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E蓓子】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昨天去看了《宝贝儿》。
让我决定去看这部片子的是杨幂,但她同时也是很多人拒绝这部电影,并且无理由在豆瓣打一星的原因。
第一次看到《宝贝儿》海报,杨幂素面朝天,整个人看起来又土又丑又憔悴,只有眼睛里透露着一股子犟劲儿。
这还是杨幂吗?
海报上那个看起来历经过沧桑的女主江萌,在故事里其实只有18岁。
江萌固执又偏激,自己生活都得不到保障还爱多管闲事。
在得知有一个寄养弃婴生活环境不是很好时,她背着双肩包去人家狂拍孩子的生活状态,之后跑到福利院告状说这家人对孩子不好。
气得这家女主人直说,“你也是弃婴,都十八岁了还赖在别人家不走”。
“如果我不完美,是否还是你的宝贝?”
海报上的这句话就是整个故事的主题。
江萌是被养母抚养长大的弃婴,幼时被抛弃的原因很简单——先天生理缺陷。
江萌曾经被福利机构救助,做过多次手术,身体状况不好,以至于长到18岁都找不到一个可以维持生计的工作。
幸运的是,她被寄养在一户人家直到成年。生活条件苦了一点,但养母一直没有放弃过她。
特殊的成长经历让她对弃婴有着更深更复杂的情感,这才出现了她去别人家了解被寄养孩子生活情况的一幕。
“妈,谢谢你收留我。”
江萌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医院里做清洁的工作,在这里她意外遇见了一个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儿。她只知道孩子得了病需要手术,而孩子的爸爸却准备放弃对孩子的治疗。
为此江萌三番五次找到孩子的父亲,试图说服他继续为孩子治疗。
“她是可以治好的,你不要放弃她。”
多次沟通无果的情况下,江萌甚至做出了去医院“偷孩子”的决定……
江萌怕她会被父母抛弃,一个人可怜地死去。江萌宁可让她勉强被救过来,哪怕和其他有先天残疾的弃婴一样卑微地活着。
直到最后,我们都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定论谁才是对的。
你说女婴的父母狠心放弃救治,但正如她的爸爸说的,“我是这个孩子的亲生父亲,没有人会比我更爱她”。
眼下让女婴勉强活下来,她之后面临的人生是什么样的?会给家庭带来怎样的灾难?等她长大懂事了,会不会觉得她根本不愿意苟且地活着?
你说是江萌无理取闹,但自身就是因为先天疾病而被抛弃的她,会觉得自己本来就没办法选择出生,为什么会连活着的权利都被剥夺?
这个问题导演自己也没有想明白——
当我去调研、采访、寻找答案的时候,我发现我找不到,所以我把我的困惑拍成了电影。
这部电影导演是受到了身边朋友的触动,朋友四十得子,但孩子有先天性脑积水,即使保住性命往后也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同时会让孩子父母的生活轨迹彻底改变,给朋友三天时间来考虑是不是放弃对孩子的治疗……
整部电影并不像《亲爱的》和《找到你》那么直戳泪点,但还是会让人压抑得想哭但是又哭不出来。这无疑是演员们的功劳。
据说《宝贝儿》没有剧本,只有5页的故事梗概。
导演让三位主演置身真实情境之下自然说出台词,并且辅助的角色也大都是没有演戏经历的素人。
李鸿其扮演的小军是江萌的好朋友,也是个患有先天残疾的弃儿。
小军不能说话,但李鸿其的眼神和肢体动作里全是戏,尤其一着急还会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
郭京飞在去多伦多电影节的时候放出过一个不着调的视频,说自己在路上喝多了脸肿着去走红毯,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又演了什么喜剧。
行走在红毯上的猪憋蛋……
但他在《宝贝儿》里的角色是女婴的父亲。他不得不放弃来之不易的孩子的治疗,一面是家庭悲剧的承担者,另一面是父亲对孩子的愧疚和绝望。
郭京飞从出镜起就没有一点会出戏的感觉,反而能轻易地把观众拉到情景中。
而最有突破的,一定还是杨幂。
杨幂的表演并不是从低谷到顶峰的颠覆级转变,但能看出来她为角色的诚意付出和努力。
定妆的时候工作人员担心杨幂的形象,她自己却坚持说要听导演安排
据说在拍摄期间,杨幂完全配合导演的节奏,没有拍摄周期的限制,每次有补拍需求的时候她都会调整自己的时间赶来拍摄。
来源:新浪娱乐
杨幂刚进组拍第一场戏时,导演临时提出说,希望她讲南京话。杨幂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一边琢磨角色一边努力去学习南京话,跟方言老师学习、听南京广播电台,到后期导演更是把除了三位演员的其他配角全都换成了南京人。
来源:凤凰网娱乐
就这样来来回回练习了9个月,才有了江萌的一口南京话。
看片之前我们单认为她是在造型和妆容上的很大改变,但看完之后会觉得,这次的杨幂,真的可以带动观众的情绪。
从最开始觉得江萌有些固执得讨人厌,到后面慢慢能理解这个有生理缺陷的弃儿的情绪和思维方式。
《宝贝儿》里杨幂最多的就是到处奔走的镜头。起初是为了自己的生计,后来是为了躺在医院里的女婴。
其中最激烈的冲突来自江萌和女婴爸爸在警察局的一场争吵。
原本江萌因为“偷孩子”要面临十年以上的牢狱生活,但女婴爸爸却选择谅解她的行为,说他们只是在孩子救治上有分歧,愿意和解。
但一听说他要把女婴带走,江萌宁愿坐牢也要让其他人把孩子带去治疗。
女婴爸爸情绪爆发,他知道无论如何选择都将是孩子和家庭的悲剧。
而另一边的江萌呢,终于跟女婴爸爸坦白了自己这些作为的原因:我就是你觉得会死掉的小孩,但我还活着。
江萌的这些话,何尝不是对自己不知身在何方的父母的质问呢?
