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的很好,以后我每年都要看一遍”。

荣获小平同志如此高评价的电影正是《大决战》

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

小平同志

1986年1月指示将三大战役拍成故事片的是时任中央的胡耀邦,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不仅说出“剧本不好不要想着拍”,有人主张不写林彪的时候,他也是直接一句“剧中一定要有林彪”。

杨尚昆的拍板加上演员的精心塑造,《大决战》中的林彪好似被演活,可在面见主创人员的时候,他却是没有看到“林彪”。

演林彪的演员究竟去了哪?杨尚昆又是为何指明要见他?

决战时刻的隐秘较量

《大决战》囊括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重要历史时刻,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最后的战略决战,影片《大决战》的名字正是由此得来。

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2)

图片源自网络

短短142天,在中央军委和毛主席亲自指挥下的人民解放军,以不胜敌兵之数量,创下以少胜多的奇迹,歼灭国民党军154万人,取得了解放全国的决定性胜利。

结果诞生之时的荣耀刻在所有国人的记忆和骨血,而决战前夕的严峻形势也铭记在所有与战人员的心头。

1948年的5月,中共中央搬到了西柏坡,为了加强保密工作,由周总理、任弼时、杨尚昆全权负责的中央保密委员会悄无声息的成立。可谓是动静越小,动作越大,虽然知道这一机构的人不多,但是其领导负责的可是全党全军的保密工作。

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3)

图片源自网络

正因这样,对于三大战役有着极强参与性的杨尚昆才对《大决战》影片拍摄的还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发言权。

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4)

杨尚昆

肩负将大决战搬上大荧幕这一使命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对于他们而言,剧本要尊重历史,不可出现纰漏。因为这般的重担,三大知名人物王军、史超、李平一起上阵,分别负责一场战役。

为了诠释好细节,他们翻遍史书,还查阅了包括当事人回忆录在内的大量资料,本着了解历史最好的方法就是走进历史的原则,他们还先后采访了健存在世的战役参加者和有关人士不下三百人。

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5)

图片源自网络

可以说在可信度的基础上,创作组是在用心办事写稿,可在演员的挑选和主角人物的塑造上,八一电影制片厂却是有些拿不定主意,烫手山芋便是林彪。

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6)

八一电影厂

林彪很会打仗,只要眼睛是睁着的,他脑子里的那个车轱辘就绝对不会停下。

1948年1月5日这一天,林彪一天竟然发出了30封电报,所有人都夸东北共军战术水平高,这也正是人民解放军选择率先打响辽沈战役的原因。

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7)

林彪

多年来的抗日战争让部队和人民群众苦不堪言,好不容易在1945年8月有了喘息的机会,蒋介石又卷土重来,这一战肯定是避不掉,其他地方暂且并未有一战的实力,所以第一炮在东北战场打响是人民解放军最大的胜算。

扛着全军乃至全民的希望,林彪在1948年12月2日从喜峰口入关的时候,却遭遇了两架敌机的埋伏。

警卫人员高喊着“保护‘林总’”,可无论是从吉普车上被架到路边沟里躲避,还是逮到空隙重新坐到车上,林彪的神色就像寻常在地图前踱步时一样,最后才不紧不慢的说出一句“这国民党也真的是看得起我”。

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8)

林彪

彼时的辽沈战役已经结束,而这也正好解释了国民党对林彪咬牙切齿、意欲除之后快的原因,毕竟凭着辽沈战役林彪可是一战成名。

虽然兵力不如蒋介石,但是东北野战军不仅在10月15日攻克了锦州,断绝国民党军撤向关内的可能,还巧用计谋诱敌深入,实行“大胆穿插、分割围歼”的策略战无不胜,在11月2日的时候解放了沈阳。

等到11月9日东北全境解放的时候,蒋介石引以为傲的兵力已经折损47.2万,这一下不仅战斗力比不上人民解放军,就连数量这一唯一优势也是荡然无存。

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9)

蒋介石

巨大的胜利有林彪的指挥之功,却也少不了杨尚昆等保密委员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将部队运送到锦州城下,增加了东北野战军攻下锦州这一要塞的胜算。

不管怎么说,作为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主要指挥员之一,林彪都是有功的,《大决战》的撰写避开林彪虽然会艰难却不是不行,但杨尚昆不允许。

功过难相抵

“不能因为一个人后来变得不好,就把这个人写的从头到尾都坏。林彪不仅要写,还一定要实事求是,如果不写他,东北战场上的决战就会被观众质疑可信度”。

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0)

杨尚昆

说出这番话足见杨尚昆的心境澄明,毕竟一般人最擅长的就是“忘好”,杨尚昆没有这样,他从历史中走来,自是希望最大程度的还原。

需要塑造的人物角色全部定好,接下来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选人。

很多演员是不喜欢演林彪这个角色的,演的不好容易被批评,演的太好也许会有入戏太深的人“情感”易主,因此在这件事情上摄制组决定通过“自愿报名、实习选拔”的方式进行。

最终林彪这一角色花落到黑龙江鸡西市艺术剧院演员马绍信的身上。

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1)

马绍信

烫手山芋交到自己的手中,马绍信的第一反应是感恩。1989年4月进入到《大决战》摄制组的时候,他就一遍遍的提醒自己:化妆和录像只能确认形似,真要想将林彪这个人物演好,就要做到形神兼备。

该怎么办?

