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那条已经成为作古名词的“三八线”,上百万人参与的战争让它成为世界上最难跨越的界线。
当战争结束之后,北朝与南韩开始隔着这条界线各自向后两公里,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让在此建立起来的边境依然硝烟弥漫。
而位于中心的共同警备区,成为半岛双方能够接触到对方的最近位置。
这种近到“几乎连对方放屁都听得到”的地方,很难不发生点什么故事。
而双方立场上的对立和敌视,就使得这个故事带有天然的戏剧冲突点,曾有一部韩国小说故事灵感就以此展开。
在小说改编的基础上,便成为了韩国导演朴赞郁于新千年拍摄的《共同警备区》。
“电影天皇”黑泽明导演曾于1950年拍摄了他享誉世界的电影,名叫《罗生门》。
在《罗生门》里,只有死者已死这件事实能够被确定,涉案者都出于私心篡改了事情发生的经过,每一个口供都是以对自己的角度去讲述的。
案件的真相,在不同人的口供下变得扑朔迷离。
之所以会提到《罗生门》,正是因为《共同警备区》的故事,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某年10月28日的凌晨,北朝的哨所内传来枪声,两名北韩官兵被杀。
随后一名腿部受伤的南韩士兵,持枪从该哨所逃回己方阵地,听闻枪声赶来的双方部队因此发生了激烈的交火。
就像《罗生门》中的死者一样,这是唯一能够被确认的事实。
这样的交火冲突不是一件小事情,本以放缓的双方关系,因此变得紧张了起来。
为了查明事件的真相,双方都同意由李英爱饰演的中立国瑞士军官苏菲,出入边境线就现场和当事人进行调查。
但当事双方士兵所提出的口供,有着本质上的差距。
南韩这边提供口供的人,正是由李秉宪饰演的那名腿部受伤的韩国士兵,名叫李秀赫的他事发前跑出岗哨解手,却被北朝士兵从背后突然打晕拖走。
在北朝哨所内醒来的他挣脱绳子,成功夺回自己的配枪,打死哨所内的两人外带打伤一人。
随后先到达边境线上的南韩部队开枪掩护他归来,而北朝赶来的部队因此与南韩部队交上了火。
这份口供很值得怀疑,首先是细节方面太过省略,所有行为都是理所当然的样子。
其次在共同警备区这样一个地方,李秀赫竟然有胆子擅离职守,完全没有边境应有的危机意识。
李秀赫三缄其口,也让苏菲有理由质疑他口供的真实性,于是决定到北朝那边看看。
北朝这边提供口供的人,是被李秀赫打伤的那名朝鲜士兵,由“饼叔”宋康昊饰演的吴景弼。
他是北朝少数出国执行过任务的士兵,事发那天李秀赫突然跨过边界线,持枪闯入他和另外两人所在的哨所内。
没有任何理由,李秀赫报复式的开枪打死另外两人并打伤了自己,随即夺门而逃。
受了伤的吴景弼刚捡起自己掉落的手枪,想要出门去追李秀赫,结果先赶来的南韩部队对其所在的哨所就是一通扫射。
吴景弼恪尽职守,忍着伤痛用手枪进行还击,就这样一直挨到了己方的部队赶来增援。
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这是一个“罗生门”式的故事,两人的口供都是站在自己有利的角度上进行供述。
在李秀赫的口供里,他是一个无辜遭对方绑架后,英勇击毙对方的士兵;
而在吴景弼的口供里,李秀赫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凶手,他自己则尽到应尽的责任。
两份口供都存在一个不少的漏洞,这也将成为苏菲查明此次冲突真相的关键。
故事这时来到了几个月前,此时的李秀赫在一次边境演习时误碰边境线上埋设的地雷,所幸获得北朝吴景弼与郑宇珍的救助。
不打不相识,两人初次见面时的友好给李秀赫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然,李秀赫差点被吓尿的样子,同样也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得知两人与自己正好守在边界线的两头后,李秀赫开始通过抛物的方式与对方纸笔联系,并开始以兄弟相称。
更在郑宇珍对他一次开玩笑的邀请中,信以为真的李秀赫真就拉开了两人所在哨所的大门,吓坏了坐在里面的二人。
李秀赫后来也把自己哨所内的同伴南成植一同跨越边界带了过来,四人就在这样深夜下的各种家长里短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甚至白天站在边境线上面对面的双方,还会以尽量不动声色的方式,与对方继续着大男孩般的玩闹。
比如说吴景弼会以李秀赫的影子越界为由,让他往后站站,李秀赫还真就老老实实的往后一退。
而到了李秀赫和郑宇珍这的时候,这两人就用互相吐口水这种幼稚的方式,进行了一场粗鄙的问候。
双方都小心翼翼的避免触及到立场方面的问题,不想因为这个问题损害到眼下双方间的友谊。
但彼此都很清楚,立场这个东西,就像一把达摩克斯之剑一样一直悬在各自的头上。
最后当这把剑落下的时候,双方唯一能做的就是各自提交一份假口供去掩饰这段友情的存在,避免更大的危机在这条边境线上产生。
从此形同陌路,回到了那个保持对立的过去。
就像双方卫戍部队在野外碰到时的场景一样,可以互相递烟,可以帮忙点火。
但是枪口一定要对着对方,立场是一定要做出来的。
影片正是以这样一个“罗生门”式的叙事模式,讲述了发生在四名士兵身上一段非常天真浪漫的友谊故事。
而在电影类型的标签中,影片的标签之一是“战争”,但影片故事既发生在一个和平时期,除一次交火外又没有任何战争场面。
或许有人就会疑惑,这个标签的存在究竟为何。
原因正是出在故事发生的地点,共同警备区。
这个根据当年战争结果而建立起来的区域,让本是同根生的两国因战争产生的敌视,一直以来都对边界线的另一头耿耿于怀。
而主角四人身处炮火不再纷飞的年代,最后却两死一伤一革职的悲剧结局,无疑是对战争的最好控诉。
能对这样一个有着悬疑色彩的故事做到收放自如,不得不对影片导演朴赞郁表达赞叹。
虽然他凭借“复仇三部曲”成为韩国顶级导演之一,但这都是他首次执导的商业大片《共同警备区》之后才发生的事。
这也是韩国首部正面表现南北分裂下双方士兵友谊的电影,可以说之后韩国涉及相关故事的电影,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本片的影响。
最终影片579万5820名观影人次的票房成绩,不但打破韩国影史票房纪录,更成为2000年韩国年度票房冠军。
在获得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的同时,也帮导演朴赞郁抱回第21届韩国青龙奖最佳电影奖,助其挤进韩国一线导演的行列。
可以说没有这部电影,朴赞郁导演的成功之路还要再推迟一些。
影片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结尾一个经典长镜头后,同框的四人被定格在一张照片上的一幕,这个点睛之笔被称为“韩国电影十大经典结尾之一”
黑白照片中的四人当时还互不相识,对接下来发生的一切,更是无从知晓,一条战争带来的界线将他们分隔开来。
在哀婉的小提琴曲中,连文化背景不同的西方观众都被这一幕触动到了,在烂番茄上对影片给出了91%的好评。
值得欣慰的是,影片上映的18年后,现实中的双方从共同警备区中撤走了包括轻武器在内的所有武器,以避免冲突的再度发生。
也唯有这个消息,才能告慰影片里四位有着人性闪光的主角,多么希望电影中的他们能够早早知道这个好消息。
愿这个世界再也没有名为战争的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