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叙述已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感慨,所以人类发明了诗。

当我们谈论现代诗歌,你会想起谁,吟唱哪一句文字?是海子的“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是泰戈尔的“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要再错过群星了”,还是尼采的“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我会想到约翰·济慈,一位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不仅写诗,他二十五年的人生也正像是一本短小精悍但意味深长的诗集。在19世纪的英国伦敦,济慈生于一个地位低微的车夫家庭,父亲早逝,母亲改嫁,青年时代弃医从文,短短几年便写出了震惊文坛的诗作,成为与雪莱、拜伦齐名的诗人。

而《伊莎贝拉》是济慈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伊莎贝拉19朵玫瑰(伊莎贝拉致命爱情故事)(1)

神作再创作:薄伽丘(卜伽丘)《十日谈》

济慈的诗多运用描写手法,展现世间的真善美。《伊莎贝拉》可以说是济慈在读过薄伽丘《十日谈》里第四日的第五个故事后,结合自己的想象,补充出来的一个绝美极端的爱情故事。

意大利小城里一个富家小姐伊莎贝拉与在他们家帮工的伙计罗伦索暗生情愫,但是阶级的差距早已注定了一对苦命鸳鸯的结局。一天,这段恋情被伊莎贝拉的兄长们撞破,为了家族的荣誉,黑色的浓雾在兄长们心中弥漫,终于,他们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邀请罗伦索外出郊游,此后,再也没有人见过这个苦命的青年,而不知何时起,伊莎贝拉怀中开始出现了一盆罗勒,长得异常茂盛。

济慈在《伊莎贝拉》的创作过程中反复琢磨故事情节、细细品味这令人扼腕叹息的爱情,心中不时涌现出对薄伽丘才华的赞赏,而他也将这种赞赏写入了诗作中。

伊莎贝拉19朵玫瑰(伊莎贝拉致命爱情故事)(2)

如梦如幻的书籍设计和装帧工艺

这史诗般的爱情极具中世纪夸张浪漫的色彩,这本《伊莎贝拉》的在书籍设计和装帧上就回应了这一点。主色调用了代表高贵神秘的紫色,护封采用激光镂空雕刻工艺,就像繁复精湛的欧式铁艺,花纹则选用藤蔓为主,正中间是一位少女抱着花盆在啜泣。

内页大幅面全彩印刷,配上英国著名艺术家的插画,不愧是后浪定位的插图珍藏版,不仅能给读者生动沉浸的阅读体验,更是传家收藏佳品。

伊莎贝拉19朵玫瑰(伊莎贝拉致命爱情故事)(3)

中英对照,体现原文魅力

阅读译作时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扰,很多声名显赫大家名作读起来总是感觉不到世人所说的那种惊艳,除开时代背景、生活经历和个人喜好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言之间的差异和翻译上的困难,直接阅读原文又对外语水平要求太高。

这本双语的版本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中文部分也是选用了著名翻译家朱维基的版本,值得一读;若对原文感兴趣,也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对照,期间也可以发现一些英文单词的历史变化,颇有趣味。

伊莎贝拉19朵玫瑰(伊莎贝拉致命爱情故事)(4)

最后,伊莎贝拉为什么总是抱着一盆罗勒的原因,还是需要你打开这本诗集,自己去寻找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