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19日,胡宗南向蒋介石发了一封电报:“我部20万军队已经占领延安,歼灭俘虏敌人五万人。”蒋介石收到电报,喜不自胜:“终于捣毁了共军的老巢,消灭共军指日可待。”
蒋介石立即嘉奖胡宗南,晋升他为陆军上将。胡宗南召集中外记者,对国民党占领延安的消息大肆报道鼓吹,并向蒋介石提出,将延安改名为宗南县。蒋介石说:“胡宗南攻下延安,功不可没。那就改名吧,我要亲自去延安看看胜利的果实。”
1947年8月7日,蒋介石一行乘坐“美龄号”专机到达延安。在延安机场,他神采飞扬地对所有人说:“来而不往非礼也。两年前,我邀请毛泽东到重庆,但毛泽东没有邀请我到延安。今天我不请自来,我倒要看看延安的真面目。”
接着,胡宗南领着蒋介石参观了延安的几处地方,蒋介石由开始的欣喜转向沉默。在毛泽东的窑洞外,蒋介石看到一个物件,他有点吃惊。他叫来一个农民,说了几句话之后沉默许久,表情凝重。蒋介石在延安住了一晚之后,第二天立即坐飞机返回南京。
两年之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蒋介石在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之前说:“我今生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去了延安。”
蒋介石在毛泽东的窑洞外看见了什么?他跟农民说了些什么?为什么他说后悔去了延安?
蒋介石的延安之行
蒋介石穿着笔挺的军服,披着一件黑色披风,脸上满面春风。宋美龄挽着他的手走下飞机,他们以胜利者的姿态到达延安。胡宗南安排的中外记者,早已在延安的简易机场上等候。一看到蒋介石,记者就立马举起相机不停地拍照。
根据胡宗南安排,先视察延安的民情。延安大街上摊位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还有不少艺人表演,十分热闹。约几十个群众整齐地站立在街道边,排成几行。看见蒋介石等一行人走近,大家齐声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蒋中正……”
一曲唱完,蒋介石满意地说:“人民安居乐业,一派祥和,你治理得不错嘛!”胡宗南讨好地说:“都是校长指导有方。”接下来,胡宗南领着蒋介石参观杨家岭、王家坪、抗日军政大学。几个简陋的窑洞,连成抗日军政大学的教室,里面没有桌椅。
在院子里放着一排排矮凳子,露天的讲堂里,放着一块用粗糙的木头支起来的木板,木板上抹着木炭。蒋介石说:“看看他们的训练场。”在学校不远处平坦的土地上,有两根粗木棍支起的梯子,四周的山坡有着攀爬的痕迹。
蒋介石看到这一切,与黄埔军校有天壤之别。他问周围的人:“共军在如此破旧的学校,训练出精干的队伍,个个能打仗。我们在设备完善的黄埔军校,培训出来的将领带兵打仗却不行,你们说说,这是为什么?”
