看衰”的比例,仅仅为17.78%;对商圈投“不满意”票的比例,同样为17.78%。

由此看来,尽管有诸多不如意,但是商户明白:依附于这个商圈,丢掉了做生意的母体,那么一切无从谈起。

他们对商圈持赞扬态度。认为商圈,位置优越、物流发达、客流量大(占比48.89%),知名度大、人气高(22.22%)。

不过,他们也坦承商圈有不能承受之痛:吐槽最多的是竞争者太多、商圈饱和(68.89%),其次是租金太高(53.33%),再次是生意不好做(51.11%),紧接着是交通拥堵(44.44%)。

他们既吐槽着这个商圈,又依赖存活于这个商圈。所有的一切,只是为了更加好。

压力来源 商户受“海陆空”多重攻击

郑州世贸购物中心一名女装老板吐槽称,服装生意难做,去年7月15号已经在甩卖夏装了,今年提前一个月就夏装清仓处理了,今年还是闰六月,“旺季没来,淡季就下来了。”

这也是受访中多数商户的心声:生意不景气,租金太高,难以承受。

总结起来,线下实体商户面临着来自陆海空的多重攻击,“空中”电商,“陆路”的同业竞争者,以及“海外”ZARA、H&M等服装业零售巨头。

那么,这些压力到底来自哪里?影响利润的最主要因素是啥?

电商冲击,是多数商户认为经营不畅的最大症结,占比73.33%。

其次,68.89%的商户认为“周围市场太多,竞争者多,商圈饱和”是一个因素。

房租压力是第三大因素,投票的商户占比46.67%。用工成本上升因素,也不容忽视,占比42.22%。一名商户直言,她店内3个员工的月开支在2万元,已经赶上了房租开支。

有40%的人将原因归结为“宏观经济形势不好”。一家2003年做童装的商户称,童装利润率低,客户普遍反映生意一年不如一年,主要是产能过剩、大环境不好。

其余的因素还包括:物流运输成本上升(33.33%),自身经营原因(20%),订单减少(15.56%),税费负担增加(2.22%)。

出路 会否再次动迁成谜 商户出路在哪里?

“迈纯”品牌创始人李俊鹏提供了一个实体转型做网批的样本。在做了7年实体批发后,他突然决定放弃实体,于4年前转给电商供货。如今年增长15%。

转型过程异常痛苦,“上游加工厂换了一个遍,可以说是从头再来。中间一段时间,实体没生意,线上又没客户”,这种状态他持续了一年。一年后,熬了过来。

他经历了很多行业变迁,从散货批发到品牌代理到自己做原创品牌。未来他准备直接对接零售终端。“下游客户直接绕过档口去工厂采购,倒逼着我们改变。”

他口中所说的“改变”,包括了两方面:对接零售终端和做网批。他认为,网商一直是向上走的,这个行业可以容纳很多转型的批发商。

商圈出路在哪里?

“整个商圈都在寻找出路。比如升级改造,小房改大房,街道拓宽,公共区域升级,趁淡季进行主题街区改造等等。”商圈一市场管理方人士分析,“甚至行业已经倒逼我们直接接入商户经营。”

“郑州火车站服装商圈和全国是一盘棋。随着商业变化,可能未来某天不再被重视,甚至更换。”业内人士称,“北京大红门动迁就是一个信号,郑州市场也会有那么一天,两年前的外迁不提了,但未来某一天可能会被重新提起。目前情况应该尽快调整和探索。”

“这个探索不能太快,否则会乱。终极目标是,即使未来外迁,外迁商户也能生存,留存的老市场能顺利转型。”上述人士称。

往哪个方向转型?怎么转?

这不单是商户的问题,更是行业和商圈的难题。我们都在寻找破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