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渝

曹操与关羽,一个求贤若渴,一个不忘旧恩,最终分道扬镳,却也不失为历史上一段佳话。实际上,无论曹操如何“礼之甚厚”,对于关羽而言终究无法与刘备的恩泽相比。首先,曹操唯才是举和器重关羽都是事实,但曹操不可能只器重关羽一人。当时曹操阵营中人才济济,规模庞大,一个成熟大集团的大佬再器重你也是纯粹的君臣关系,不可能做到像刘备那样同榻而眠,情同手足。其次,前文说过关羽的出身并无优势,而彼时曹操阵营中身家显赫者比比皆是——就说同为降将的张辽,祖上也是西汉“马邑之战”的发动者聂翁壹,后来避祸改姓——即使曹操唯才是举,但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不可能完全消除。第三,关羽与刘备的关系虽不是演义中那样的结义兄弟,但从刘备草创以来,关羽一直跟随,深受信任,后来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后,因为刘备与诸葛亮走得近,关羽和张飞还大发醋劲,关系之深、地位之重可见一斑。试想在曹操阵营,曹操与荀彧、郭嘉等人走得近时,关羽有吃醋的资格吗?总的来说,关羽在曹操阵营,充其量就是高级武将之一,不可能有刘备集团中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曹操厚葬关羽刘备的反应(求贤若渴遇上不忘旧恩)(1)

《封金挂印》,现代,戴敦邦,国画

当然还要看到另一点,当时曹操集团已经成熟稳定,虽然袁绍的威胁尚在,但比起仍在东奔西投、朝不保夕的刘备来说,简直是上市公司和初创团队的区别,谁也不知道刘备这个小集团是否还能存在多久。关羽放弃了许都大集团的荣华富贵,一心寻找故主,这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十分可贵。另一方面,关羽受曹操之恩,虽念故主,仍不忘立功后再辞别,亦颇有侠义之风。相比生活同时代先杀丁原、又刺董卓、唯利是图的吕布,关云长真可谓义薄云天。晋代傅玄在《傅子》中记载了一段曹操对关羽非常高的评价——“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

后世对关公崇拜有两个关键词,“神勇”与“忠义”,历史上的关羽能够担当得起吗?从万军中阵斩颜良见其神勇,立功后辞别曹操追寻刘备表其忠义,对于这两个关键词,还真是当之无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