一行人面面相觑,都没有说话。蒋介石说:“带我去毛泽东的住处看看吧!”一行人来到枣园,走到一扇陈旧的木门前,蒋介石有点惊讶地问:“这就是毛泽东的住所?”“就是这间。”胡宗南答到。
走进窑洞,蒋介石环顾四周,只见窑洞的墙壁斑驳,但室内整洁干净。屋内只有三件家具,一张旧榆木桌子、一张木板床和一把椅子。蒋介石坐在椅子上沉思:“就是在这张磨得发亮的旧榆木桌子上,毛泽东奋笔疾书,写下数篇激昂的文章,指挥千军万马。”
他默默地走出窑洞,发现了一个他从没看到过的物件,就问:“那是什么?”“纺车,毛泽东用这个纺纱。”蒋介石住在洋楼,吃穿都有人供应,自然没见过生产的工具。他走上前摆弄了几下,没想到毛泽东身为共产党的领袖,还要干活。
他还想了解一下毛泽东的日常生活情况,就说:“你们找一个周围的农民来吧。”一会儿,一个农民带到蒋介石面前。蒋介石和气地问:“你知道毛泽东吗?”农民回答:“知道啊,他经常和我们拉家常,还吃过我种的红枣呢。”“你送给他吃?”“他给钱,他不白吃我们的东西,还把他种的菜给我们吃。”
“他平常做些什么?”“种地,纺线,打水,和老乡唠嗑。”“你们的生活怎么样?”“挺好的,我们自己有土地,参加了互助组,耕地、种田都不担心缺人手,收的农作物也比以前多许多。”
胡宗南见蒋介石的面色阴沉下来,就把农民打发走了。蒋介石又转到一个山坡,看到山坡上种着粮食。就问:“这里是谁种的粮食?”胡宗南说:“校长,这是共军开垦的土地。我大军对延安进行经济封锁,毛泽东、朱德等人带领部队开荒种粮食,自给自足……”
此时蒋介石的脸色越来越差,胡宗南不敢说下去,并且有一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来的时候明明很高兴的,怎么越来越不对劲了,我哪里露出了马脚?”蒋介石在延安只住了一晚,第二天就坐飞机返回了南京。这是蒋介石一生中唯一一次来到延安。
胡宗南为何心虚?他是如何取得延安战斗的胜利?
毛泽东的金蝉脱壳计
在陕北,我军有正规军一个纵队,下辖两个旅,还有两个旅,延安总兵力总共不到三万人。胡宗南却称俘虏5万人,夸张了两倍。而实际情况是,延安根本不是胡宗南打下来的,而是毛泽东让出来的。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内战,全面进攻解放区。蒋介石拥有400多万正规军,日本投降缴获的精良武器,还有美国提供的枪支弹药。共产党只有120多万军队和缴获的旧武器,实力悬殊相当大。但交战大半年以来,国军并未占上风。
后来有人向蒋介石参谋:“擒贼先擒王,只要攻下延安,共产党不就人心涣散了?”蒋介石觉得此计甚好,于是部署闪击延安计划。1947年3月4日,蒋介石任命胡宗南为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全面负责攻打延安。国民党军队用来进攻延安的总兵力共34个旅,25万人。
胡宗南接到这一重大任务后,立即召开军事会议,企图围攻西北解放区,占领延安。胡宗南心想:“我有20万大军,对付几万西北军简直是绰绰有余,此仗稳超胜券。”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如意算盘打得太早,不久他就会被打脸了。
攻打延安的作战计划,很快被我党知晓。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胡宗南的机要秘书熊向晖是我党的情报人员,潜伏在国民党内12年。他能力出众,深得胡宗南的信任。胡宗南把两份作战机密文件交给熊向晖后,熊向晖将机密告知延安。
得到消息后,毛泽东组织中央领导同志,召开会议研究对策。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延安是党中央的指挥中心,一定要保卫。”有的说:“胡宗南20万大军人多势众,硬拼不行。”大家关于如何击退国军,没有好的办法。
这时毛泽东研究地图,缓缓说道:“我们可以来一个金蝉脱壳,全军进行分散撤离,大部队先撤出,我留到最后撤出,这样吸引胡宗南的主力部队深入,然后在运动战中消灭胡宗南的队伍。”周恩来说:“主席的方法好,只是你留到最后太危险了。”
毛泽东说:“那么多大风大浪我都经过了,这算不了什么。我们带走所有重要的东西,留给胡宗南一座空城,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彭德怀说:“主席一向神机妙算,胡宗南敢来,那就没有好果子给他吃。”会议统一思想,做好作战部署,分工进行准备。
