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反诈二维码在哪里(全民反诈在行动)(1)

本期栏目主持人 牛盼盼

在众多涉及银行卡被盗刷的诈骗中,窃取验证码都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在很多业务办理过程中,系统会向手机发送验证码,以验证办理人的身份。这个验证码,市民千万不能外泄,否则,极易落入诈骗陷阱。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验证码?清楚骗子的诈骗套路,就能有效防范。

卡里的钱为何瞬间清零?

无论是冒充客服、快递小哥或公检法机关人员,常用的诈骗手段都是:

第一,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用户个人信息,例如姓名、手机号码、订单号、身份证号码等,以此获取受害者的信任;

第二,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配合其进行操作,击指定链接提交个人信息,中包括短信验证码,或者要求开启“屏幕共享”,骗子实时监控受害者在手机屏幕进行的操作;

第三,在获取包括银行卡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后,对银行卡进行盗刷,盗取账户内资金。

提醒

如果收到需要退款理赔、配合调查等相关短信或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有任何问题可以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联系工作人员确认核实。不要盲目按陌生人的要求进行操作,也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或扫描二维码。

点了短信中的链接钱就没了?

在不少短信诈骗中,骗子会冒充运营商、银行、交通部门、防疫部门等发送虚假短信,通过各种理由诱骗用户点击短信中的链接,继而手机被植入木马病毒,或跳转钓鱼网站并诱导提交个人信息,相关信息被不法分子通过后台窃取,导致银行卡被盗刷。

●常见短信诈骗:

1.运营商积分到期,可兑换礼品或现金;

2.信用卡获得提升额度的资格;

3.ETC已被禁用,要重新认证;

4.防疫要求,要登记行程信息;

5.预约接种疫苗、核酸检测。

提醒:

收到相关短信,可以拨打对应机构或部门的官方热线咨询和了解情况。不要随意点击短信中的不明链接,不要在非官方网站填写个人信息。业务请前往官方网点,或在官网进行办理。

短信还能隔空取财?

赵先生一觉睡醒,发现银行卡里的两万元没了。他睡前没有对手机进行任何操作,醒来却发现莫名其妙收到了十几条短信验证码,随后发现自己的手机支付软件关联的银行卡里的钱被全部转走。

没有任何操作,手机和银行卡都在自己手理,钱却没了。骗子竟然还能隔空取财?

这种利用手机短信验证码转空银行卡的案件在全国多地都有发生,受害者大多是在凌晨的时候,手机突然收到大量带有验证码的短信。

提醒:

●注意网络使用安全

如果发现突然收到大量异常短信,或手机网络信号突然降为2G状态,建议立刻开启飞行模式或者关机。晚上睡前也建议将手机调至飞行模式或关机。在公共场所尽量避免使用免费的公共wifi进行登录支付软件、手机银行等敏感操作。

另外,可在手机设置中,进入[移动网络]设置选项,进行禁用2G网络,全程使用4G或5G,防止验证码被盗。

●注意支付安全

支付软件等使用安全性较高的组合密码,并定期更换。另外,支付验证建议使多重验证方式,除了短信验证码,还可以结合强口令、U盾、指纹、刷脸等方式。

●保护好个人信息

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等。如果要求填写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卡号密码等信息时,一定要提高警惕。短信验证码不要随便透露给别人。

●安装可靠的手机安全软件

安装手机安全软件保障手机的账号安全、支付安全、隐私安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