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端午节假期,每天下午五点半,银川二中高一一班学生孙仕浩和他的三名同学都泡在学校的化学实验室里。

二中校园运动会(银川二中科技运动会)(1)

6月20日,学校的一则通知吸引了很多同学,欢迎同学们踊跃报名银川市第二中学科技运动会。

孙仕浩报名稍晚了一步,只剩下喷泉实验还有名额,其他项目都被同学们一抢而空,于是他和杨子骞、马伊婷、边古玥组成了高一一班喷泉挑战小分队。

二中校园运动会(银川二中科技运动会)(2)

一开始参加的时候,孙仕浩以为非常简单,因为喷泉实验是化学必修内容,老师都讲过,他们不需要做什么。可是当实际操作时就发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区别,他们首先不仅仅需要了解原理、装置,组装装置也需要自己动手,去剪橡皮管,切割玻璃管,给橡胶塞打孔等,每一步都需要身体力行。

二中校园运动会(银川二中科技运动会)(3)

为了做好喷泉实验,孙仕浩和同伴们设想了很多种方案,最后确定了利用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外产生压强差从而达到喷泉的效果,所以氨气的好坏对于实验起到了决定性影响。

制成高纯度氨气,在这一段时间成为他们口中最高频的词。为了收集更多的氨气,一开始他们制取花费了非常长的时间,认为这样会更利于高纯度氨气收集,结果反而弄巧成拙,导致前几天的实验都失败了,闻了好几个下午刺鼻的氨气味,甚至一度想要放弃。

端午节,他们请教了化学老师张晓银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成功找到了问题所在。孙仕浩和同学们开始改进方案,想尽一切办法干燥烧瓶:用纸捣进去擦,带烧瓶“兜风”,使用无水乙醇清洗。在制取氨气时也极其小心,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成功了!

孙仕浩说:当充满甲基橙酚酞的黄色溶液,像喷泉一般冲上去并变成绚丽的红色时,我们的心情也是绚丽的红色。这次比赛并没有取得太靠前的名次,但是我们也认识到了化学的美丽,了解了实验的不易,确实像我们实验名字“青春的颜色”一样,这样的经历就是青春最缤纷多彩的装扮。

6月28日下午,银川市第二中学广场上同学们有序站立,校长高小军宣布银川二中科技运动会正式开始,高一年级分为形形色色的喷泉、测量旗杆高度、水火箭、纸桥承重和落体缓降比赛。高二年级分为铁丝陀螺、金刚石晶体结构模型的搭建、琥珀标本制作、制作萝卜花和投石机攻城比赛。赛场上创意十足的比赛项目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

二中校园运动会(银川二中科技运动会)(4)

二中校园运动会(银川二中科技运动会)(5)

勉钰是一名秀气的小女生,这次科技运动会,她和同学报名参加了水火箭项目。那种火箭从喷发,到从你头上呼啸着飞过所带来的兴奋与激动吸引着她。

二中校园运动会(银川二中科技运动会)(6)

选择了水火箭这个项目,一开始她和组员温韬、朱鸿宇、尚昱萱、张荣凯尝试了无数种组合方式,在大大小小的水火箭中他们不断的去尝试,调整角度调整水量去发射,最终选定一个飞的最远的作为比赛用的水火箭,直到28日中午他们改在改造水火箭。当他们的水火箭飞跃100米的时候,所有当初灰暗沮丧的心情都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成功的喜悦。

二中校园运动会(银川二中科技运动会)(7)

勉钰说我很感激能有科技运动会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在动手创作的同时学会团结协作,在失败的时候学会坚持不放弃,我想这也是比赛的意义所在。

二中校园运动会(银川二中科技运动会)(8)

二中化学老师张晓银正在比赛场上担任裁判员,他说科技运动会进一步创新了运动会,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智力能力的开发,更加体现学生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运动会上化学学科的喷泉实验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性,实验装置各具特色,压强关系和化学反应的色彩关系体现的淋漓尽致,金刚石立体结构的搭建,让学生体会到了微观结构通过宏观形象化的体现,对金刚石的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书本知识有了一个全新的感知。

二中校园运动会(银川二中科技运动会)(9)

二中校园运动会(银川二中科技运动会)(10)

测量旗杆高度比赛现场,高一十七班的马宁正在和小组同学利用一组相似三角形通过比例求旗杆长度,他们作为测量者,在观察学校旗杆后,发现测量台阶可能产生误差。大家集思广益寻求最佳解法。李雨田同学提出可用未知数X代替台阶长,最后换元。这算得上是一个非常创新的方法,经过小组商讨演算,决定采用李雨田的方法。在实际测量中,他们们采取这个办法,减少了台阶测量误差,并最终取得第五名的优异成绩。

二中校园运动会(银川二中科技运动会)(11)

马宁感慨道:我觉得数学方法是多样的,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法,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养成多思考的习惯。第二就是小组合作集思广益能够提高效率,在研究数学问题时,可以和同学们讨论思路。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和同学讨论可以很好的提高自身数学素养。

二中校园运动会(银川二中科技运动会)(12)

高一四班张皓语和马琴也参加了这次科技运动会,这次比赛让她们深刻的感受到,生活中不仅要有理论知识,更是离不开实践,在以后的生活中她们将更好的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二中校园运动会(银川二中科技运动会)(13)

二中校园运动会(银川二中科技运动会)(14)

投石机攻城比赛现场,高二二十班杨石林正在聚精会神投掷重物,以击中目标。项目要求参赛选手用一次性竹筷等材料搭建重力式抛石机并进行“攻城比赛”,主要比拼的是投射精准度。

二中校园运动会(银川二中科技运动会)(15)

赛后的杨石林说自己上方的轴承是根据数学三角模型所建立,提升了稳定性,这次科技运动会,增强了大家的动手能力,让每个二中人都体会到了知识的快乐,知识的乐趣。

二中校园运动会(银川二中科技运动会)(16)

裁判组熊志刚老师是一名物理老师,从比赛项目公布后,他看到学生们组建团队、查阅资料、咨询老师、自主学习、积极开动脑筋设计方案。利用课余、假期休息时间,不断实验,改进方案。很多同学发出感慨,“平时学起来很简单的理论,没想到动手做起实物来会遇到那么多困难!”熊老师看到学生们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重头再来直到成功,从不放弃,心里对他们毅力的认可,更多的是对自己学生的骄傲和自豪!

二中校园运动会(银川二中科技运动会)(17)

二中校园运动会(银川二中科技运动会)(18)

二中校园运动会(银川二中科技运动会)(19)

二中校园运动会(银川二中科技运动会)(20)

二中校园运动会(银川二中科技运动会)(21)

银川二中课程教学处主任刘霞主任说:这次科技运动会10个比赛项目,高一高二年级各进行5个项目,共计1000余名学生参与比赛。学校将学生的学习从教室搬到校园里,让学生通过各项比赛的实际操作将所学书本结合实际运用,提升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互助能力。

二中校园运动会(银川二中科技运动会)(22)

二中校园运动会(银川二中科技运动会)(23)

科技运动会,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从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力求学生在不断地合作探究中,将所学的知识落在实处,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探究意识,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这正是校长高小军的最终目的。(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

来源:中国日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