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在很多人眼里是个很神奇的地方,有些人说保险公司很好,有些人则说保险公司让人窒息。
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取决于她在保险公司是否取得了成就。
今天刚好遇到了一位在保险公司实习的实习生,她想谈谈这个暑假在保险公司实习的经历。
暑假实习
我叫小赵,今年22岁,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本科生,学校也比较一般不是985,211。
我学的专业就是保险,在没有学习前,对于保险没有什么认知。
我姑姑是保险公司的,干了10几年,多少赚了些钱,她家是我们亲戚里条件最好的,所以家里人觉得做保险挺好,也给我买了很多保险。
金融学的学生,即便学保险也可以去做其他的工作,因为都是相通的,所以我觉得倒是无所谓,而且学校说保险专业就业率很高,反正保险公司一直在招聘。
今年我马上就要升大四了,暑假实习学校让我们自己去找。
班主任也帮我联系了几家我就很顺其自然的去保险公司实习了。
到保险公司实习后,我才明白保险公司的体制和大家想完全不同,分为内外勤,只有内勤才能算是保险公司的员工,而外勤则是代理制合同,就是代理人。
严格意义上,代理人根本不算保险公司的员工,只是产品的代理销售,我姑姑应该就是外勤,社保都是自己交的。
我去实习是做内勤,主要做的就是人事管理。
我的工作内容就是帮助外勤那些进进出出的代理人办理手续,登记工号和注销工号。
我的实习生活
工作的前两天是学习期但忙碌程度超出我的想象,我那个职场一共200多个代理人,但是每天来办理入离职手续的就有将近20个。
那时候7月份刚好是毕业季,大批量的应届生融入保险行业,但是每天办理离司的也不少,我向我的领导。就是公司的人事管理打听了解到,这个是常态。
每年的6-7月和过年后的两个月都是招聘高峰。
人管也是保险公司内勤中比较忙的,他一年要办理2000-3000名人员的手续。
我问他这个职场为什么只有200多人,他告诉我如果算上那些不怎么来公司的,有将近800个工号。
200个只是全职做保险的,还有很多50-60岁的阿姨妈妈都是兼职,还有一小部分退休工人。
目前可以见到的60-70%都是毕业没有几年的应届生,都是新生代从业人员,高学历高素质。
当时我还很庆幸都说这两年是保险的好时代,就业问题到算是解决了,而且职场里都是毕业生,氛围内应该很好的,比起那些企业内上班会少很多勾心斗角。
实习的第二个礼拜,我参加了保险公司的早会,分支公司也有领导在参会,场面还是让我觉得很震撼,尤其是200多人同时在那喊口号的时候,这阵仗我是没有见过,比起军训看着还要有气势。
只不过口号喊完以后,大家跳起了早操,那些动作和舞蹈瞬间让我想起了我们那路边的理发店员工跳早操的样子,感觉十分怪异。
早会后半部分是业绩播放,开单分享和产品培训。
一个礼拜的业绩实际出单的人只有十几个,我觉得有点少,就问了问领导,领导说别看这有200多人,每个月能有100人能出结果就算不错了。
那时候我都还不知道不出单都没有收入,只是觉得卖保险有那么难吗?
而后面的产品培训,大家似乎都不怎么听,后排的人似乎都开始睡觉了。
我当时还觉得是他们不认真听讲所以不出业务,后来主管跟我们说这款产品反复讲了2个月,每周1.3.5等于讲了20-30次,所以只有那些新人才听。
我问领导为什么会这样,领导说他已经习惯了,保险公司就是反反复复的做培训,别看这样培训很多人还是不熟悉产品,这让我很吃惊,难不成那些销售自己都搞不明白所以导致客户容易买错上当。
新人刚来就要走了
实习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7月底开始来报道的人比起7月初已经少了很多,但有一小部分经我手办理入职的人竟然开始办理了离职手续,这让我很惊讶。
其中一个小姑娘和我是同一所学校,算是我的学姐,她学的是金融工程不是保险,她跟我说了很多我没有看到的事情。
第一,在保险公司做外勤如果卖不掉保险是一分钱收入都没有的。
这个着实惊到我了,之前有说公司每个月100多人出业务,也就是剩下的一大班人都是在义务打工,难怪总说在保险公司是创业。
第二,在保险公司卖保险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会做管理会招人。
主管那些收入都不错,每个月都能上万。主要就是靠团队的20-30人在做业务。
即便只有10几个出单出业务,每个月做5万块钱保费,他就有1万多的管理收入。
第三,公司没有给到他们所承诺的资源。
一开始都说找客户很方便,后来告诉她客户就是从自己身边找,给家里人,同学,自己买保险。
她觉得拉不下这张脸所以就不想做了。
她说我这个内勤工作还是可以的,至少不像她属于保险公司体制内人员。
只要肯做就能一直做下去,但是她不知道我对自己这份工作也是非常的犹豫和徘徊。
之前说我的姑姑在保险公司赚到了钱,她做的就是外勤。
而内勤的收入我也打听过了非常低,这里应届生的工作只有2种:组训、助理。
组训要985、211的,本科或者研究生以上学历,工资可以达到5千以上。
