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热播的《山河月明》,太子朱标和众多弟弟的相处模式不仅有兄友弟恭的情谊,更有“长兄如父”的威严。

老四朱棣拒婚徐妙云,被太子直接抓回东宫好一顿揍,告诉他“天家无私事,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由不得你胡来”。

太子朱标很厉害文武双全(太子也拼爹山河月明朱标)(1)

太子提拔盛庸入侍卫亲军当值,朱棣反对,说盛庸是一个小人,就是因为他告密,海别才会被抓。朱标直接拿出《魏武三诏令》让他抄写50遍。

太子朱标很厉害文武双全(太子也拼爹山河月明朱标)(2)

可是不服气的朱四郎,并没有理解到大哥的真正意思。觉得盛庸品性不佳,不能重用。

作为长兄,朱标不仅没有生气,还苦口婆心地教导弟弟:“水至清则无鱼”,御下之道就是要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盛庸可能品性不端,但是他熟知北事,是个可用之才。

太子朱标很厉害文武双全(太子也拼爹山河月明朱标)(3)

秦王、晋王、燕王大比武,晋王败阵后,心有不满,不仅打骂下属,更是负气私自离开。朱标作为长兄和太子,直接派人将其抓回,并施以刑罚。

不管是老四,还是老三,一旦犯错,朱标都会毫不手软的出手教训,而作为弟弟并没有心生不满,反而老实受罚。可见,朱标在众兄弟心中地位之高。

太子朱标很厉害文武双全(太子也拼爹山河月明朱标)(4)

而300年后,同样作为太子,有众多兄弟的胤礽,不仅没有作为储君的威严,甚至连作为哥哥的尊严都没有,被众兄弟“明枪暗箭”,最终拉下太子的宝座。

出现这两种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他们两个有个不一样的“”!

太子朱标很厉害文武双全(太子也拼爹山河月明朱标)(5)

一、从始至终“嫡长子继承制”就是朱元璋坚定不移的路线

(一)从地位上一步步肯定并强调朱标的继承人身份

公元1355年,朱标在战火中出生了,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朱元璋听闻此消息,高兴得不得了。

据《明史》记载,朱元璋在当地的一座山上刻字“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也是在这一年,朱元璋成为了红巾军真正的统帅,朱标的到来不仅是对朱元璋事业的“锦上添花”,更是给追随的兄弟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太子朱标很厉害文武双全(太子也拼爹山河月明朱标)(6)

1364年,朱元璋刚刚自立为吴王,就把朱标立为了世子,从名义上直接确定了朱标的合法继承人身份。

1368年,朱元璋称帝,朱标顺理成章地成了皇太子,这一年朱标13岁。而在被册封为皇太子之前,朱标已经代父祭拜了祖墓。

1377年(洪武十年),年仅22岁的朱标,就开始在朱元璋的授权下处理朝政了。

太子朱标很厉害文武双全(太子也拼爹山河月明朱标)(7)

《明史·卷115》载,十年,令自今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谕曰:"自古创业之君,历涉勤劳,达人情,周物理,故处事咸当。守成之君,生长富贵,若非平昔练达,少有不谬者。故吾特命尔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在朱元璋看来,开国之君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早就人情练达,事事清明,所以能很好地处理各种问题。而作为接班人,往往是生活在富贵堆里,如果不好好磨砺,那是很容易犯错误的。

所以,为了让朱标能成为合格的君主,朱元璋早早地放手,让朱标亲历政事,练习国政。由此可见,朱元璋对朱标寄予的厚望。

在《山河月明》电视剧中也不乏朱标直接召见朝臣商议政事的场景,年仅二十余岁的朱标就可以在一干老臣中周旋,将一件件棘手的问题处理得当。

太子朱标很厉害文武双全(太子也拼爹山河月明朱标)(8)

(二)召集全国的有能之士给朱标当老师,当帮手,文臣武将毫无保留地给了朱标

为了将朱标培养成合格的继承人,朱元璋可谓是煞费苦心。没当皇帝前,朱元璋就把当世大儒宋濂招来给朱标当老师,学习儒家经典。宋濂更是被朱元璋誉为大明开国文臣之首。

朱标被立为太子后,组建东宫班底,朱元璋更是把包括李善长、徐达在内的一干开国勋臣几乎都划拨给了他。

太子朱标很厉害文武双全(太子也拼爹山河月明朱标)(9)

太祖本纪:洪武元年春正月乙亥,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明,建元洪武。立妃马氏为皇后,世子标为皇太子。辛巳,李善长、徐达等兼东宫官。

《朱标传》:中书省都督府请仿元制,以太子为中书令。帝以元制不足法,令詹同考历代东宫官制,选勋德老成及新进贤者,兼领东宫官。于是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宗异兼右詹事,中书平章政事胡廷端、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书左、右丞赵庸、王溥兼副詹事,中书参政杨宪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张兴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顾时、孙兴祖同知左右率府事,佥大都督府事吴桢、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邓愈、汤和兼谕德,御史中丞刘基、章溢兼赞善大夫,治书侍御史文原吉、范显祖兼太子宾客。

