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连开三枪(对列宁连开3枪的)(1)

在近代历史中,相对当今处于动荡岁月的那些年代里,不论是哪些各国某重要党派的领袖抑或是某地武装组织的头目,但凡是在一国格局中占有影响性地位的人物,似乎都有机会登上某国某党派的“特别名单”。

“没有不流血的政权”一话,绝非耸人听闻,各国各党的政要人物似乎每时每刻都极大的风险,而在政权更替时代新生的动荡时期,政要人物或是党派领袖遭受刺杀的可能便会急剧攀升。

有些政要人物不幸遇刺,但也会有大难不死的幸运儿,回顾历史,几乎每一起被曝光于大众面前的袭击案,都带有着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关于案件的细节也是众说纷纭。

革命连开三枪(对列宁连开3枪的)(2)

今天就大家了解一起,发生在近一个世纪之前轰动一时的政要人物受袭事件,而案件的主人公,便是苏维埃政权的缔造者、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列宁

袭击案件的历史背景概述

在历史中,有诸多政要人物都曾被恶意袭击,比如菲德尔·卡斯特罗古巴最为著名的国家领导人,据不完全统计,卡斯特罗的一生经历过近700次专门针对于他一人的刺杀行动。

另外还有像在05至09年任职伊朗总统,屡遭袭击但总大难不死的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在1963年遇刺身亡的美国总统肯尼迪,直接遭受以色列空军“轰炸索命”的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

革命连开三枪(对列宁连开3枪的)(3)

而列宁遇袭事件则发生在1918年的夏末,1917年时,十月革命的c赤红风暴席卷沙俄全国上下,列宁抓准时机,团结工人力量推翻了在二月革命中得以掌权的临时政府

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建立,标志着镰刀斧头的赤红旗帜在风中飘摇,而新政权的建立,也为日后的袭击事件埋下了伏笔

彼时,是新旧纪元交替更新的重要时期,当时的俄国如同是正蜕茧成蝶的幼雏,一切都尚未安定,新生的政权无比脆弱,急需安稳下来,而处于领袖地位的列宁,则冲到了第一线,他四处演说鼓舞群众,以稳固政权基础

革命连开三枪(对列宁连开3枪的)(4)

但政权内部并未构建起足够周全和成熟的内部系统,这也导致列宁在四处巡讲时,未曾配备有任何的安保力量来保证列宁的安全,而跟随列宁的,仅有一位列宁的专职司机。

以至于在列宁遭到枪击之后,也未在第一时间得到紧急治疗,但好在列宁未在袭击事件中丧命,不然这定将导致苏维埃政权发展的一大损失,甚至因此走向夭折也并不是不可能的。

而列宁遭受枪击之后,司机果断将受伤休克的列宁直接送往了位于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那里是最安全的地方。

革命连开三枪(对列宁连开3枪的)(5)

袭击案的主要嫌疑人也很快被找到控制,并在未经庭审的情况下,就被政府以极其快的速度击毙在克里姆林宫的庭院中。

关于芬妮·卡普兰的故事

袭击案的主嫌疑人名叫“芬妮·卡普兰”

卡普兰的家庭环境十分和谐,并没有任何极右思想的元素存在,而在俄国1905-1907年间,在那一连串毫无政治目的的社会暴乱之中,卡普兰接触到了那群不信从于任何政权,且以反政府为主要目的无政府主义人群

革命连开三枪(对列宁连开3枪的)(6)

于是在1906年时,卡普兰参与了一起情节极为恶劣的KB行动——SS乌克兰政府的某位行政高官。可在乌克兰政府严密的防备下,卡普兰一伙人反被一网打尽,自那时起,卡普兰便开启了她长达十年之久的牢狱生涯。

在狱中,卡普兰走到了她人生中第二个的岔路口——与极右革命者“玛利亚·斯别里多诺瓦娅”相识。

革命连开三枪(对列宁连开3枪的)(7)

后在俄国二月革命爆发,沙皇统治走向终结之后,新政府特赦监狱囚犯,卡普兰也得以“重见天日”

后来,1918年,在莫斯科某地的工人集会散会之后,卡普兰持枪出现在工厂门外,并且连开数枪将苏维埃政权的领导人列宁击倒在地

克里姆林宫的枪声·无法破解的世纪谜题

在列宁中枪被送往克里姆林宫抢救之后,案件主要嫌疑人卡普兰很快便被缉拿归案,并且还以极其迅速地便被处以枪决,甚至还跳过了庭审这一环节。

革命连开三枪(对列宁连开3枪的)(8)

而如此突然的举动,也在社会中引发了剧烈的反应,因为根据目击证人的供述当地政府的案件告知书还有等等传闻,已有太多太多不同版本的案件经过。

光是卡普兰被逮捕的细节经过,就有着数个版本。

“卡普兰在一棵大树边,开枪后被工人与海军水兵逮捕”“卡普兰趁乱混入人流,不日后被押送转交给政府”“卡普兰被暴怒的工人压制,幸有士兵控制场面,卡普兰才未被群众生吞活剥”...

革命连开三枪(对列宁连开3枪的)(9)

仅是案件发生的一环便有如此多版本的描述,每一条都合乎常理,让人捉摸不透。

而民众们则更加难以求得整个案件始末的真相,可在一切真相大白于天下之前,案件的关键人物卡普兰竟被草草的处以枪决,这是领所有人都无法接受的事情。

革命连开三枪(对列宁连开3枪的)(10)

列宁在枪击案中身受重伤,其中一颗穿透右肺的子弹险些便要了列宁的性命,但好在有惊无险,列宁并未因此丧命。

结语

其实细细梳理,案件中存疑的地方确实不在少数。

其一,卡普兰曾经承认,她曾与曾与一议会领导人制定构化过袭击案件,但具证实,卡普兰口供的这位相关人士并未被找到

其二,卡普兰在服刑期间,她的身体遭受到严重损害,尤其是视力与听力,全部退化严重,这样的情况居然能支持她连开三枪全部命中目标?

其三,卡普兰一直咬紧牙关,未曾招供是从何处、何人手中得到了行凶时使用的勃朗宁手枪

革命连开三枪(对列宁连开3枪的)(11)

而关于卡普兰的真实身份,苏维埃政府也有着十分全面的猜想,右端革命分子?海外间谍?亦或是深处黑暗之中的某位的替罪羊?

可惜这些猜测都随着克里姆林宫的枪响一起消失了,而列宁遭受枪击的事件,也成为了历史上一个永不得解的谜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