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1924字,不含图片,字数占手机屏数约7屏),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ps如何把图层变成正片叠底?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ps如何把图层变成正片叠底(Photoshop图层正片叠底与滤色混合模式分析)

ps如何把图层变成正片叠底

(全文总字数1924字,不含图片,字数占手机屏数约7屏)

▼正文

正片叠底与滤色的混合效果是相反的,一个降暗,一个加亮,但基础的运算规则却是大同小异,都是对基色与混合色灰度信息的进行运算,不过一个是正向一个是反向。

在分析这两个混合模式的运算公式前,我们先分析下Adobe Photoshop官方对于这两个模式的文字注解。

1)官方注解分析

【Frist】滤色: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并将混合色的互补色与基色复合,结果色总是较亮的颜色。任何颜色与白色复合产生白色,任何颜色与黑色复合保持不变。

a. 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

分析:意思是查看图像中每个像素的RGB亮度值。

b. 将混合色的互补色与基色复合。

☆ 分析:意思是在基色的基础上,增加混合色的成份。这个成份是混合色的互补色(互补色就是用最高的255亮度值减去混合色的亮度值),这个互补色是基色穿透混合色的亮度浮动范围,这个亮度范围值的大小由基色决定,基色的亮度值越小,这个亮度范围的值越大。

☆ 一个RGB图像有三个颜色通道,三个颜色的都有自己亮度值,亮度值改变后图像的局部(或全部)的色彩必定会被改变。

c. 任何颜色与白色复合产生白色,任何颜色与黑色复合保持不变。

分析:白色本身就是所有颜色中最亮的颜色,而滤色的工作原理就是加亮,所以基色与白色复合后就是最亮的白色。而黑色则是所以颜色中最暗的颜色,滤色加亮就是为了去除那些较暗的颜色,所以混合色如果是纯黑色则会被直接去除,故基色保持不变。

我再用一个例子让你们代入思考一下:

用两个投影设备向着同一个屏幕上投射影像,这两个影像区分不出先后顺序,但都已经彼此融合到一起了。因为投影设备是通过发射光线来显像,所以这个屏幕上只会留下最亮的影像,但一个影像不可能都是最亮的色彩,另一个影像更亮的某些区域也就透了出来。

再者,滤色使用的是加色模式,颜色的亮度越亮,叠出的效果越强,就更趋近于白色。


【again】正片叠底:查看每个通道的颜色信息,并将基色与混合色复合,结果色总是较暗的颜色。任何颜色与黑色复合产生黑色,任何颜色与白色复合保持不变,当用黑色或白色以外的颜色绘画时,绘画工具绘制的连续描边产生逐渐变暗的颜色。

a. 将基色与混合色复合(与滤色刚好相反)。

☆ 分析:意思是在基色的基础上,减少混合色的互补色成份,这个减少的数值由基色决定,基色的亮度值越大,混合色互补色的成份越多。

一个RGB图像有三个颜色通道,三个颜色的都有自己亮度值,亮度值改变后图像的局部(或全部)的色彩必定会被改变。

b. 任何颜色与黑色复合产生黑色,任何颜色与白色复合保持不变。

分析:同上面滤色模式刚好相反,正片叠底是去除纯白,留下纯黑。

c. 当用黑色或白色以外的颜色绘画时,绘画工具绘制的连续描边产生逐渐变暗的颜色。

分析:正片叠底去黑留白,所以不用这两个颜色。用其他颜色的画笔连续描边的意思是先用画笔描一条线,紧接着在这条线的基础上再描一条,两个颜色叠加的颜色通常会较暗。

上面Adobe官方给出的代入思考非常清晰,正片叠底运用的是减色模式,所以油墨混合另一种油墨会使混合出的油墨颜色更深。

2)运算公式分析

假设基色为“A”,混合色“B”,结果色为“C”。

【Frist】滤色

公式:C=255-[(255-A)×(255-B)/255]

a. [(255-A)×(255-B)/255]这个运算公式是为了计算出加亮后结果色的互补色的亮度值,这个数值反相即是最终的结果色。

☆ b.(255-A)×(255-B)基色和混合色的互补色相乘就可以得到基色透过混合色的亮度浮动范围的准确值。

☆ c. /255,除以255是因为单色通道中只能容纳256个亮度值(色阶),去除白色就只剩下255个。因为两个单色通道相加后会转换为一个单色通道(A B=C),所以上面两个单色通道相乘后得到的亮度值要重新挤到一个单色通道内。


【again】正片叠底

公式:C=A×B/255

公式解读:代入上面那个正片叠底引用的思考,基色和混合色叠加后颜色会变深。

☆ a. A×B[两个单色通道相乘后的亮度值]

c. /255,除以255是因为单色通道中只能容纳256个亮度值(色阶),去除白色就只剩下255个。因为两个单色通道相加后会转换为一个单色通道(A B=C),所以上面两个单色通道相乘后得到的亮度值要重新挤到一个单色通道内。

▼小结

分析到这里就结束了,上面所分析的内容中以下几个难点需要深入思考:

如果对于难点还不能理解,可以重点浏览上文内容我标注“☆ ”的分析,一遍看不懂多看几遍总能理解的,只要你肯用心学。

(本文最后编辑于2018年9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