这样将文臣武将全部划拨太子势力范围的皇帝,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毕竟没有哪个皇帝不担心太子一朝势大,起来造反。

但是,朱元璋偏偏就这么干了,可见对朱标的喜爱和信任

太子朱标很厉害文武双全(太子也拼爹山河月明朱标)(10)

在《山河月明》中频繁出现的“大本堂”最初就是太子朱标学习的地方。朱元璋在大本堂中贮藏了各种各样的古今图书,让当世大儒轮班到此为太子和诸王讲课。

作为一国储君,太子朱标不仅学习儒学经典,更要学习“帝王之道,古往成败之迹,民间稼穑之事”。朱元璋更是尝尝以自己为例子训导太子,要他明白创业不易,守成艰辛。

太子朱标很厉害文武双全(太子也拼爹山河月明朱标)(11)

朱标也不负众望,成长为了一个温文儒雅,仁慈殷勤之人,对上恭敬孝顺,对下仁慈包容。

《山河月明》刚开始,老四朱棣逃学,被逮回来,朱标一看朱元璋脸色不对,就先发制人,呵斥老四干什么去了?看似站出来教训老四,其实是在以兄长的身份庇护弟弟。

太子朱标很厉害文武双全(太子也拼爹山河月明朱标)(12)

而历史上也不乏朱标多次在朱元璋面前庇护弟弟们的情况。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弟弟曾多次有过错,甚至差点被贬为庶人,都是朱标从中调和求情,才使他们免受责罚。所以,太子朱标在一众弟弟中威信极高。

这也是编剧敢于在剧情中设置朱标鞭笞老四、杖罚老三,这样明显带有长兄教训弟弟意味的情节的一个原因吧。

(三)各藩王就藩,远离政治中心

除了朱元璋刻意强调太子的储君地位,为他安排强有力的班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朱元璋为自己每个儿子都安排了一块封地,成年后必须就藩。

藩王戍守边疆,一方面可以拱卫京师,保卫边疆;另一方面也削弱了这些儿子与中央的联系,降低了夺嫡的风险。

太子朱标很厉害文武双全(太子也拼爹山河月明朱标)(13)

相较于清朝的闲散王爷,朱元璋的这些儿子们有封地、有兵权,甚至最初的时候还有地方民政的管理权,简直不能再舒服了。天高皇帝远,自己就是土皇帝,谁没事会想着造反。

再说,远离政治中心,联系不了大臣,没有自己的“小团伙”,加上朝中文武几乎都是太子朱标的人,还做什么“皇帝”梦?

太子朱标很厉害文武双全(太子也拼爹山河月明朱标)(14)

《山河月明》中晋王即将就藩,晋王妃就把自己手里掌握的元间谍机构探马军司交给了海别,原因就是远离京师,已经无法有效调动这个间谍机构了。

太子朱标很厉害文武双全(太子也拼爹山河月明朱标)(15)

可见,能呆在京城是多么的重要

后来朱棣能以藩王之势“造反”成功,多少带点运气的成分。毕竟在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了给孙子扫平障碍,把那些曾经准备留给朱标的得力干将,全给杀了。

有这样一个无时无刻不在为朱标考虑的爹,再加上朱标的个人魅力,最起码在朱标在世时,底下的24个弟弟,没有想过跟自己的大哥“掰手腕”。

太子朱标很厉害文武双全(太子也拼爹山河月明朱标)(16)

二、胤礽太子地位动摇,兄弟们争相而起,康熙“斗犬”般养儿子

(一)16岁前的胤礽一直都是康熙最喜欢的儿子,最好的继承人

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胤礽在紫禁城坤宁宫降生了,但是刚刚出生的胤礽就失去了母亲。也许是为了缅怀亡妻,也许是真的对这个嫡子寄予厚望,刚满周岁的胤礽就被册封为了皇太子。

太子朱标很厉害文武双全(太子也拼爹山河月明朱标)(17)

胤礽也成了满清和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封的皇太子。

其实少年胤礽确实得到了康熙的特别关爱,可以算得上悉心照料了。胤礽4岁那年,被天花病毒感染,康熙放下所有,陪在儿子身边,直至胤礽痊愈。

事后,更是到方泽、太庙、社稷祭扫,向天下臣民宣告这一喜讯。就这一点就是其他皇子无法比拟的。

而年少的胤礽也没有辜负康熙的期望,聪明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百家经典,作为满族后代弓马骑射也是相当的厉害。

太子朱标很厉害文武双全(太子也拼爹山河月明朱标)(18)

据说康熙第一次带年仅5岁的胤礽去景山射猎,胤礽就射中了一鹿、四兔。

就像朱元璋悉心教导太子朱标一样,康熙帝胤礽的教育也是极为上心的,挑选优秀的满汉大臣充当太子讲师。为了彰显太子的尊荣,康熙甚至严惩了,奏表内没有避太子名讳的朝鲜国王使臣。

