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农村的一些俗语和老话,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这些都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智慧,博大精深,自有一番道理;还有人的人认为,这不过是过去人们对于未知的恐惧而创造出的恐吓或者警告,带有浓浓的封建迷信色彩。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句老话:“东西三不借,借了家准败”,看看他有没有道理。

再穷也不宜借三样东西(农村俗语东西三不借)(1)

农村俗语“东西三不借,借了家准败”,啥意思?指的是哪三样?

三不借,具体指哪三样东西,众说纷纭,也有人说八不借、十不借。所以,管他三七二十,“不借”就完了。下面列举了三个大家觉得不能借、借了家败亡的的东西,其他还有的就见仁见智了。

不借房

这是说的是借住,短期寄居还好,亲戚朋友之间有情谊,大家短暂住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有新鲜感。但如果住的时间太长,毕竟房子是隐私感很强的地方,且不说主人家会觉得不太方便自由,就连客人也会有寄人篱下之感。

长此以往,双方心中都会有些不痛快,主人想赶你走,又碍于情面;你想有个脾气不住了,却又无处可去,只能继续忍受。长此以往,到最后可能反目成仇。

再穷也不宜借三样东西(农村俗语东西三不借)(2)

不借婚床

床是最涉及个人隐私的,让别人睡自己的床,心理上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不舒服。

再者,婚床是一个象征吉祥和福气的东西,新人还没有睡过婚床,你二话不说就去给人占了,哪怕只是打个小盹儿,在别人看来,也是不吉利的,因为你这样会把新人的福气带走了。

不借药罐

这是一种机会,用老年间人们的说法,把药罐借出去,别人还的时候,会把疾病带回家。人们对疾病总是讳莫如深,现在也有类似的忌讳,比如你生病了,要去看病拿药,这医药费一定要自己付,再好的朋友,也不能代付。

再穷也不宜借三样东西(农村俗语东西三不借)(3)

@昨日星辰

不借香火。从古代开始,我们的先人就把“香火”视为延续后代的一大象征,所以农村也就有了香火不外借的说法。人们怕把自家的香火借给他人之后,容易扰乱自家子孙的福气,会给后人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在农村如果发现自己家的香火用完了,还是不要开口去问邻居节。

@放飞心情

我们的邻居以前每年年三十都到我们家里来提煤炉子,因为我们做饭早,煤炉子还是燃的,特么就提起走了,熄了才还回来,我当时不知道这些事不好没拦住,反正一家人的身体或者赚钱什么的都不大顺,后来人口多了,家里的煤炉子总是要做菜邻居才没有提。

虽然现在沾了国家的政策我们有了点小钱,可就是经不住漏财,还有些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我恨死那家邻居了。但是隔壁的也没有什么好下场,这十年来他们家出过车祸儿子离婚,虽然有孙子孙女了,老太太还在给老头戴绿帽,他家装修的砂石材料就是老太太通过戴的绿帽子的方法换回来的。

再穷也不宜借三样东西(农村俗语东西三不借)(4)

@方程读史

我们那边第三件不能借的是拐杖。一般老人在腿脚不便或者是生病时候所用,所以拐杖有时候代表着病痛。如果把拐杖借出去之后再还回来,就有把病痛和灾祸带回家的不好的涵义,有可能会对老人产生不好的影响,对于主家而言十分的不利,所以说“拐杖”不可外借。

@九卿臣儒

杀猪匠的吃饭家伙是不能外借的,因为杀猪的刀子非常之锋利,不比菜刀,如果将杀猪刀借出去之后,被人用其做了坏事,就会成为凶器,借出去的主家也会跟着受连累。所以“杀猪刀”不可外借。

再穷也不宜借三样东西(农村俗语东西三不借)(5)

@宸安落定

我们老家还有一样东西不外借,就是过年不借火。

小时候烧煤球炉,一般煤球炉子能放四块煤球,从下到上,一块一块烧尽熄灭。这煤球炉子有时候经过一晚上就可能熄灭了,要使用柴火再烧火的话,会耽误吃饭,那怎么解决呢?就可以去别人家去借一块还没烧尽的煤球,然后放自己家炉子里,上边再放一块新的,然后很快就把新煤球引着了,又简单又方便。

但是大年初一不能往外借火,就是别人来你家借一块着火的煤球不外借,因为火代表红红火火,借出去之后这一年日子就有可能不红火了,所以还有一样东西不外借,就是火!

再穷也不宜借三样东西(农村俗语东西三不借)(6)

除了上述这些之外,现在流行新的“三不借”,分别是:不借钱、不借车和不借保。

一不借钱,救急不救穷,要么对方信用很好,要么你借出去的钱不想要了,否则不要轻易往外借钱;二不借车,明白人一般不会借别人的车,也不会把自己的车往外借,一旦发生事故,车主是要承担责任的。三不借保,就是不要替别人担保,因借债人跑路,担保人被强制执行还债的事情太多了。

再穷也不宜借三样东西(农村俗语东西三不借)(7)

总结来看,个人觉得原来老一辈的这些东西大部分是心理作用而已,现在的三不借,才是影响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大家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