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率大军进攻曹操,在白马之战和延津之战中分别折损了大将颜良和文丑,一时军中震恐,但袁绍仍然占有军事上的优势。200年八月,袁绍从驻军地阳武向前推进,依沙丘扎营,东西达数十里。曹操也把部队分开驻扎,与袁绍军队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筑营相对,双方摆开了决战的架势。

曹操出兵与袁绍交战,不能取胜,又退回营垒。《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五》《三国志﹒武帝纪》及其引注记述了双方的战争进程。因为曹军在营垒坚守不出,袁绍军中即堆起土山,建造高楼,居高临下地向曹营射箭,曹军在营中行走,都要用盾牌遮挡飞箭。为了对付,曹军制成霹雳车,发射石块,将袁绍的高楼全都击毁。袁绍又挖地道进攻,曹军在营内挖一道长长的深沟,以防御地道。江东孙策听说曹操与袁绍相持不下,准备领兵袭击许都,但尚未出发本人就被刺客所杀。

官渡之战中曹操是怎么击败袁绍的(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1)

双方相持了一百多天,曹操兵少粮尽,士兵疲惫不堪,百姓无法交纳赋税,黄河南边很多人依附了袁绍或与其暗通款曲,曹操非常忧虑。他给荀彧写信,说准备退回许都,以引诱袁军深入。荀彧回信说:“袁绍把全部军队聚集在官渡,打算与我们决战。您以弱者抵御强者,如果不能制敌,必会被敌人所制,现在对双方都是难得的机会。况且袁绍是普通人中的英雄,能聚合人才却不会任用。以您的神武明智,加上用兵名正言顺,还有什么目标不能达到!如今粮食虽少,但还赶不上楚、汉在荥阳、成皋对峙时的困境。那时刘邦、项羽谁也不肯首先向后撤,是因为先退就会屈居劣势。您以袁军十分之一的兵众坚守不动,扼住对方的咽喉使其无法前进,至今已有半年,情势快要到头了,必将发生转折,这是出奇制胜的机会,一定不能丢失。“曹操听了荀彧的劝告,于是坚守营垒,双方继续相持。

官渡之战中曹操是怎么击败袁绍的(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2)

曹操看到运输粮草的人,安抚他们说:“再过十五天,为你们击败袁绍,就不再劳苦你们了。”袁绍运粮的数千车辆来到官渡,荀攸对曹操说:“为袁绍军队押运粮草的大将韩猛勇敢而轻敌,可以把他击败!”曹操说:“派谁去合适?”荀攸说:“徐晃可以。”曹操于是派遣偏将军徐晃与史涣在半路截击韩猛,打败了运粮的军队,并烧毁了辎重。到了十月,袁绍又派大批车辆运送粮草,他让大将淳于琼率领一万多人押送,囤积在袁军大营以北四十里处的乌巢。

袁绍的谋士许攸说:“曹操用全部兵力来抵抗我军,守卫许都的人少,防备一定空虚,如果派一支队伍轻装前进,连夜奔袭,可以攻拔许都,那我们就奉迎天子来讨伐曹操,必能捉住曹操。即便他的军队没有溃散,也能使他首尾不能相顾,一定可将他击败。”袁绍拒绝说:“我一定要先捉住曹操。”恰好这时许攸家里有人犯法,留守邺城的审配将他们逮捕,许攸知道后非常恼怒,就投奔曹操。

官渡之战中曹操是怎么击败袁绍的(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3)

许攸早年与袁绍和曹操都是要好的朋友,袁绍在189年辞绝董卓逃离洛阳后许攸跟随了袁绍,这次到了官渡前线。曹操听说许攸来了,等不及穿鞋赤脚出来迎接,他拍手笑着说:“子卿远来,我的大事成功了!”许攸坐下后问曹操说:“袁军势大,你有什么办法对付?现在还有多少粮草?” 曹操说:“还可以支持一年。”许攸说:“没有那么多,再说一次。”曹操又说:“可以支持半年。”许攸说:“您不想击破袁绍吗,为什么不说实话!”曹操说:“刚才是开玩笑,其实只可应付一月,怎么办呢?” 许攸说:“您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草已尽,这是危急的关头。袁绍有一万多辆辎重车,在故市、乌巢,守军戒备不严密,如派轻骑袭击,出其不意,焚毁他们的粮草军资,不出三天,袁绍就会自行溃败。”曹操听罢大喜。

