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每个人都在哀悼王子,而我光顾着哭那个时代的失去——

2016年是另外一个告别的年份,各种标志性的时代人物纷纷离场,留下一帮不知所谓的网红。今天,又走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Prince。

很多人说,是从《音乐天堂》知道了这个人,在1993年出版的第四期《音乐天堂》杂志上,我们向读者介绍了这位传奇艺人的经典作品“When Doves Cry”。现在,我们把这二十多年前杂志上的文章发给大家,回顾他精彩的一生。

听到王子的声音真的让我泪流满面(今天每个人都在哀悼王子)(1)

怪才Prince絮语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曾为王子后被称做“符号”或“艺术家”的这个人是西方现代流行史上最诡异莫测的家伙,无论他的音乐还是人生,甚至那时常的似乎强忍的酷毙表情都散发出真正的后工业唯美者才会具备的凄厉的魅力。他是真正的天才,是我最钟爱的流行艺术家。——音乐天堂小编HELEN

Prince,一个喜欢天马行空般独来独往者,仅是出于家庭的不睦而迷上音乐。

令人十分费解的是,Prince十分害羞,沉默寡言,但在舞台上就成了另一个人,在演唱会上,他精心编排的舞台造形和狂热的舞蹈艺术可谓傲视舞坛。《滚石》杂志曾评日:如果Prince和Michael Jackson同台竟技,那么后者看上去就像台上的钉子,Prince就仿佛一个疯客在半空中作些不可思议的体育动作。

几年前,当他初出茅庐时,就有乐评人惊呼“莫扎特”再生,他的唱片销量很不稳定,一些专辑,象“Purple Rain”,就销量惊人。但乐评人看重的是他的创作,面不单单是销量。Prince 一向是乐评人的宠儿,他们“抱怨”道:Prince风格多变,难以捉摸,当你以为他会毫不费力地保持原来的风格时,他已信手拈来另一表现形式了。Prince总是对自己我行我素的天才很有自信,他只和自己喜欢的音乐人合作,唱的常是他们写的歌。

他的全名是Prince Nelson Rogers,1958年出生于明尼苏达州,他是一个混血儿,在白人统治的社区长大,唱歌、弹钢琴是他逃离不安定家庭生活的“避风港”。

“当我十二岁时,由于和继父不和,我第一次离家出走。之后我就常往外跑,也就迷上了音乐。”

“我被认为是个怪人。我承认有很多古怪的念头,我通常一人独处。我沉迷于音乐,因为在某些方面,音乐对我比人群更为重要。”

Prince12岁始就已自食其力,17岁时,他的天才得到挖掘,和华纳公司签约,主要出版个人demo-tape,金额达1,000,000美金,在当时而言,对一个名不传的歌手而言,真有点像天方夜谭。作为一个“自学成才”的音乐人,Prince在他的第一张专辑中包办所有我器演奏——键盘、鼓、吉他和,贝司(base),所有的歌也都是是他写的。

Prince 会在音乐天地里驰骋多久呢?另一10年、20年?对这个问题,他支吾其词,大意是:他不像Mick Jagger那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说一些前后矛盾的话。

而音乐天堂的出品人尔东尘也曾于十年前在南方都市报上写过一篇关于王子的评论——

王子的疯客密码

人是一种残忍的健忘动物,所以必须把历史记下来,否则就会成过眼烟云。无论哪个谁,曾达到什么高度,过了气,就什么也不是了。鉴于此,巅峰时期的艺人们往往采用了同一姿势逆潮流而动——永不言弃。

不进则退的道理就是这样朴素,但想一直呆在巅峰,没有一点狗屎运和才气不行。当然,有时勤也能补拙,这是题外话了。

原始密码:一个人就是一支乐队

对于美国著名黑人摇滚歌星王子(Prince)来说,狗屎运并非是其成功的秘诀。此人其实大有来头,在1980年代的艺坛,他的地位赶得上“美国阿炳”史蒂夫·汪达尔(StevieWonder)和“流行之王”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Jackson)。虽然论民间知名度他是“王子”人家号称“王”,但他天才的创造力无人出其右。他精通吉他、贝司、键盘、鼓及其他许多乐器,有人说他一个人就是一支乐队,他一个人就可完成一整张专辑的录制。他乐风广泛,骚灵(Souling)、疯客(Funk,又译放客、放克)、爵士(Jazz)、民谣、流行、舞曲、摇滚,甚至硬摇滚,无一不精。王子还是个舞林高手,在1980年代迈克尔·杰克逊正当红时,有人说过一句搞笑的评论:“如果迈克尔·杰克逊和王子同台飙歌,那等王子舞起来,杰克逊顶多算台上一根柱子。”

密码更换:转投黑人音乐圣地

狗屎运是令人发迹的一个因素,但若要长盛不衰,唯有指望勤奋和天赋之才。王子出道30年,出了27张专辑,绝对算得上业界劳模。有近10张成为音乐史上的传世经典,其中有《一日环游世界》(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紫雨》(Purple Rain)和《时代的标志》(Sign ‘o’ the Times)等。

我们重点讲讲这张新出的专辑《3121》。这张专辑是王子转投莫汤唱片公司(Motown)所出的新作。熟悉美国流行音乐史的朋友可能知道,莫汤唱片公司是老牌的黑人音乐厂牌,也是迈克尔·杰克逊起家的地方,号称黑人音乐圣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制作了大量黑人骚灵、节奏布鲁斯、疯克等潮流音乐,在美国流行乐坛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王子选择这样一个“灵魂家园”作为他的扬帆之地,别具深意。也许是莫汤的古典气场激发了王子的灵感,在作品中他用了许多复古的手法,老派的爵士骚灵仿佛带人走入一个怀旧的时间走廊。

听到王子的声音真的让我泪流满面(今天每个人都在哀悼王子)(2)

全新密码:依然炫酷无比

当然,贪玩的王子不会真弄一堆旧货来应付我们,我们在开首的《3121》仍能听到其炫酷无比的疯客嘻哈。王子对于低音节奏的处理是炉火纯青的,一开音箱,密集的低频如海浪迎面而来,他标志性的假音也给作品平添妖气,古怪而神秘。接着的《洛丽塔》(Lolita)也提供了同样的老派疯客样本。《黑汗》(Black Sweat)更令人听出盗汗来,那疯狗般狂乱的鼓点实在刺激神经。王子总不会放过显示自己才干的机会,《上船》(Get On The Boat)的拉丁节奏交出了一张甲级成绩单。

不光是节奏,王子在伤感旋律上的创意也是无与伦比的,Bossa Nova风格的《Te Amo Corazon》令人想起他以前的《当鸽子哭泣》(When Doves Cry)了,同样的优美旋律还发生在《舞》(The Dance)中。福音歌般缓慢的《满意》定会令王子的传统歌迷满意。

在《时代的标志》之后,王子推出了许多炉火纯青的作品,但可能由于与以前唱片公司闹矛盾影响了作品的宣传,这些专辑再也未能取得以前的商业成绩。希望这张莫汤牌《3121》,能令王子再领风骚。不管怎么说,歌迷有幸能听到这样一张回味无穷的顶极作品,就已是无限快慰了,至于它能不能得到商业成功,那并不重要,商业从来都不是衡量艺术的首要标准。

(不会再有另外一张王子新专辑了,叹息吧骚年!)

听到王子的声音真的让我泪流满面(今天每个人都在哀悼王子)(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