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整容失败案例最新(30年代上海整容机构)(1)

说到美女有多美,很多人都会想到一首传唱很广,都耳熟能详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但对于美女的幻想与追求,千百年来从来不缺更多版本。比如"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分",想想,那女孩美到含羞中更止不住双眼妩媚,如花笑靥红唇微启难掩诱惑。是不是很美?

但要说到人造美女,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整容,相信很多人就没有这么多幻想了。犹记我们的祖先曾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但整容之风之盛却往往让我们难以回忆起我们的口耳相传。

但就我个人看法的来说,并不支持也不排斥。毕竟追求美是每个人的自由,何况这看脸的时代,我们追求美女,美女又追求更美,如何指责?

周官放火的故事并不新鲜,但追求美的我们指责人家的途径,难免就有点周官放火的意思了。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比如咱们民国时就热衷整容的大师们。

上海整容失败案例最新(30年代上海整容机构)(2)

一、 追求美的坦率与遮掩

提起整容,日常的热点往往伴随着娱乐圈明星这些字眼。对于明星,你尽可以说人家演技出戏,唱歌难听,某些方面不检点,但你就是不能诋毁人家整容。

忍无可忍啊对不对,大家都是靠脸吃饭的,凭啥说我整容?所以,在娱乐圈,提起整容,就一定跳脚一定要证明清白。

就在最近,就有某个"整容女神",在访谈节目里坦言自己14岁就开始整容,从一开始的瘦脸针,到最后的整容。

截止到如今,更是在整容上花费了400万,她笑称自己的脸是一栋楼。我们佩服这位姑娘的坦率,但是也有敢于这件事的普遍。

而就如那位女明星说那样的,在这个看脸的时代,美丽的东西是有加成的,要变漂亮,整容无疑是终南捷径,变得漂亮,往往则意味着更多的机会。

上海整容失败案例最新(30年代上海整容机构)(3)

无法否认,这个世界偏爱美,也给美丽添上了许多附加的福利。曾看过这样一句调侃:漂亮加上任何一张牌都是王炸,学历、家庭、智商、背景、才华,唯有单出是四局。

在中国,每一年的毕业季,都是整容的"旺季",每个人都想变好看,却大部分人不愿意坦诚。

在笔者看来,这养眼是养眼了,毕竟都说看一眼美女多活七秒,问题就是久而久之让人失了判断,人人一个样,审美无差异化,还失了人与人间的信任。

只怕朋友间到时明里疑惑,背里揣测是否走过捷径呢?

二、女神林徽因的整容舆论

与时下一些人对于整容的排斥和遮掩不同,咱们民国的前辈们早就知道整容手术了。但是那时的整容,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明星也往往代言整容,或亲身体验,例如白云和白杨。

毕竟人生最了不起的事,就是手里有钱,浑身是胆。上个世纪30年代上海出现的整容机构,当时出入皆是社会名流,影坛花魁,再看传说中的花费,

上海整容失败案例最新(30年代上海整容机构)(4)

"一根金条才能割个双眼皮",也难怪谈笑有名媛,往来皆富豪了。

不过想一想,作为一百年前就能够改造乾坤,让人更美的整容祖师爷们,要是想到如今整容的钱都给韩国人赚了,不知道会不会气的棺材板都盖不住呢。

时人生平仅见的尤物,莫过于荧幕之上的葛丽泰嘉宝,精致的脸,高挺的鼻,妩媚的眼,现代人都为之倾慕,何况时人。

整容机构的产生,更是满足了多少女孩对于双眼皮、高鼻梁的渴望。作为民国第一美女,也曾被影射过整容。

在钱钟书的《猫》中,有这样一段节选:"花五百元日金新买来的眼睛,好像美术照相的电光,把她原有的美貌都焕映烘托出来。"

关于钱钟书因何描述这篇文章,则因为林徽因家的猫和自家的猫是情敌,天天打架,真的是时刻告诉我们千万不能惹爱猫的文人。

最后此文一出,更是将大美女林徽因整容的消息,一举炒成了文坛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在今天,我们去看林徽因的照片。

上海整容失败案例最新(30年代上海整容机构)(5)

尽管照片早已老旧,但年轻时稚气可爱的林徽因,年纪大势成熟优雅,眼睛迷人而带着柔情的林徽因,足可让我们窥见一代民国女神的美,就算真的割过双眼皮,她仍然是民国第一女神。

因为美人在骨而不在皮,岁月洗尽铅,眼前的美人淡雅而又眼神笃定,仿佛历经沧桑却永远活在眼前。

如果说看过女神林徽因父亲林长民旧照的人,都感慨林徽因的美出自基因而非舆论所说的整容。那么下面看过下面这位女星的前后经历,则是妥妥的大变活人了。

在传闻中,《马路天使》一炮而红,成为舆论焦点的周璇收到一封粉丝的来信,说是来信也许在当时也是建议吧,指出单眼皮的缺陷。

就我们亚洲的人种来说,若不是可以割双眼皮,不然就无法改变了。所以后来周璇远赴日本开了双眼皮,一个小家碧玉的古典美女,最后成了人们印象里西欧风名媛。

可见当时整容已是"大变活人"的水平了。但成名后的她,舆论和压力让她芳魂早逝,漂泊无依的一生让人为她扼腕叹息。最后只能感慨一抔黄土掩芳魂,人间再无金嗓子。

上海整容失败案例最新(30年代上海整容机构)(6)

三、好看的皮囊更需搭载有趣的灵魂

在我不论是林徽因也好,周璇也罢,抑或是现代人,都有追求美的自由。从一百年的都市街头,到如今的遍布中国,整容,从来不是一个新鲜话题。

但美丽,却往往不只是一个皮囊的感受。正如林徽因能一直被人记起一样,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就要有足够的努力去把人的感受变的不朽。

不朽的不是皮囊,而是心灵。美人在骨不在皮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赫本是如此,林徽因也是如此。但愿在将来的很多年以后,你还能回忆起,这一生的精彩,以及时刻展现的美。

文/小生趣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