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无腿登顶珠峰第一人,夏伯渝的故事堪称是不可思议的传奇,如今,观众们将在大银幕上,通过纪录片《无尽攀登》,见证夏伯渝如何在2018年成功地登上珠峰的全过程,用43年的时间去完成一个常人无法企及的目标。

1975年,夏伯渝加入了中国登山队,在攀登珠峰时因帮助队友,导致自己冻伤而双小腿被截肢。在经历失去双腿、癌症侵扰、病痛折磨的43年里,夏伯渝五次冲击珠穆朗玛峰,凭借自己的坚持不懈与热爱,最终于2018年5月14日,以69岁的高龄成功登顶。这使他成为无腿登顶珠峰中国第一人,也是继姚明、刘翔、中国奥运代表团和李娜之后获得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年度最佳体育时刻奖的中国人。

夏伯渝多少岁登顶珠峰(登顶珠峰的无腿勇士)(1)

记录夏伯渝成功登顶珠峰的《无尽攀登》将于本周五(12月3日)上映。11月30日,夏伯渝接受了北京青年报“娱见”专访。人称“硬核大爷”的夏伯渝果然是精神焕发,已经72岁的他,言行中都是“青春态”。连日来,夏伯渝的路演行程非常紧张,每天十一二点才能睡觉,几乎一天一个城市地奔波,但他都能承受,唯一让他有些不适应的是“训练暂停”了。靠着几十年雷打不动的锻炼,凭借高度的自律和坚定的信念,夏伯渝创造了奇迹,别人感慨他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但他却表示,自己只是为了梦想,拼尽全力而已,“努力了,才能无悔。”

夏伯渝多少岁登顶珠峰(登顶珠峰的无腿勇士)(2)

因为能免费做全身体检才报名了登山队

夏伯渝年轻时是足球运动员,那时的珠穆拉玛峰、喜马拉雅山对他而言就是地理书上的一个概念,8848.86米则只是一串数字,“那时候我非常热爱足球,我说我身体的任何部分都可以受伤,但脚不能受伤。”

夏伯渝报名参加中国登山队的选拔,是因为能全面地免费检查一次身体,“当时我从来没有系统检查过身体,我考到体校也只是号号脉,听听心脏,所以,登山队选拔的时候,我就报名了,好几百人参加选拔,就选几个人,选上的概率太小了,但没想到,真把我选上了。”

夏伯渝多少岁登顶珠峰(登顶珠峰的无腿勇士)(3)

1975年,26岁的夏伯渝跟随中国国家登山队从北坡攀登珠峰,在海拔7600米的极寒之地,队友的睡袋被吹跑了,自诩不怕冷、被称为“火神爷”的夏伯渝把自己的睡袋让给队友,导致双小腿严重冻伤被截肢。“我没想到第一次登珠峰就把脚冻掉了。但是,也是这次登山,让我发现自己的体能、耐寒能力,还有适应性,都很适合登山,而且登山这项运动所蕴含的刺激性、冒险性和挑战性,也很符合我爱冒险的心态。”

在消沉了将近两年后,夏伯渝遇见了来中国做公益活动的一位德国假肢专家,他跟夏伯渝说,你安上假肢以后,不但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而且还可以登山。“就是他的这句话给了我希望,给了我力量,当时所有人都不相信,他们跟我说:‘他是骗你的,这是安慰你的,是不可能的,你没有脚,登什么山?’但是,我想,即便是善意的谎言我也接受,既然他说了我能再登山,登珠峰就成了我一个梦想,成了我一生的一个奋斗目标。再次攀登珠锋对我来说,就好像憋着一股气似的,我就要通过登顶珠峰,来证明我不输给任何人。”

刮骨疗伤不打麻药,有时候为了梦想需要放弃和牺牲

夏伯渝为了实现这个梦想 ,努力了43年。他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按计划训练。负重10公斤深蹲50个一组,10组。引体向上,10个一组,10组。俯卧撑, 60个一组,8组。仰卧起坐,60个一组,8组。还有背飞、二头肌、三头肌训练等等,练完这些,再骑车二十多公里到香山,登香山后再骑自行车回家,直到现在,只要是30公里之内的距离,夏伯渝都是自己骑自行车抵达。