官渡之战中曹操是怎么击败袁绍的(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4)

曹操身边的人怀疑许攸提供的是假情报,荀攸和贾诩认为应该相信,曹操于是留下曹洪、荀攸防守大营,亲率五千名步骑兵出击,使用袁军的旗号,兵士嘴衔小木棍,绑上马嘴,以防人马发出声音,夜里从小道出营,每人抱一捆柴草。路上遇到盘问,只回答说:“袁公恐怕曹操袭击后方辎重,派我们去加强守备。”听的人信以为真,全都没有介意。到达乌巢后,围住袁军辎重四面放火,袁军大乱。天已渐亮,淳于琼看到曹军兵少,即在营外摆开阵势,因抵挡不住曹军,遂退守营寨,曹军开始猛烈进攻。

袁绍听说曹操袭击乌巢,对儿子袁谭说:“就算曹操攻破淳于琼,我若攻取他的大营,他就无处可归。”派遣大将高览、张郃去攻打曹军大营。张郃说:“曹操率精兵前去袭击,必能攻破淳于琼,我们的粮食辎重若被毁,则大势将去,应该先去救援乌巢。”郭图坚持先攻曹操营寨,张郃说:“曹操营寨坚固,必定难于攻克。如果乌巢有失,我们都将成为俘虏。”袁绍最后决定派轻骑去援救淳于琼,而派重兵进攻曹军大营,但未能攻下。

官渡之战中曹操是怎么击败袁绍的(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5)

袁绍的援兵到了乌巢,曹操身边人说:“敌人的骑兵靠近了,请分兵抵抗。” 曹操怒喝道:“等敌人到了背后,再来报告!”士兵们拼死向前,终于大破袁军,斩杀淳于琼等,烧毁了袁军全部粮草。曹军将千余袁军士兵的鼻子割下,将所俘获的牛马的嘴唇、舌头也割下后撤离,袁军将士看到大为恐惧。郭图因自己的作战方案失败,心中羞愧,他去袁绍那里诬告说:“张郃知道我军失利竟非常高兴。”张郃听说后又恨又怕,就与高览烧毁了攻营器械去曹营投降。曹洪疑惑不敢接受,荀攸说:“张郃的提议不为袁绍采用,一怒之下来投奔,有什么可怀疑的!”接受了张郃、高览的投降。

袁绍军队前后两面失利,粮草被焚烧,于是将士惊恐,全军崩溃。袁绍与袁谭等人戴着头巾,骑着快马,与八百骑士渡过黄河向北逃跑,曹军追赶不及,缴获了袁绍军队的全部辎重和珍宝。袁军来不及逃跑的其余士卒都投降了,《后汉书﹒袁绍传》上说的是“余众伪降”,属于假投降,被曹操全部活埋,先后杀死的有七万余人。

官渡之战中曹操是怎么击败袁绍的(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6)

官渡之战以袁绍军队的彻底失败而结束。袁绍此前经历了白马之战、延津之战,在陷入连续失利的泥潭后,看来他并没有认真地反思自我,没有发现问题作出更改,致使庞大集团的内部病状在官渡之战中集中爆发。他沉溺于自我力量强大的表面幻觉中,总以为前两次失利仅仅是战场将官的问题,多次拒绝谋士的建议,仍然用平淡无奇的思路去指挥更大的战役,将官们间的暗中拆台和相互倾轧加剧,最终一败涂地。而曹操本人的果敢英勇、处事的机智灵活,以及将士们的精诚协力在战役中都得到了充分展现,这最后的结局不是偶然的。官渡决战从根本上扭转了袁曹双方的力量对比,更换了天下霸主的座次,也在战争史上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如果说,八年后的赤壁之战决定了天下能否实现统一,那官渡之战就是决定着天下将由谁来统一的前提问题,其历史影响极其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