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精彩不仅仅在于天马行空的想象,也不仅限于玄幻神奇的法术以及让人耳目一新的法宝神兵,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孙悟空为何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孙悟空为何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难怪如来提醒孙悟空小心遭了毒手)

孙悟空为何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西游记》的精彩不仅仅在于天马行空的想象,也不仅限于玄幻神奇的法术以及让人耳目一新的法宝神兵。

《西游记》的独特魅力在于,它在吴承恩的铺垫之下有一种欲言又止之感。不管是菩提祖师的真身是谁、还是创造孙悟空的大神是谁,吴承恩都是点到为止。

这种“留白”式的写作手法极其巧妙,让读者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喜好畅游在西游世界里,从而衍生出另一个版本的西游故事。

与此同时,如来佛祖的举动也非常耐人寻味。不管是降服孙悟空,还是封孙悟空成佛,如来似乎都展现了对孙悟空的一种包容与偏爱。

尤其是在降服孙悟空的时候,如来的行为举止更加可疑。

要知道的是,玉帝当初抓了孙悟空,是将他绑在降妖柱上刀砍斧劈、电击雷轰。玉帝这样做无非是要当场击毙孙悟空,以泄心头之恨。

然而如来领了玉帝的圣旨却丝毫没有击杀孙悟空的意思,反而在赶到“案发现场”之后,绕着弯子和孙悟空玩赌赛,更是苦口婆心地说了一句:“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如来口中的“遭了毒手”是谁下的毒手?

我们知道,如来之所以将孙悟空推出西天门并压在五行山下,除了制伏孙悟空之外,还有保护孙悟空的味道。否则,如来如果像对待六耳猕猴那样,对孙悟空抛出钵盂的话会如何?

恐怕在钵盂下无法动弹的孙悟空只能任人宰割了,也只有将孙悟空推出西天门,压在凡间,才能保留孙悟空的一条性命。

谛听曾说过,六耳猕猴的神通和孙悟空相差无几。如来可以用钵盂轻松降服六耳猕猴,他同样也能用钵盂当场困住孙悟空。

值得一提的是,如来只是天庭的五方五老之一,他尚且有如此神通,那么上面的四御、三清更是神通广大,一出手就能让孙悟空灰飞烟灭。

好比四御之一的太乙救苦天尊,他的坐骑九灵元圣曾下凡为妖,最终在竹节山和孙悟空大打出手。

孙悟空根本就不是九灵元圣的对手,九灵元圣不穿披挂、不拿兵器,只是将狮头摇一摇,就以一个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擒住了孙悟空。

坐骑尚且如此出神入化,太乙救苦天尊的法术修为恐怕更是匪夷所思。

再看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他的坐骑青牛精也有私自下凡的举动。

唐僧的取经队伍路过金兜山的时候,孙悟空曾和青牛精较量过一番。青牛精的枪棒功夫竟能和孙悟空斗个旗鼓相当。

可当青牛精拿出金刚琢的时候,一向和孙悟空心灵相通的金箍棒竟一反常态,径直朝金刚琢飞去,任由孙悟空如何呐喊依旧无济于事。

坐骑青牛精尚且如此强大,太上老君若动真格的话,孙悟空早就形神俱灭。

有意思的是,按照吴承恩的设定,太上老君排在三清的末尾,而元始天尊则是三清之首。倘若玉帝喊来的不是如来,而是太乙救苦天尊甚至是元始天尊,孙悟空的命运会如何?

可以预见的是,太乙救苦天尊和元始天尊只要动一动手指头,孙悟空就立马化作齑粉。幸好孙悟空遇到的是如来佛祖,如来也深知孙悟空的修行来之不易。加上孙悟空的出身背景非比寻常,如来动了恻隐之心,这才出言提醒孙悟空切莫胡说,否则玉帝若喊来了三清四御,孙悟空的性命真的会顷刻而休。

正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直到被压五行山,静下心来的孙悟空才体会到如来的良苦用心,最后心甘情愿地皈依佛门,跟着唐僧踏上了漫漫的西天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