因为安假肢后运动量太大,夏伯渝的双腿疮口一直不愈合,1993年,夏伯渝又患上了淋巴癌。“之前,大夫说我不能老穿假肢,要卧床,不能锻炼,但是,我一天都不能不锻炼,伤口长期不愈合,就发生了癌变,癌症转移到我的淋巴上,大家知道淋巴癌是特别可怕的一种癌,好像我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几天,但是,我想只要活一天,我就要为我的梦想去奋斗,去拼搏一天,在梦想没有实现的时候,我不能就这么倒下。”

夏伯渝多少岁登顶珠峰(登顶珠峰的无腿勇士)(4)

当时,夏伯渝的病房里住着6位癌症患者,都是唉声叹气,哭哭啼啼,夏伯渝觉得太影响情绪了,他就每天晚上回家住,第二天早上再骑车到医院去做放疗,“反正我从来不去想这个病情,放疗后的反应我也有,比如掉头发,恶心,不想吃饭,全身无力呀,所有指标都很低,我也有这个过程,但是,我不去想它,只要我还有力量,我就每天做一点运动。当然,锻炼是不可能的,那时候确实没有力气去锻炼,就稍微做一点运动吧,不想吃饭也得强行吃一点,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的癌症得到了控制,没有复发。”

那时为了不影响自己锻炼,夏伯渝甚至让医生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给自己刮骨,“我整个脚掌冻掉以后,骨头露在外面,要让骨头愈合的话,必须骨头要流血,流血才能长肉,有肉才能长皮,那时候骨头上长了骨膜,就需要刮骨让骨头流血。每次刮骨需要打腰麻,打了腰麻,我一天都动不了,第二天第三天锻炼还受到影响。我就跟大夫商量,能不能不打麻药,大夫劝我说,那时相当难受的,我就想着试试,结果,刮骨的时候,那汗出的,全身抖个不停,大夫都有点下不去手了,他说,古代有关公刮骨疗毒,你这是现代关公啊,反正就这样熬过来了。这个过程有三年,三年后骨头才长出皮。”

现在回忆起来,夏伯渝笑说那时候有点“自虐”,“要是现在,该打麻药还是打吧,那时候家里人都不知道我拒绝了麻药。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意志力是不是比别人强,反正,我觉得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有时候需要有一些放弃,需要有一些牺牲。”

夏伯渝多少岁登顶珠峰(登顶珠峰的无腿勇士)(5)

登珠峰时只看自己的脚,看电影时才领略到珠峰的雄伟壮观

2014年,夏伯渝尝试着第二次攀登珠峰,这距离他1975年第一次攀登珠峰,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这期间,国内的假肢技术还比较落后,不能满足我攀登珠峰的要求,所以,我刚开始参加了一些残疾人运动,毕竟我是运动员出身,我在国际国内的残疾人运动会上得过几十枚奖牌,后来,中国的假肢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觉得自己可以登珠峰了,就开始去适应,找感觉。”

遗憾的是,2014年,珠峰雪崩造成16人遇难,所有攀登活动被取消,已在珠峰大本营的夏伯渝只能与登顶擦肩而过。2015 年,夏伯渝到达珠峰大本营后,又遭遇了 尼泊尔8.1 级大地震,他幸运地死里逃生,但攀登计划被搁浅。2016 年,他以67岁高龄再次出发,但在攀登至8750米处碰上了强烈暴风雪,他只能理性地选择下撤,那次距离顶峰仅仅94米。

2018年5月14日,69岁的夏伯渝43年的梦想终于实现。登顶珠峰,成为无腿登顶珠峰的中国第一人,电影《无尽攀登》记录的就是夏伯渝成功登顶的这一次历程。

夏伯渝多少岁登顶珠峰(登顶珠峰的无腿勇士)(6)