马绍信的回答是笨鸟先飞。

他从不觉得自己算得上是天赋型演员,而是一名幸运的选手,而让他幸运的原因,则是多亏了马绍信自己的努力。

为了更多的了解林彪,马绍信拜访了罗荣桓和刘亚楼的夫人,也求见过四野作战处的处长,林彪女儿的林豆豆也曾是马绍信家中的座上宾,林彪的秘书夏桐也和他一块喝过茶。

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2)

林豆豆

在这些与林彪相处过的人口中,马绍信对林彪的性格内向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他的内向不只是木讷寡言,平时也鲜少做手势,大动作也不多。

一成不变的脸上很少能看到情绪的起伏,身体的原因让林彪不抽烟不喝酒,可就连对身体多有好处的茶他也不爱喝,唯一的爱好就是看地图和吃黄豆。

可以这么说,没有朋友林彪一点都不难过,可是离开了地图、红色铅笔和黄豆十五分钟,他就会着急到抓耳挠腮。

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3)

林彪

满满当当的内容是马绍信的几大本笔记,正是有了这些内容,他在表演的时候才精准抓住了林彪孤僻却又谨慎,小心同样也多疑的性格。

深厚的艺术功力加上妆造外在条件的加成,马绍信塑造活了林彪这个角色,定妆的时候所有人都说像,有些胆小的姑娘甚至都不敢看他。

除却这些事情上的努力,拍摄时的马绍信也同样将敬业刻到了骨子里。

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4)

马绍信

拍摄塔山失守正是三伏天最热的时候,但戏中的林彪需要穿着呢子大衣,马绍信就坚持不脱,任凭汗水顺着裤腿往下淌;拍车站戏的时候,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剧组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天气很冷,但即便冻到脚后跟干裂,马绍信也不进屋烤火,工作人员问他原因,他也只是轻描淡写一句“我怕妆花”,即便这一场景在影片中出现只有不过两分钟。

做革命的“听用”

幸运的是,马绍信的演绎是极其成功的。

无论是林豆豆的一句“你好像我爸爸”,还是杨尚昆审完样片接见剧组主要演员时,急切问出的一句“林彪呢?林彪呢?”都在证明着他演技的成功。

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5)

马绍信

因为没有自信而躲在人群最后不起眼角落的马绍信被单独揪了出来,看着这张与记忆中几乎“完全一样”的脸,杨尚昆急速上前,紧紧握住了马绍信的手。

那种感觉很是复杂,因为他们毕竟是战友,可在影片《大决战》中坚持保留林彪这一角色,杨尚昆却并非是因为私心,而是尊重历史的必要,他不是为了林彪,而是为了那段峥嵘历史,以及永远留在血泊之中的兄弟们。

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6)

马绍信

作为一名坚定的党员,杨尚昆一生追求的不过是做革命的“听用”。

抗日战争结束为了防止蒋介石背地里行龌龊事,中共中央决定借美军观察组飞机以最快速度将将领们送回前线的时候,是杨尚昆在延安组织聚会撮合成了这件事情,这才有了1945年8月25日一早刘伯承、陈毅等人半天落地山西长宁机场的奇迹。

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7)

杨尚昆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扛不住各方面压力的国民党即便心不甘情不愿,也只能接受中外记者前往延安采访的事实。

负责接待的人员正是杨尚昆。

“大家一定要把握好民族、人民和党的立场,对待中外记者要一视同仁,但是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对共产主义思想抱以敌视态度的记者身上”。

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8)

杨尚昆

正是因为有着杨尚昆的妥善安排,国际媒体才发出“中国的命运不决定于蒋介石,而决定于中国,在对日战争中,中国是有价值的盟友”这样的正确声音。

受命于中央办公厅主任的20年,杨尚昆对工作上的建设是这样说的“主要是同志兢兢业业工作的成果,功劳不能全记我一人的头上,若说功劳勉强只能说20年里,办公厅没有出什么大乱子”。

无论官居何职,杨尚昆始终不认为自己是个“将”,而始终是一个听革命所用的士兵,党需要他做什么,他就可以做什么,党明令禁止的事情,他是一点冒犯的由头都不会生出。

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9)

杨尚昆

这是杨尚昆同志的境界与胸怀,也是他重视《大决战》的理由,所有人都在尽力拍好这部影片,最终成就的不只是林彪的饰演者马绍信,凭着分量气势兼具的视觉冲击,外加平凡中动人肺腑的细节,历时五年拍摄完成的大决战获得了空前成功。

观看样片的时候,杨尚昆用实际行动给予了高度反馈,而江泽民同志也直言一句“历史人物在一生中有许多变化,《大决战》在这方面的创作经验是非常成功的”。

为了庆祝建军64周年,在1991年8月1日这部影片也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全国上映之后,更是得到了满堂喝彩。

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1991年杨尚昆审完大决战样片)(20)

杨尚昆与小平同志

努力做事的人会有比意想之中更大的收获,沉淀的历史也是前辈期翼后生能够走的轻盈,历史吾辈不敢相忘,有血有肉的将士也永远不只是英雄碑上的一个名字。

他们代表的是过去,是现在,亦是中国的将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