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被称为“中国枪王”的朵英贤院士,在接受《兵器知识》杂志采访时称:“2016年军方作废87式双基球扁发射药,10式通用弹名存实亡,接着又作废了88式机枪系统和95式步枪弹,全行业进入低谷。”这其中,10式通用弹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DBP-10式5.8毫米弹,87式样双基球扁发射药就是DBP-10式5.8毫米弹的发射药。从朵英贤院士的话中我们能知道的是,上世纪80年代国内搞的轻武器以及配套的弹药很多是已经被淘汰了。

88式通用机枪的研究开始于1989年,服役于2000年初,在经历了短短10多年的小批量服役后便退役,这背后实际上是中国80-90年代轻武器发展走的一次弯路。我们经常听见说中国轻武器的硬伤也恰恰来源于此。新中国建国后,早期中国的轻武器基本仿制自前苏联,比如AK-47的国产版即56式冲锋枪,SKS半自动步枪仿制后即56式半自动步枪。因为这些武器在中国仿制时早已发展成熟,所以无需进行什可靠性上的改进,这使得中国轻武器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发展体系是不健全的。

88式通用机枪长多长(88式通用机枪服役10年后退役)(1)

在国外,枪械服役后,设计团队还要继续存在并承担该武器的改进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中国是没有这种意识的,基本就是枪械服役然后设计团队就解散。这造成了很多国内上世纪研发的轻武器在服役后不短的时间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毛病。另外,中国轻武器过于追求廉价简单耐用的标准。在20世纪90年代设计的DBP-10弹就是一个代表。按照最初的设想,DBP-10要能够作为突击步枪、狙击步枪和通用机枪这3种枪械的子弹,同时要具有中间威力弹的低后坐力,全威力弹的大动能以及狙击弹的高精度。

88式通用机枪长多长(88式通用机枪服役10年后退役)(2)

很明显这是一个在技术上就自相矛盾的需求,但是80年代的中国面临的国防压力很大,迫切的希望简化步兵部队的后勤体系,希望能用一种子弹就满足步兵部队的基本作战需求,所以DBP-10这个项目能够上马是有确切历史背景的。88式通用机枪在实战中也展现出了各种问题,特别是穿透力相比7.62毫米中口径机枪要弱一些,这使得其火力压制的能力不足。通用是小口径机枪的美军M249在海湾战争中就暴露出了这种问题,但是M249是班用机枪,问题不大,而作为通用机枪的88式就非常尴尬了。

88式通用机枪长多长(88式通用机枪服役10年后退役)(3)

如果是下放到班的话,那么95式班用机枪的性能是非常出色的,比88式好用。但是如果作为连/排级支援武器,88式通用机枪又有射程和威力不足的问题。最终88式通用机枪与DBP-10通用弹的退役一点也不让人意外,这两个例子代表了20世纪80-90年代中国轻武器在面对极大国防压力且自身积累不足的情况下走的各种弯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