虽然已经多次接近珠峰,但是,夏伯渝笑说自己是在看《无尽攀登》时,才感受到珠峰的外在环境,“在登珠峰的过程中,我的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走稳每一步,因为假肢对于地面状况是无法感知的,我只能靠自己去观察,我身体晃动的幅度越大,假肢对我腿的摩擦就越大,很容易磨破,磨出血泡,所以,我只是盯着脚面来看,很少看四周,而通过这个电影,我好好地欣赏了一番珠峰,感受到它的雄伟和壮观,我自己看了也很感动。而且,在登珠峰时,我处在暴风雪中间似乎感觉不到那种危险,但是,看电影觉得还是挺可怕的。”

夏伯渝介绍说摄制组有两个人一直跟拍他从北京出发到登顶的过程,“一个多月吧,登珠峰时,我根本没有看见摄像机,因为出发之前都说好了,不能影响我的攀登,不能打断我的节奏,我攀登过程中,根本不知道他们在哪儿,他们都是非常有经验的,有的登过好几次顶了,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架机器,会提前在那儿准备好,我只是跟着向导走。”

其实,医生并不建议夏伯渝去第五次攀登珠峰,因为他之前患上了血栓,“血栓是因为我2016年在高山上那种寒冷缺氧的情况下挤压形成的。医生说我以后千万不能再登山,否则很容易形成新的血栓,老血栓一旦脱落,跑到脑子里、心脏里,连抢救的时间都没有,生命会随时受到威胁,但是,攀登珠峰毕竟是我一生的梦想,奋斗目标嘛,所以我一定要坚持,绝对不能放弃。”

也因此,这些年来虽然有不少人劝他“放弃”,但夏伯渝却坚持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不听别人怎么评价我,一个人不管干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我都可以接受,反对我的人,我也觉得他是为了我好,为了我的安全,但是,我不会按照他们说的去做,我还是要按照我自己的计划去做。”

我的生命不属于我自己,属于我的家人

2018年,69岁的夏伯渝终于成功登顶珠峰的那一刻,大家都为他庆贺,夏老师却向记者透露,当时下山的过程充满了惊险,“你看电影里,一个下山的镜头都没有,其实是因为登顶之后,就遇到了暴风雪,一米之外根本什么都看不见人,这个时候就是要保命,而不是拍摄。”

夏伯渝从珠峰下撤了两天才回到营地,“纪录片里可以看到,我下来后,脸上都是黑的冻伤,就是暴风雪导致的,好几次,我都觉得自己好像下不去了,当时唯一的安全措施就是手里紧紧地抓着路绳,这样不会走错路,再一个可以防止滑坠。我眼镜里头结的都是冰,必须用指甲去抠,才能抠掉,模模糊糊看见一点点路。艰险之中,我想到自己已经答应过家里人,我一定要安全地回去,现在我的生命不属于我自己了,属于我们家人,所以,我一定要拼尽力气平安回去。”

夏伯渝多少岁登顶珠峰(登顶珠峰的无腿勇士)(7)

夏伯渝说没有家人的支持,就没有他的成功,儿子从小到大都很争气,很少让父母操劳,从小学开始就是五好学生,考大学、找工作都不用家长操心,说及此,夏伯渝笑说对儿子换工作跳槽,自己还是有点想法的,“但是年轻人肯定越跳越好,对吧?所以那就跳去吧。”

妻子也是非常支持夏伯渝:“她知道我这一生受过这么多苦,遭受这么多打击,就这么一个爱好,她也不愿意我这一生中留有遗憾,所以,她比较支持我,家务事我基本上很少管。”第五次登珠峰时,妻子还给了夏伯渝一个葫芦,夏伯渝一直带在身上,这是一种祝福,也是在他攀登时代表家人在他身边陪伴。

登顶未成功时,夏伯渝心里想着登顶后自己会很激动,会向世界呐喊,摆个POSE,可是真登上去了,体能却是到了极限,缺氧、寒冷使他动都不想动。但大脑却非常激动,脑中出现的是没有家人的支持自己是不行的。“家人这几十年来问我的奉献、包容、付出和关爱,一下子涌上了我的心头。”

