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梁灵芝梅花齐放闹梨园,知音共聚天之中近距离采访正在我市举办的“天中杯”第八届黄河戏剧节,突然发现戏剧离我们是这么的近——原来戏剧的精彩,常常在生活中展现,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与戏剧有关的日子?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与戏剧有关的日子(打开戏剧的窗看见生活的你)

与戏剧有关的日子

记者 梁灵芝

梅花齐放闹梨园,知音共聚天之中。近距离采访正在我市举办的“天中杯”第八届黄河戏剧节,突然发现戏剧离我们是这么的近——原来戏剧的精彩,常常在生活中展现。

黄河戏剧奖是我省最高专业戏剧奖项,黄河戏剧节是其子奖项之一,旨在推人才、出精品,繁荣和发展河南戏剧事业。黄河戏剧节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该奖项立足河南,辐射黄河流域,面向全国,已成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戏剧品牌,吸引了全省乃至全国广大院团的积极参与。

第八届黄河戏剧节收到省内外各院团的积极报名参赛,参赛剧目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涵盖了京剧、豫剧、曲剧、越调、淮剧、话剧等剧种,共有25台戏剧作品入围。10月9日至26日,来自河南、北京、上海、新疆4个省、市、自治区的省内外各院团,陆续为观众演出这些入围剧目。

活动丰富 好戏连台

10月9日晚,大型新编历史剧《皇家驿站》在市会展中心首场演出,由此拉开了本届戏剧节剧目上演的大幕。

豫剧《皇家驿站》由著名剧作家陈涌泉、著名导演张平最新合作,梅花奖得主刘雯卉主演,讲述了明朝成化年间,围绕着皇子朱佑樘的生死存亡和社稷安危,在驻马驿上演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宫女纪瑶、晴儿和驿丞郑方不畏强权,与万贵妃和大宦官汪执斗智斗勇,协助朝廷平定荆襄叛乱,最终保全了皇子,维护了社稷。明宪宗朱见深御驾亲征、凯旋而归,在驻马驿收获了意外之喜,赐封驻马驿为“皇家驿站”。剧作生动讴歌了驻马店人民忠勇仁义的精神,展现了我市开放发展成就和新时代高质量跨越发展的良好精神风貌。

该剧曾先后在省会郑州和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好评如潮。一位戏迷朋友说,都知道驻马店历史悠久,却原来还有这样一段源远流长的故事。

10月19日,由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精心编排的大型新编曲剧、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信仰》在市会展中心上演,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方素珍、杨帅学、刘艳丽、张转社,优秀青年演员常向克、晋红娟共同演绎。

10月14日,《山陕会馆》上演;10月15日,《诸葛亮临危受命》上演……

可以说,这些参展剧目编剧精彩,演员阵容强大,台词朗朗上口,舞台效果震撼,好评如潮,观众越来越多,一度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盛况。不少戏迷朋友说,驻马店的戏迷有福了,在家门口过足了戏瘾。

精彩不止在舞台上。10月10日,河南省戏剧高端人才(导演)培训班开班,来自全省各省辖市的3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培训期间,除专家授课外,学员们还参与戏剧观摩、研讨。学员学习与观摩、研讨、评论相结合,在白天没戏的情况下,老师讲课;晚上有戏的时候学员观摩演出。观摩之后,专家们评析,学员们也要评析,把观感记录下来,以此对演员、导演、编剧进行历练。

专家评剧 满满的干货

10月16日,市未来大酒店二楼会议室内座无虚席,人们聚精会神边听边记。

“如何把读者耳熟能详的故事搬上舞台,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以前是充满智慧、运筹帷幄,在这部戏里也要突出儿女情长、家国情怀和明知不可为而为的人生无奈……”

“戏里光见故事,不见情感,演员的表演太平,没有演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还需要打磨……”

说话的不是别人,他们分别是我省戏剧界赫赫有名的戏剧评论家谭静波、剧作家张锡荣。在座的还有戏剧评论家刘景亮、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文化理论研究部主任贺宝林、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穆海亮等一批戏剧界专家。

按照组委会安排,连日来,本届戏剧节的评委们聚集在这里,对前一天或前几天演出的剧目进行点评。点评可不光说好,专家们尖锐地指出剧本或表演的不足,甚至直接批评。

10月17日至20日,“天中杯”第八届黄河戏剧节·黄河戏剧论坛举行。省内外专家以及第八届黄河戏剧节评委、河南省戏剧高端人才(导演)培训班学员和去年举办的河南省戏剧高端人才(编剧)培训班学员90余人,围绕现代戏的创作现状和思考进行研讨。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剧作家罗怀臻主持论坛第一场讨论发言。

“什么是观代戏,现代戏怎么写,什么是好戏。一句话,现代戏既要传承中国戏,又要求变、求化。要把生活中理解的东西融入到自己作品里,用时代脉搏演绎现代人生活。”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党支部书记邹德旺说。

剧作家张锡荣说:“有生活的戏才是好戏。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编剧只有深入生活、扎根生活才能写出好戏。”

三天时间里四场论坛,行业大腕纷纷发表真知灼见,给与会者提供的都是满满的干货。

著名编剧、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陈涌泉说,现代戏本就是我们的强项,这些年党和国家又高度重视,请省内外的专家对现代戏深入研讨,得出的真知灼见,一定会指导我们下一步的创作。

戏剧节搭台 驻马店唱戏

“天中杯”第八届黄河戏剧节是我省文艺界的盛事,也是我市的大事。半个月以来,全市戏迷票友享受着一场场戏剧盛宴。

本届黄河戏剧节为什么会选择在驻马店市。陈涌泉告诉记者,驻马店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民族戏曲艺术,在驻马店的城市建设规划中,着力打造樊粹庭先生的故里,打造豫剧小镇。我创作的《皇家驿站》上演,一方面大大提高了驻马店文艺界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展现了驻马店源远流长的驿站文化和今天蓬勃发展的局面。驻马店在市区建立了一个皇家驿站的观光旅游区,景区的名字为皇家驿站。这个戏在景区已经演出了多场,这样就把戏剧的创作和文化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中可以看出驻马店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的发展、弘扬我们民族文化都有系统性的思考。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文化对一个城市灵魂的塑造,对一个地方经济的促进,都是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希望戏剧节搭台,驻马店唱戏,好好演绎一下驻马店经济文化的历史和未来。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戚存杰说,驻马店文化厚重,戏剧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曾有20多个剧种在驻马店扎根发展,诞生了锣卷戏、丝弦道、杠天神等稀有剧种,催生出《四进士》《梁山伯与祝英台》《李天保娶亲》《天仙配》等著名戏剧。现代戏创作也成绩斐然,《抢来的警官》《杨靖宇》《飘扬的红丝带》《桃花村》等剧目获得中宣部和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大型豫剧现代戏《嫂娘·大娘·亲娘》荣获河南文华大奖。多年来,驻马店市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文艺惠民活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传承戏曲文化,营造了良好戏曲文化氛围。目前,拥有市级剧团9家、民营剧团157家,从业人员有好几千人,我市正在从戏曲大市向戏曲强市迈进。借助这一良好的戏曲基础,我市成立了樊粹庭豫剧文化促进会,并以樊粹庭为依据申报了“河南戏曲之乡”;在我市“以文化城”的建设中,还增添了南有皇家驿站、北有豫剧小镇的规划,在不久的将来,也将成为我市靓丽的文化名片。

打开戏剧的窗,看见生活的你。可以预见,未来的驻马店戏剧,将更多见证着驻马店人民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