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界打拼15年的黄嘉豪,于2012年取得澳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经过多年的管理实践,他有感营商环境瞬息万变,作为管理者也需要与时并进。于是在2020年,他又重回澳大攻读工商管理博士学位课程,继续提升自己。管理是一门易学难精的课,对黄嘉豪而言,管理也是一门修己安人的学问。

香港大学全球管理与经济学怎么选(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博士生黄嘉豪)(1)

黄嘉豪

做好表率方可服人

现为澳门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澳门华人银行董事的黄嘉豪,熟悉企业运作模式,在管理上重视团队的凝聚力,与员工关系非常好。访问当天,他穿着笔挺的西装, 一早准备就绪在银行正门迎接记者和摄影师,态度谦虚,平易近人, 丝毫没有老板架子。

在工作管理上,黄嘉豪尽量提供空间让员工发挥所长,并促使其有动力去自我改善。他认为若要成为一位令人心悦诚服的主管, 先要提升自身修养,做好表率,方可服人,“管理离不开人,而人是最难管理的,所以管理也是一门易学难精的课。”

香港大学全球管理与经济学怎么选(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博士生黄嘉豪)(2)

黄嘉豪(第二排左三)与澳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同学合照

读博再增值

黄嘉豪在2005年从加拿大回澳,并因缘际会走上从商之路。他在加拿大修读机电工程专业,初时对商务运作一知半解,于是边做边学。 2008年初他决定到澳大深造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课程。他说:“硕士课程让我掌握了专业、实用的商业知识,特别在营商管理方面的知识,更帮助我建立自己团队管理的模式。”

众所周知,银行为「百业之母」,服务不同行业的发展,其客户群亦面向各行各业,涉及多个专业范畴。黄嘉豪强调,每个行业都有其特定领域的知识,银行从业员需熟习行业的操作、接触相关的产品,而作为银行管理者,更需时刻紧贴商业模式的革新和变化,秉持与时并进、灵活变通的经营观念。

“营商管理实在涵盖太多学问,当中如何把一扇又一扇的知识门打开,并有机串联起来,适应外部因素的变化,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好学不倦的黄嘉豪,深感近年澳门的营商环境瞬息万变,必须持续增值,才能带领管理团队创造最大价值。于是, 他在2020再回澳大攻读工商管理博士学位课程, 透过学习市场营销、国际财务管理、环球商业的视野,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领导能力。 「同学大多来自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的最高决策层,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彼此交流前沿资讯和见解,这也有助我为企业探索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发展机会。”

香港大学全球管理与经济学怎么选(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博士生黄嘉豪)(3)

黄嘉豪深造工商管理博士学位课程,继续自我增值。

临危不乱协助公司渡过危机

当危机出现,如何临危不乱,作出谨慎、富有经验的判断,带领企业走出难关,颇考管理者的智慧。黄嘉豪直言,即时的拨乱反正是关键,否则除了盈利有所亏损外,更会令商誉受损。除了银行的业务外,他还在食品贸易公司担任主管, 亦有过难忘的解难经历,例如有一次厂家错发商品,引致外国客户强烈不满。他说:“内地厂商一般为内销和出口商品设有各自的生产线,因为两者的包装语言、保质期的表达各异。内销包装语言为中文,标着的是生产日期;而出口包装语言为英文,显示的是最佳食用日期。有外国客户收到内销商品,看到标签上的日期时,误以为到货食品经已过期,于是就发电邮向我们投诉。”

当日收到外国客户的投诉电邮,已是凌晨时分,黄嘉豪在家准备睡觉,由于事关重大, 他马上赶回公司跟进,当刻亦睡意全消。 “我必须要在短时间作出回应,让客人安心。经过多次电话沟通、样版比对,向对方解释这只是文化和语言差异,不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并安排重新发货。最终误会得以化解,保障了公司在行内的声誉。”

香港大学全球管理与经济学怎么选(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博士生黄嘉豪)(4)

黄嘉豪(左)在管理上重视团队的凝聚力

跨学科知识助事业发展

一直以来,黄嘉豪很感恩母校的栽培,珍视与师长、同学的关系。他现为澳大发展基金会信托委员会成员,希望可借此回馈母校。对于有志从商的学生,他鼓励说,切勿因经济不景气而意志消沉,在如今数码化的时代,更需要不断自我增值,尤其要掌握跨学科的知识,“我是读工程出身,专业与工商并无直接关系,但我对数字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有助我投身银行业。”

由于近年大众消费形式及投资市场的转变,黄嘉豪认为澳门发展现代金融是必需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为澳门发展现代金融业提供拓展空间, 他鼓励学弟学妹将眼光放远,“相信未来将吸引更多具资质的内地机构在澳门发展金融业务,银行业界可借此把握机遇拓展,投身此行业的学弟妹的发展前景也非常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