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中铁总”)2018年三季审计报发布。审计报告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中铁总负债合计达5.28万亿元。

负债创下历史新高同时,负债利息也从上半年的356.03亿元,增长到了492.69亿元。

外界长期关注中铁总的债务。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铁总早已开始稳杠杆,债务增速明显放缓,甚至盈利前景显现。

通过的手段很有意思:中铁总直接基建投资,逐年大幅减少。一定程度上说,在各条新线的出资上,建高铁地方自己多买单,地方政府逐步成新的背锅侠。

铁总净负债(铁总债务增长明显放缓)(1)

1

债务增长其实早已明显放缓,债务率非常稳定

中铁总2017年末总债务为4.99万亿元。

2018年上半年,中铁总公司债务增速、增长总量并不高——只增长了约1573亿元债务。

截至三季度,相对2017年,中铁总的债务增量为2900亿元左右。

这一数字算高还是不高?

我们来看看过往的情况。2015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债务增加4196亿元。2016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债务增长超过6200亿元,2017年只增长了2725亿元。

全年下来,或许债务增加额度会高于2017年,但肯定比前几年还是要低。

因为债务增长较少,中铁总2017年末负债率维持稳定,65.21%——实现了近几年,负债和权益比基本都维持在65/34左右。

具体而言,2016年末,中铁总的资产负债率为65.03%,2015年末资产负债率约为65.57%,2014年末资产负债率为65.52%。

而截至2018年三季度呢?负债和权益比依旧是65/34,准确的负债率为65.24%,见下图1。

铁总净负债(铁总债务增长明显放缓)(2)

图1.中铁总2018年三季度资产负债情况 图表来源|中国铁路总公司2018年三季审计报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铁总的杠杆率确实稳定了下来,且和很多国企、央企比,这并不算高。

而且非常确切,中铁总的投资计划2018年一点都不激进,也就是说债务控制会很好。

刚好,有几组数据值得注意,恰恰也是对坊间传言的一个纠正。很多人说,近年来,我国铁路投资持续加码。这并不是事实。

如下图2,2017年全国铁路完成固投8010亿元。

铁总净负债(铁总债务增长明显放缓)(3)

图2.2017年国家铁路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图表来源|中铁总公司官网

而2016年,这个数字为8015.16亿元,虽然降幅不大,但确实是下降的。

2015年,这一数据为8238.21亿元。

2018年,预计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安排7320亿元,其中,国家铁路7020亿元,投产新线4000公里,其中,高铁3500公里。

这是全国数据。具体来看,国家铁路固定资产投资,2017年完成7605.97亿元,2016年为7676.9亿元,2015年为7681.71亿元。也是一样,虽然降幅不大,事实起码也是下降。

我们再来看,中铁总公司近3年的基建投资,数据下滑就更厉害。如下图3:

铁总净负债(铁总债务增长明显放缓)(4)

图3.2015-2017年,中铁总公司基建投资数据 图表来源|中国铁路总公司2017年统计公报

中铁总2017年基建投资只有4916.18亿元,2016年为5850.55亿元,2015年为6090.55亿元,逐年下滑。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意外,2018年全国铁路投资也是继续下滑。中铁总投资部分也不会多到哪里去。

铁总净负债(铁总债务增长明显放缓)(5)

2

目前铁路投资略有加快,但依旧不算快

笔者曾分析过,2018年1-7月,铁路固投完成3750.21亿元,下滑1.4%。而去年同期为3804.91亿元,当时有2.9%的微增。

这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全国今年前7月全国固投增速不高,仅5.5%,低于去年同期的8.3%走势相似;和全国基建1-7月仅录得5.7%增速,比1-6月还回落1.6个百分点也一致。

当然,起码全国固投以及基建还是正增长,而铁路投资为负增长。

可以理解,每年夏天都有高温、大雨、滑坡等天气、地质因素,影响了铁路基础设施建设。

下半年,铁路投资必须努力了。从这个角度而言,即便不谈其他因素,6、7月开始,中央重视基建,频频发出信号,无论之于整体固投、基建,还是对于铁路投资而言,都是必要的。

笔者曾解读过,根据计划,2018年,预计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安排7320亿元,其中,国家铁路7020亿元,投产新线4000公里,其中,高铁3500公里。

