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路网内联外通,道路两旁花团锦簇,公园广场绿树成荫,幢幢高楼灯光璀璨……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截至2018年底,市中心城区市政道路面积约815.35万平方米,绿地总面积2800.70公顷,公园总面积达688.28公顷。

贵港市市容市貌(城市面貌日新月异)(1)

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形象

2018年8月1日,万众期待的西江大桥恢复通车,市中心城区南北两岸进入罗泊湾大桥、西江大桥、青云大桥“三桥”联通时代。西江大桥逢年过节必堵、周末节假日通车缓慢的状况已经成为过去,如今往返港南港北,选择多了,耗时短了,路也畅通了。

市城市管理监督局统计数据显示,该局2018年投资40.78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3个项目竣工投入使用,9个项目开工建设。市区的主干道迎宾大道畅通无阻,桂林路、仙衣路、金田路等城区“断头路”也一一打通,小街小巷改造100多条。此外,在市住建局、工投集团、交投集团、城投集团等单位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中山路立交桥实现南北通车,进港公路提升改造完工,完成6条支路白改黑,一级连线项目全线贯通,高铁广场一期投入使用,高铁广场片区高架环路系统工程开工建设,港城棚户区改造项目、郁江两岸综合治理工程、金港大道东段高架桥、北环西环路改造工程、城区河湖连通工程等项目也扎实推进。这一系列项目开工建设打造了中心城区畅通、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环境,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

贵港市市容市貌(城市面貌日新月异)(2)

“三化”工程提升城市美感

“这不是深圳广州,这是我们美丽的大贵港。”贵港市民的微信朋友圈经常看到夜景小视频,视频里高楼林立、灯光璀璨,美轮美奂,那就是贵港。白天的贵港被道路两旁三角梅、紫荆花装扮;夜晚的贵港,楼宇间、道路旁的彩灯闪烁,此起彼伏,美不胜收。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城区绿化、彩化、亮化“三化”工作,目前,城区照明设施完好率达95%,亮灯率达99%。去年,完成迎宾大道、金港大道东延段、中山路北段、迎宾东支路、达开西支路等城区道路绿化彩化,种植宫粉紫荆等绿化植物5.15万株、时令花卉14.2万盆;实施三季彩化播种30000平方米,补苗28000平方米,修剪景观植物30万平方米,修剪草坪60万平方米,城区园林绿化景观进一步提升。市城市管理监督局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为维持“三化”靓丽成果,去年市市政部门坚决查处夜市露天烧烤摊点随街摆卖行为8436摊(次),打击乱摆乱卖等“五乱”行为,查处工地和建筑渣土运输车违规行为880起,开展户外广告整治,查处存量和新增“双违”1288宗2996间,新增15辆环卫车辆设备加强城区清扫抑尘工作,靓丽多彩、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得到有效巩固。

贵港市市容市貌(城市面貌日新月异)(3)

公园广场提升宜居水平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城市公园建设资金投入,新世纪广场、民族文化公园、贵港园博园等大型特色公园和广场在“家门口”落户,市民推窗便可欣赏到美丽如画的风景,出门便可漫步在公园林阴小道上,城市公园变身公园城市。

“去公园跳舞、锻炼身体、陪孩子玩都可以,非常方便。”陈肖和刘正香家住石羊塘,都是市老年大学舞蹈班的学员,课余时间她俩喜欢和同学三五人到马草江生态公园去练练舞,周末节假日还带孙子们到公园玩耍,公园已经成为他们经常活动的场所。像她俩一样经常在公园活动的市民还有不少,他们在民族文化公园、新世纪广场、贵港园博园或跳广场舞或打球或跑步或逗孩子。

公园不仅在视觉上给人美的享受,还能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要。我市相继建成开放新的公园、园林,郁江南岸有南山公园景区,郁江北岸有东湖公园、新世纪广场、马草江生态公园、民族文化公园、贵港园博园等,人们生活的区域已渐渐被公园包围,“去公园玩”变成“住公园里”。

郁江两岸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是我市打造国家“园林城市”的重大民生项目,目前已完成部分防洪堤、步道、挡墙、水电等工程,完工开放指日可待。港南区南山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这些项目完工后将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我市宜居水平也将不断提高。

贵港市市容市貌(城市面貌日新月异)(4)

内容来源:《贵港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