但是,一切的尊宠,很快就因为胤礽的恃宠而骄或者是无意为之而消失了。

(二)失爱于康熙,太子之位动摇,众兄弟蜂拥而上

康熙二十九年,西征途中,康熙病重,胤礽去探望康熙,却表现得毫不关心,让康熙十分不喜,直接把胤礽遣回北京。虽然后面,胤礽也在康熙出征时临时监国,但是父子间亲密无间的感情已经动摇了。

《雍正王朝》里胤礽说过一句话:“当了三十年太子,见到皇上,跟耗子见到猫似的。”

太子朱标很厉害文武双全(太子也拼爹山河月明朱标)(19)

虽然是影视剧作品,但不免也能反应出此时的胤礽在康熙面前的谨小慎微,完全没有朱标面对朱元璋时的父慈子孝,直言进谏。

而这一根源主要是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第一次对成年皇子进行了册封,受封后的皇子可以参与国家政务,并分拨佐领,有了自己的下属。

有了一定权利的皇子,不再甘心于默默无闻,而面对越来越有权势的兄长和咄咄逼人的弟弟们,做了二十多年太子的胤礽也开始有了惶恐之心,兄弟之间矛盾加剧,父子相疑日渐严重。

太子朱标很厉害文武双全(太子也拼爹山河月明朱标)(20)

直到康熙四十二年,索额图因“议论国事,结党妄行”之罪,被宗人府拘禁。胤礽失去了最大的外戚助力,从此开始了真正的惶恐不安般的日子。

《雍正王朝》为了凸显剧情,将太子胤礽刻画成了荒淫无道、懦弱无能、骄奢淫逸的形象。但是根据上面的种种,不难想象,被康熙逐步打压,被兄弟各种分权后,胤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也是正常的。

加上,满清并没有嫡长子继承的传统,随着太子逐渐在康熙那恩宠渐衰,诸兄弟对胤礽,原本并不多的敬畏之心也就不复存在了。

太子朱标很厉害文武双全(太子也拼爹山河月明朱标)(21)

《雍正王朝》中的八爷党、大爷党、三爷党、四爷党也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了。

在兄弟的威胁下,当了三十多年太子的胤礽,就更加焦虑了,对皇位的渴望也愈发强烈了。这也是胤礽与康熙感情最终走向破裂的根本原因。

(三)废黜太子,为了挑选最佳继承人,康熙开始“训犬式”养儿子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巡幸塞外,大阿哥为了攻讦胤礽,罗织了很多罪名,比如暴戾不仁、放纵下属、恣意捶挞王公等等,康熙对此非常不满。

在巡幸途中康熙十分疼爱的十八子胤祄病重,康熙十分担忧,胤礽却是无动于衷。加上之前西征康熙病重,胤礽毫不在乎的表现,让康熙认为胤礽是个没有“孝悌”之人

太子朱标很厉害文武双全(太子也拼爹山河月明朱标)(22)

直接促成胤礽太子之位被废黜,是在回京途中,康熙发现太子夜晚窥视自己的营帐,怀疑太子要“弑逆”

《雍正王朝》中老十四冒充胤祥调灵普入行宫,导致太子被猜疑,废黜。就是对这段历史的改编。

胤礽太子之位就这样被废黜了。太子之位空虚,为了找出合格的继承人,更是为了考验剩下的儿子们,康熙搞了一出推选太子的大戏。

正如《雍正王朝》中演的那样,备受群臣推崇的八阿哥胤禩,遥遥领先,成了大臣心中的太子人选。却不想,这正是康熙想看到的。

太子朱标很厉害文武双全(太子也拼爹山河月明朱标)(23)

康熙就这样通过一个简单的政治手段,不仅发现了八阿哥胤禩在朝堂上的力量,更是发现自己的儿子们没有一个简单的。为了选出靠谱的继承人,他把已经废黜的胤礽又立为了太子。

这时的康熙对太子应该已经没有抱多大希望了,放出来可能就是想让太子当个靶子,然后从众多儿子中挑出最强的那个。

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我们的雍正皇帝,历经种种磨难,艰难的杀出重围,成为了皇位继承人。

太子朱标很厉害文武双全(太子也拼爹山河月明朱标)(24)

三、都是亲爹,面对权利,也只会权衡利弊

经过上面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朱元璋还是康熙对自己既定的继位人,都是关爱有加的。

只不过朱元璋是从始至终,从各个方面,全方位的为朱标着想的。就连朱标因为大臣或者兄弟顶撞自己,也可能是朱元璋在给自己的儿子提供施恩的机会。

朱标不幸早逝,为了孙子能坐稳江山,宁愿自己晚节不保,也要把那些曾经准备留给儿子的勋贵干吏,一一解决掉。

而康熙更加看重的是的权利,当权利受到威胁,他不介意把曾经的乖儿子逐渐逼上对立面,从众多儿子中找出那个最好的。

当然,不管选择继承人的手段怎么样,朱元璋和康熙都是一位优秀的帝王。而朱标和胤礽的结局,也只是历史的必然罢了。

对于朱元璋和康熙的做法,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套路。

图片均来自影视截图,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