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谷熟也,会意兼形声字。年本作秊或者䄭,从禾,千声。如《春秋传》曰:“大有䄭”。意为丰收之年。

甲骨文的“年”字,上部是一束穗子向下垂的禾谷的象形,下部是一个弯着腰、臂向下伸的人之象形,二者合起来像人负禾之形,表示丰收、收获等义,“人”也兼表声。如《谷梁传》:“五谷皆熟为有年”。

说文解字447(说文解字年喜)(1)

庄稼一年一熟,所以“年”延伸指时间单位,如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年也指年龄,如童年、成年、壮年等,进而延伸指寿命,如曹操《龟虽寿》:“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其中的“永年”就是长寿的意思。

年也指“年节”,即现在所称的“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新春贺岁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

年也是一个中华稀有姓氏,源于齐桓公的祖父、齐釐公公孙无知的父亲——夷仲年。

说文解字447(说文解字年喜)(2)

喜:乐也,会意字,甲骨文从口从壴(zhu鼓的初文)从口,表示人听到鼓声而开怀大笑,本义是欢喜、快乐。如“闻过则喜”。

喜也用作动词,表示喜爱、爱好,如杜甫的《天末怀李白》:“文章憎命达,魑魅(chī mèi)喜人过”,意为:有文采的人薄命,山精水怪喜吞过路人。

喜也指值得庆贺的事,如“喜报”、“喜讯”等。

由此再引申为某种动植物习惯于或适合于某种环境条件,或某种事物容易发生某种变化。如“喜光”。

由本义还引申为吉庆快乐之事,特指妇女怀孕。生男孩叫“大喜”,生女孩叫“小喜”。

喜也是一个中华稀有姓氏,夏代有施氏部落被夏桀所灭后,国人以“施”或者妺喜的“喜”为姓。

说文解字447(说文解字年喜)(3)

惧:害怕、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