但如果只是人管助理,业管助理,收入只有2500左右,而且和他们说的不一样,助理是跟三方签订的劳务合同,也就是说我要留在保险公司也是个编外人员,要至少做满3年才能转正。
领导的意思是优先转正,但是等了3年如果来个关系户,可能转正又要延迟。
实习结束
整个8月份我的实习工作热情下降了很多,来的人明显变少,走的人明显增长。
大批量7月份才来的应届生,前赴后继的办理离职手续。
有几个和我熟的,都反应说公司在招聘时候,根本没有说,没有业绩就没有收入,都说有底薪。
现在这底薪从无责变成了有责,感觉自己上当了,每天还要研究基本法,不然收入更少。
有几个告诉我,那些留下的人,大部分都是自己给自己买了保险才出了业务,他们觉得工作第一个月没有收入就支出都觉得很怪,所以就没有买。
主管对于那些自己买保险的人可好了,而对于他们都是爱答不理,问问题都不回答。
他们说一般子啊保险公司留下的基本上都是先给自己买,给家里人买,给朋友买,没有什么客户都是亲戚朋友,然后就开始做团队让团队内的人买,周而复始。
这完全颠覆了我对于这个行业的认知,不过想想也是,如果我自己来做保险,确实也是我不知道去哪里找客户,也只能从身边人下手。
他们还说所谓的产品培训其实就是自我洗脑,洗多了要么觉得产品好就买了,要么就是受不了离职,就这两个结果。
留下的人对产品极度认同多少也赚了钱,像他们这种走的人以后基本上不会跟保险产生瓜葛,都感觉保险公司太恐怖了。
之后我和我的领导私下也聊过一次,我一直很想听他的说法。
他今年快50了,告诉我不要去管太多外勤的事情,对于我一个女孩子来说,保险公司非常稳定,除了偶尔周末要加班以外,其他都挺好,福利待遇也不错,没有升职但也不会辞退你。
我所在的保险公司可以算是半个央企,多少人挤破头都想进来,所以让我不要多想,他还说我虽然不是985、211,但是他会想办法,看看能不能让我做个组训,未来当个讲师什么的。
但我还是很迷茫,因为一个培训讲师每周135,像个傻瓜一样的给他们讲产品,这让我无法接受。
实习的最后几天知道我要走了,好多外勤伙伴来加我微信,我以为他们是觉得我毕业后还会来这里,可我发现我错了。
他们竟然把我当成客户来营销让我买保险,还有想让我做他们下线的,这让我大跌眼镜。
更有甚者希望我提前去他们那边挂个工号,滥竽充数,充个人头,实在是让我有点尴尬不知道怎么回复。
同学交流
实习期结束我就匆忙的逃离保险公司。
为了防止自己以偏概全,我还找了几位同学聊了实习的经历,结果发现大同小异,只有1-2个同学去的是中外合资的保险公司,情况似乎好一些,还给他们培训企业历史,文化什么的,我觉得还不错。
像我们这种完全就是倍当作临时工被压榨了一把。
还有几个同学用实习期的工资买了一份保险,还跟我说有收获。
说实话现在的我有些迷茫,不过好在还有一年的时间去思考未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也有从行业的总体数据来看,中国的保险业绝对是健康发展。
可能是我所在的小城市还有些略微的落户,有几个同学说可以去大城市求职做个内勤,公司收入会比分支机构好一些。
还说大城市的人对于保险接受度更高些,但我还没有想好离开家乡。
也有一些和我的感受差不多,已经打算转行了,毕竟金融学的课程都是一样的,如果家里有关系,转到银行去上班也是一样的。
只有一小部分的同学看到了商机,因为外勤的收入很高,愿意花几个月去尝试,愿意去花时间做招聘,做团队才是卖保险的精髓。
我感觉自己大概率不会回保险公司了,可能是对于行业文化的一些不认同,想着自己也没有什么背景实力,庸庸碌碌在这个行业里做内勤也没有什么意思,让我卖保险就算了吧。
有时候想想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自己是个女生嫁对郎可能才是我现在应该考虑的,工作的事情只能先逃避下了。
这就是我在保险公司实习两个月切身的感受和经历,之所以愿意把自己的经历放在网上,是希望和自己一样面临行业选择的伙伴一个参考,毕竟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宝贵的,不是他们说的那样你可以用2-3个月时间来试试。
我知道对于毕业生来说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不要像我办理的那些一样,白白浪费两个月还没有赚到钱。
写在最后
每个人对每个行业的看法、感受都不一样,每行每业也总孕育着机会。
保险行业赚到都说行业好,离开的都说行业差,这很正常。
保险公司的环境可能和普通职场也不太一样,所以并不适合所有人,有能力适应的就如鱼得水。
短短两月,小赵可能自己还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现实和理想产生了落差。
或许跳出寿险,去财产险或者其他部门可能会更好一些。
也愿她能找到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好工作。
关注白猫,让财富积累更快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