若说这辈子有什么遗憾,夏伯渝说自己最遗憾的是之前只顾着攀登的梦想,没有顾及家人的想法,“我今后要抽出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

夏伯渝的儿子取名为夏登平,一是寓意着登山如履平地,一方面则是寄望着无论攀登了多少险峰,但一定要平安归来。对于给儿子取名,夏伯渝说自己并未干涉,“但是中间必须有个‘登’字,不是说我非要苛求他去登山,我就想让他记住,他父亲是一个喜欢登山的人,是一个登山的爱好者。”

最难熬的并不是攀登的过程,而是日常的训练

《无尽攀登》的路演以来感动了很多观众,夏伯渝很开心这部作品能给别人带去力量,而说起让他印象深刻的故事,他谈到了一位患有脑瘫的观众,“他小的时候是因为缺氧成为脑瘫,他说他以前登过四姑娘山,但没登上去,看了我电影以后很感动,他还想去登,我觉得他的精神确实挺感人的,但是,我不建议他去登山。因为他本身缺氧才得了脑瘫,再登高山缺氧的话肯定很危险。我就说:‘你的工作中其实也有高山,对吧?你完成好你的工作,也就等于登上了你心中的那座高山。’”

也因此,夏伯渝希望人们理解真正的攀登精神,就像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不太认可‘人定胜天’,不是我征服了珠峰,而是珠峰接纳了我。人在大自然面前太渺小了,大自然永远不会被征服,但人的命运却是可以的。我登珠峰的时候,碰见过雪崩、冰崩、地震等等,你身体再强壮,但是你不可能和自然对抗,我在2016年登珠峰的时候碰见了暴风雪,殉难者中有一位捷克的运动员,他是世界非常有名的攀登者,攀登过很多险峰,结果还是葬生在暴风雪中。”

夏伯渝多少岁登顶珠峰(登顶珠峰的无腿勇士)(8)

如今,登上珠峰的人生目标已经实现,夏伯渝表示自己又有了新目标,“有的人说你应该颐养天年了,但在我心目中养老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跳广场舞,钓鱼,绘画,弹琴,打牌,搓麻,都是养老方式,只要你觉得高兴、幸福,那就是最好的养老方式。我的养老方式就是继续参加一些比较刺激的运动,我计划攀登七大洲的最高峰,探险南北极,我一定要攀到我攀不动为止。”

此外,夏伯渝还想滑赛艇、高空滑翔、潜水等等,“这都是我憧憬着要完成的,我前一段时间就去滑了赛艇,再下来,我准备去潜水,但之前我必须做好一些思想准备,做足功课。”

由于目前疫情原因,夏伯渝的出国攀登计划受到了影响,闲不下来的他制定了一个国内攀登百城千山的计划,“一方面保存体能;一方面就是带动一些居民走出家园,走进户外锻炼身体,抗击疫情。”

在夏伯渝看来,最难熬的岁月并不是攀登珠峰的过程,而是每天坚持运动的过程,“不管刮风下雨,不管身体舒服不舒服,我都要坚持训练,这个过程是最艰苦的,也是最难熬的。”说起现在的训练量,夏伯渝表示,现在不需要登珠峰时那么大的强度,所以,他适当地减量,“但是我不能减太多,毕竟我还要攀七大洲最高峰,所以一定要保持一定的体能和心肺功能。”

谈及给予当下年轻人的一些建议,夏伯渝说:“年轻人懂得比我多,我也不需要向他们喊什么口号。从我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坚持,但最困难的也是坚持,我觉得只要坚持,你就算没有成功,也不会后悔。另一方面,你坚持的话,就有成功的希望,要不然你根本就没有这个希望。我能坚持下来,而且最后获得成功,我也感到很幸运,回望这一切磨难,我觉得是值得的。”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肖扬

摄影/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崔峻

来源: 北京头条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