一些群众听说部队要撤离,开始也不理解。他们找到毛泽东说:“毛主席,国民党军队人多势众,但是我们不怕,我们会拼死保卫延安的。”
毛泽东笑着说道:“老乡们,我打一个比喻,你们就会明白了。好比一个有许多金银珠宝的人,现在来了一伙强盗,要抢东西,如果不放下那些财物,就会很快让强盗抓到被杀死。如果舍得财物,就能保全自己,以后还有机会打强盗。我们暂时离开延安,是为了保存实力,然后寻找合适的时机,更灵活地打击敌人。”
乡亲们说:“我们听懂了,一定配合解放军的行动。”毛泽东的金蝉脱壳计,不仅把胡宗南吸引过来,而且还让他损兵折将、晕头转向,有苦说不出。
延安保卫战
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对陕北地区发起了猛烈进攻,宣称三天占领延安。胡宗南率领直辖的15个旅,共计14万人,以飞机作为掩护,从洛川、宜川两路开始进攻。
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教导旅、警备第三旅、第一纵队等部队驻守延安,采取游击战的形式,拖住胡宗南的大部队,掩护我中央机关、学校、重要物资转移。
敌军飞机不停轰炸,敌整编第27师猛烈进攻临真镇,我教导旅与之展开激战。敌整编第1师和第90师迂回前进,包抄南泥湾和金盆湾。我军用炮兵连集中轰击,各阵地上浓烟滚滚,枪炮声震耳欲聋。国民党改变战术,轰炸与猛攻轮番上阵,不断向我军阵地压来。
我军实行积极防御,灵活出击,激战六昼夜,毙敌5000余人,自身伤亡690多人,完成了抗击任务。这七天的战斗,为中央机关、学校的撤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月18日下午,中央各机关已转移完毕,胡宗南部队到达延安城下,城里只剩下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少数中央领导和解放军领导。彭德怀见状赶紧说:“主席,快撤吧!”毛泽东问:“老百姓都疏散吗?”彭德怀说:“放心吧,都疏散了。”
毛泽东说:“不急,吃了晚饭再走。”吃过晚饭,彭德怀让毛泽东的警卫催他快点离开。毛泽东说:“那就走吧。不过,我得给胡宗南留下一句话。”毛泽东写下几行字,放在桌子上,临走前交代,把窑洞、院子全部都打扫干净。
当天傍晚,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人,离开了工作十多年的延安。3月19日,西北野战军撤离延安。胡宗南部队进来,看到一座空城,傻眼了。尽管进攻延安损失了不少兵力,但他并不死心。他心想:“共军总共就那么几万人,七天时间,看你们能跑多远!”
此后一个半月,国民党军队与西北野战军交战,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战役中连连失利。西北野战军三战三捷,歼敌1.4万多人。
1947年6月,胡宗南得到消息,解放军在陕北王家湾休整。他命令刘戡率领5万人去追歼解放军。毛泽东等人商量,将2万余人的部队分散行动,避免被国军发现集中围歼,自己身边只留下400人。
毛泽东用一个排将国军引向远处,王震得知消息率部队赶来支援,把国军引向与毛泽东所在地点的相反方向,我军获得了战斗胜利。
用一个排的兵力挡住敌军几万人,简直不敢想象。刘戡此战失败后,休整一个月,重新对我军进行大规模搜捕,此次欲逼迫我军渡过黄河离开陕北。毛泽东早已识破了刘戡的意图。他带部队来到黄河边,停下来说:“现在还不是渡河的时候。”
他沿着黄河岸边向西北前进,看到一座大山,说:“我们上山,就在山脚立个牌子,毛泽东由此上山。”战士们懵了,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忙问:“主席,他们追上来怎么办?”毛泽东说:“我量他们不敢追上山。”战士们将牌子放在山脚显眼的地方。
刘戡在黄河边仔细搜寻,没看到解放军,他并不死心,沿河岸走了好久,来到这座山脚下。看到了这块牌子,他心想:“毛泽东只带了这么少的人走,绝不可能公开自己的藏身之地。这就是故弄玄虚,目的是分散我的注意力。”
于是他轰炸黄河,就是想告诉毛泽东,我识破了你的诡计。毛泽东在山上观望这一切,等刘戡离去之后,带领队伍下山安全撤离。随后几个月,毛泽东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把敌人累得筋疲力尽,然后再趁敌人休息时发动进攻。
毛泽东与国军斗智斗勇,将游击战争灵活运用到极致,胡宗南拿下延安,却陷入进退两难之境。他是如何瞒过蒋介石,并邀功请赏的呢?
