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丁元英写的一首诗卜算子自嘲(为什么说丁元英的卜算子.自嘲)(1)

丁元英这个名字因为电视剧《天道》

被众人所熟悉,所热衷,所讨论……

由于,此剧作者豆豆太过于低调,

没有人知道她的“细枝末节”。

所以,很多人都想通过丁元英这个人物,进而来窥探作者的内心……

从豆豆的多部作品,可以看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知。

而借着主人公丁元英创作的“卜算子”一词,又显示出豆豆有着极高的传统文化水平……

清朝丁元英写的一首诗卜算子自嘲(为什么说丁元英的卜算子.自嘲)(2)

正如作者所言:写旧体诗词要比写自由体诗词难度大一些。

一首好词,既要平仄,韵脚,对仗,还要有意境,画面感,独到见解和心声。即不能天花乱坠,又不能太生涩不知所云。

我们先来看看剧中丁元英背诵这首词的背景。

芮小丹找来一帮文化人陪丁元英喝酒,大家谈文化,谈人生境界时情怀超脱…

于是,有了丁元英“自嘲”上半阙:

本是后山人,

偶做堂前客。

醉舞金阁半卷书,

坐井说天阔。

当大家伙谈完人生境界,一提到钱时都说挣得少,不公平……

于是,有了后半阙:

大志戏功名,

海斗量福祸。

论到囊中羞涩时,

怒指乾坤错。

嘴上说的胸襟,情怀,一碰到钱都打回原形。豆豆本身是文人,她并没有给文化人留太多的情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清朝丁元英写的一首诗卜算子自嘲(为什么说丁元英的卜算子.自嘲)(3)

“天道”这一电视剧来自豆豆的长篇小说《遥远的救世主》

在所有的文学作品里,《遥远的救世主》是第一个提出文化有“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分的。就像诸葛亮舌战群儒里说道:“儒者”有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的区别……

在那个时代,有的先贤就意识到了:是君子的文化人,有担当,有责任,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小人的文化人,整日只会忙碌于笔砚之间,矫情抱怨,而一旦有事,虽能下笔千言,却胸无一策……

豆豆借丁元英嘴里背诵的这首“卜算子”,恰恰就是讽刺那些自认为文化,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人,这种文化人,正是书中提到的弱势文化的一面。

所以,鄙人愚见:豆豆这首词,在现代的文学作品里,意义很大和分量不轻…(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