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吴飞教授公众号(吴飞校友砥砺前行)(1)

砥砺前行,不负母校

耳边还回荡着绿皮火车车轮与钢轨摩擦的咔哒咔哒的声音,一座美丽的城市蓦然浮现在眼前,兰州到了!这是1992年9月,我初次离开家乡,到兰州大学求学所留下的印象。四年后的一个清晨,送走全部同窗好友,面对空荡荡的三号楼,不想惊扰似乎还沉浸在夏日睡意中的母校,我又悄然沿着天水南路来到喧闹嘈杂的兰州站,从这座城市再次出发远行。虽有前路茫然未知的忐忑,但兰大四年的求学经历给了我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决心勇气,心中默默念叨着毕业典礼上的誓言“母校呀,我们终将成长、我们终将成才!”

我是兰州大学计算机系96届校友。初识母校前,对母校的印象都是和母校所在城市相关的,诸如中国几何中心、黄河第一桥、读者杂志和兰州牛肉面等,而离开母校时,我最深刻的印记却是“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的兰大精神。

大学四年是人生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有幸在兰州大学度过了四年最宝贵的青年求学时光,给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体会。

大学中学习本领、夯实学业基础必须放在第一位。大学生活中会同时有万般精彩等着我们去体验,但是这一切需要在完成学业基础上。课本中的知识点和学习要点弄懂后,一定要多多拓展阅读相关教材开阔思路。比如我记得在学习数学分析这门课程时,为了弄懂书本中深奥的概念,经常去图书馆借阅《吉米多维奇习题集》这本紧俏的图书资料。那时校园里互联网十分少见,因此与课本相关的拓展资料需要反复去图书馆查看是否被借阅者归还,一旦发现了与课本知识相关的书籍,我都非常高兴立刻借回,倍加珍惜地阅读学习。当然现在互联网时代,知识检索方便快捷许多,但是更加考验专注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了。大学期间我也参加了一些学生活动,在学生会为同学们服务。但是,我始终告诉自己,“只有理直气壮学习,才能理直气壮工作”。这种在学校养成的主动学习的习惯潜移默化,对我后来从事科研工作起到了极大帮助。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兴趣是激励主动探索式学习的主要因素。在做好基础课程学习中,要静待兴趣之花的绚丽绽开。我记得本科阶段因为机器较少,缺乏锻炼机会,对专业内涵体会不深,尚未产生浓厚兴趣。直到硕士期间,认真研读了与“可计算理论”等有关书籍后,从此对计算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将其作为了一辈子的职业。从这个角度而言,我是入行早、乐之晚。但是,我相信任何人只要一旦激发出了专业兴趣,就会系统性关注自己所感兴趣方向的进展,成体系地去学习这一方面的知识,兴趣是“学会学习最好的导师”。这个过程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按部就班、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般缓慢而优雅的过程。

人生成长过程中会有若干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反复比较、遵循内心的选择。“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我很感谢母校老师以“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的奉献精神扎根西北,为国家培养人才。我也有幸在本科四年得到了这些可敬老师的培养,之后也像前辈老师一样,选择了“传道、授业、解惑”三尺讲台来书写人生。

浙大吴飞教授公众号(吴飞校友砥砺前行)(2)

1992级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毕业合影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与母校阔别22年后,2018年第一次毕业后回母校讲学,独自一人于夏季傍晚在盘旋路校区的图书馆、物理楼、邵科馆、新文科楼和已被改造的旧文科楼等地漫步,似乎可见22年前在机房、在自习室、在林荫小道中的我,原来与母校之间感情已难以割舍,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能勾起无限的回忆!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让母校放心的是,我们每位兰大学子都以更高标准在各行各业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砥砺前行,不负母校。

作者简介

吴飞,兰州大学计算机系1992级校友,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导,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工作组组长(2018.8-2020.12)。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多媒体分析与检索。

内容来源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教务处

编辑 | 关一诺

责任编辑 | 张田甜

主编 | 肖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