胡宗南制造的假象
胡宗南进入延安,派人到每个窑洞搜查,他自己第一个到毛泽东的窑洞中。他以为共军争取时间撤退,一定是手忙脚乱,房间里应该是一地狼藉,没想到窑洞类地面干净,物品摆放有序。他看到桌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胡先生到延安骑虎难下,进不得,退不得,看先生如何抉择。”
这就是毛泽东撤退前留给胡宗南的纸条,胡宗南看了哭笑不得。他夸下海口,三天拿下延安,结果七天攻进延安,损失了5000多将士,只得到一座空城,任何有价值的物资和信息都没有。这就是中了毛泽东的计。
可是,他必须要跟蒋介石报告结果。于是,他谎称歼灭俘虏敌人5万余人,并缴获了大量弹药物资。蒋介石自然高兴,他要利用这次机会造声势,杀灭共产党的威风。几个月后,他告知胡宗南,准备亲自到延安视察战果,并邀请中外记者参加。
这下子可把胡宗南急坏了,撒了一个谎,需要无数个谎去圆。怎么办?那就捏造事实。
首先是几千俘虏从哪里找?胡宗南只有从自己的部队里打主意。他从将领中挑选了三个精明的军官,当做俘虏共军的团长、旅长,随后挑选士兵扮演俘虏。他对士兵说:“你们要记住,叫国民党为刮民党,骂蒋介石卖国贼。”士兵们点头。
他还准备了几个记者提问的题目,把答案给三个伪装的团长、旅长,并嘱咐他们:“认真背下来,就按这个回答,千万不能出错。答对了,事后有赏,要是出了纰漏,有你们好看的。”几个军官说:“请长官放心,我们确保万无一失。”
俘虏的事解决了,接着就是战场的问题。胡宗南命士兵在延安附近地点,用炸药炸上一遍,伪装成打仗很惨烈的现场,并在近郊伪造了许多坟墓。还有缴获的武器,这个最好办。胡宗南把自己仓库中陈旧一点的武器,运送到延安,再进行做旧处理,作为战利品展示。
延安的街道上,如何营造出热烈祥和的气氛呢?他花钱从西安请来演员,装作街头艺人和商贩,请一些群众为国民党唱赞歌。由于没人编歌,他就叫群众直接把《东方红》中的“毛泽东”改为“蒋中正”。
在他的一手操办下,延安大捷看起来有模有样。然而假的真不了,他的把戏只能瞒得了一时。在参观战俘营时,记者采访了一个长得黑黑胖胖的副司长,这个副司长讲起话来都是军事名词。
记者小声说:“听说共产党吃不上饭、面黄肌瘦,干部都是农民出身,这看起来不像呀?”胡宗南向副司长使了个眼色,他马上没说话。
虽然参观延安时,蒋介石没有揭穿胡宗南的假把戏,但从他的脸色可以看出,蒋介石对一切是心知肚明的。在视察延安之后,蒋介石没有刚来时的兴奋与得意,只剩下沉默和惆怅。
他没想到毛泽东在这种艰苦恶劣的环境下,始终积极乐观,跟他斗了这么多年,还打了多次胜仗。他没有想到,共产党那么多精于打仗的将领,是从简陋的抗日军政大学培养出来的。他更没有想到,为什么封锁、围剿都消灭不了共产党人的答案,在这里找到了。
蒋介石从织布机、与农民的谈话、毛泽东的窑洞中,感受到了民心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战争不仅是物质的较量,更是精神的比拼。蒋介石知道,即使自己找到了答案,也不可能做到,所以他后悔去了延安。
-END-
作者:海风
编辑:丹尼尔李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80后台湾美女回大陆寻亲,为已逝爷爷找妹妹,发现竟查无此人
考古学家打开清代古墓大惊,女尸皮肤光泽有弹性,像睡着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