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苗孵化需要养鹅控制水分和温度,鹅苗的孵化直接影响到以后鹅苗的生长。如果孵化不得当,可能导致鹅苗在以后的生长中出现疾病。

鹅苗孵化最佳的湿度:温度的原则是两头高、中间平。前期1~9天为65%~70%,中期10~18天为60%~65%,后期19~28天为65%~70%,出雏期29~31天为72%。前期,胚胎要形成大量的羊水和尿囊液,且机内温度较高,相对湿度应稍大些;中期,为排除羊水和尿囊液,湿度应稍低;后期,为防止绒毛与蛋壳粘连,相对湿度应增大到与前期相同;出雏期湿度应更大些,为72%,25天后可结合喷水来增加湿度。湿度不可过大,超过75%可造成透风不良,胚胎因气体交换差而引起酸中毒,导致胚胎窒息死亡。另一方面,出壳时湿渡过大,机内细菌大量繁殖,雏鹅轻易脐部感染而发生脐炎。

鹅苗孵化温度控制:因为鹅蛋具有外壳膜、蛋壳、气孔和内壳膜等特殊结构,孵化初期,种蛋受热慢,其含脂率相对较高,加上中后期产生大量的生理热,使散热发生难题。所以在孵化过程中,施温的原则是:入孵前期高、中期平、后期略低,出雏时稍高。应当留意的是:蛋温与机内气温是不同的,两者因胎龄、机器风力、外界气温的差异而有较大差别,电孵机丈量的温度一般是机内气温,应留意监测胚蛋温度。温度的把握因机型、气温、鹅蛋品种的不同而不同。

鹅的人工水池建设图(鹅苗孵化)(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