而国家铁路固定资产投资,2017年完成7605.97亿元,2016年为7676.9亿元,2015年为7681.71亿元。虽然降幅不大,事实上,连续几年小幅下降。

这么说,按照计划,铁路固投增速短期内为负,也是合情合理的。

过了2个月,截至9月,全国铁路固投完成5722.89亿元,增长4.9%,可以说还是很有成就,最近拼了一把。

铁总净负债(铁总债务增长明显放缓)(6)

图4.2018年9月份全国铁路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图表来源|国家铁路局

显然,按照这个节奏,要完成年度目标问题不大。这里,笔者想做个解释: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国家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也包括地方铁路。

此外,中铁总的基建投资,只是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的一部分。铁路投资还包括其他合作方、资金方的投资,如地方(相关铁路基建平台)投资,以及维修既有铁路、改造站房等投资。

讲到这里,笔者就想说重点了,铁路的大建快上倒没有结束,虽然投资这几年略有下滑,但依旧处于高位。而中铁总却能稳债务率,靠的是什么?

铁总净负债(铁总债务增长明显放缓)(7)

3

建铁路地方出大头成为主流!中铁总不愿意再背那么多锅

发改委最新的铁路可研批复,是重庆至黔江高速铁路。

笔者认真看了批复,发现地方和中铁总的出资比例,非常震惊。

原文是这么说的:本项目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筹资建设。资本金占总投资的50%,计267.5亿元。其中,重庆市出资203.4亿元(含征地拆迁费用53.8亿元),由重庆市及沿线区县财政安排;铁路总公司出资64.1亿元,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解决。

简单一算就可以发现,地方资本金出资比为76.04%,中铁总只出23.96%。

铁总净负债(铁总债务增长明显放缓)(8)

图5.渝厦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地方、中铁总出资比例 图片来源|发改委关于新建重庆至黔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注意,发改委说得非常明白,中铁总的资本金出资,还要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解决。也就是说,中铁总自己掏的钱或欠钱更少。

值得一说,这条铁路可是八纵八横高铁通道中,重庆至厦门的高速铁路主通道的一段。国家干线,中铁总代表国家资本金出资比,竟然低到这个程度。

其实这不算什么,今年2月批复的京雄城际,类似。

该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的50%,计167.65亿元。其中,铁路总公司出资58.82亿元、北京市负责征地拆迁费用48.8亿元、河北省出资60.03亿元。

地方资本金出资占比依旧高达64.92%,顶级国家新区,地方出资依旧这么高。

同样,还如今年批复的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铁路可研披露:169.85亿元的资本金中,铁路总公司出资51.1亿元、上海市出资65.85亿元、江苏省出资31.4亿元、浙江省出资21.5亿元。

地方资本金出资比,也是高达69.91%。

铁总净负债(铁总债务增长明显放缓)(9)

比对完上述三条铁路的地方资本金出资占比,重庆可能是最亏的,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每一个都比重庆富裕,居然修铁路时出资比还低一些。

而且,渝黔高铁还是八纵八横高铁通道中,重庆至厦门的高速铁路主通道的一段。

其实重庆也不算最惨,2017年底拿到可研批复的常(德)益(阳)长(沙)高速铁路,地方资本金出资占比更是高达80%。这条铁路同样也是厦渝高铁通道的一部分。

而差不多十年前开始建设的沪昆高铁沪杭段,资本金则是地方和当时的铁道部各50%。同样,多年前的宁杭客专,当时的铁道部和地方出资比更是60%、40%。

这些地方可是都更富裕。显然,时代不同了,当初铁道部或许也有经济效率的考虑。

上述举例的铁路,好歹是国家干线铁路,如果不是干线只是地方城际,那么中铁总基本是不会掏什么钱了,最多掏一点来确保自己的调度、运营权。

是的,譬如今年5月,发改委批复的粤东地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资本金完全由广东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含铁路发展基金)等出资建设,并希望按市场化原则,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

铁总净负债(铁总债务增长明显放缓)(10)

当然,铁路发展基金也代表了部分国家投资。但总的来说,地方自己投资为主。

中铁总也不是都甩锅。

笔者查阅了我国发改委网站,部分其他线路可研披露情况:今年7月拿到可研批复的新建包头至银川铁路银川至惠农段,中铁总资本金出资比高达53.27%。

今年1月拿到调整可研批复的弥勒至蒙自铁路,中铁总资本金出资比47.41%。

对老少边穷地区,还是很照顾的。

通过牢牢掌握铁路的规划、建设、调度、运营权,地方又有强烈建设铁路(高铁)的愿望——那么,地方请多掏钱吧。

(来源:杠杆游戏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