从出道以来,杨幂尝试过很多角色,演过盲人,也挑战过一人分饰两角,但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观众对她的刻板印象。
而这次,她的表演又不一样了,或许是因为完全不一样的拍摄方式和方法。
不得不说,影片里她有很多台词都是在重复的,演到激动时也会飙出普通话。像她赖在警察局里反复问警察,“孩子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大概是因为她不相信哪个妈妈会不要自己的小孩。
不过《宝贝儿》里的江萌,也可以体现出来,杨幂愿意尝试不同风格,也一直在找怎么做一名好演员的方法。
导演刘杰经常在现场敲打她,说她“特别顽强”。
来源:凤凰网娱乐
平遥电影节上,贾樟柯在看完影片之后也说,“杨幂呈现了很不一样的表演”。
2014年《亲爱的》,赵薇全素颜出镜演的李红琴让她拿下了金像奖影后。
前不久《找到你》差点认不出来的马伊琍,很轻易地让人陷入角色的纠结里,拿走了大把眼泪。
这次轮到杨幂,依然是“扮丑”“命苦”的人设路线,依然是失孤有关的现实题材。为什么会有人还未进影院就直接拒绝她呢?
说回电影本身。
《宝贝儿》又是一部电影意义大于电影本身的作品。在动辄10亿票房的中国电影市场,《宝贝儿》绝算不上“主流”。
正如大家都会惊讶于全新版本的杨幂一样,观众也会感慨:电影里如此残酷的故事,其实就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真实地上演着。
据统计,在我国婴儿的先天性缺陷发生率在5.6%左右;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100万例;出生缺陷儿中约30%在五岁前死亡,40%为终身残疾。每年的弃婴数量大概有10万名左右,其中大部分的弃婴都是因为先天残疾,或者女婴。而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不断增加。像故事里江萌或者小军能够长大成人的残疾弃婴,很少有人会去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和内心世界。
除此之外,《宝贝儿》里还直戳戳展示出了寄养、临终关怀、残疾人就业……
每个人都知道这些边缘群体的存在,但他们怎么生活?社会有哪些保障?是否有二次伤害?这些现实问题则在一两句表面祝福后避而不谈。
《宝贝儿》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电影,选择了为那些几乎被遗忘的弃婴群体发声。这部电影摒弃了一切炫技手法,用质朴写实的手法还原了这个群体,以及他们无法逃避的每一个困境——
“寄养婴儿”江萌成为法定成年人后,必须与相依为命的“妈妈”分离;
父母狠心放弃治疗生命垂危的孩子时,看似是冷血杀人犯,实则是最大的受害者;
残疾青年们从事着繁重饱和的体力劳动,闲时能报团取暖的也只有“同类”......
导演摒弃了同类题材的视角,没有一味地悲天悯人可怜这群人,也没有粗暴地批判社会和制度,用理性而纪实的手法,将观众带入这个坚硬冰凉的客观环境中,去看去观察。
这也是为什么《宝贝儿》在海外两个电影节上映时,能获得外媒好评的原因。
我们常常用“他们有改变国家的电影”来称赞韩国或者印度,如今,我们也有了这样的作品。
比如,刚刚下映的《我不是药神》,以“抗癌药”为议题轰动社会,展示了极强的现实意义,也是在这部电影的推动下加快落实了抗癌药降价。
这就是一部现实题材电影的力量,它像一把社会的手术刀,以边缘群体的生活、困境为蓝本,把他们的故事不扭捏不煽情地让更多人关注,最终让这个群体生活的更好。
可以说,《我不是药神》、《宝贝儿》这批先驱,为中国现实题材电影开拓了开阔的创作空间。随着中国观众对欧美大片、小鲜肉逐渐审美疲劳后,社会题材的电影一定会如雨后春笋。
但《宝贝儿》和更偏向商业类的现实题材作品《我不是药神》有很大区别。通常情况下,商业类型的作品中最后都会有一个定论,主角对或不对,正反两派分明,观众看完电影从影院里出来之后会有爽感。
而《宝贝儿》却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纪实文艺片,它没有定论,无法在电影结束时让观众有满足或者简单的快乐,甚至连结尾都不知道几位主人公究竟怎样了。
这也是为什么导演会说自己的作品有些“挑观众”。
导演最终的落点,还是想让观众看完之后能够“思考”。
都说内地院线依旧以娱乐放松为主旋律,没人愿意花钱买罪受。
可现实就是现实,它不会因你逃避而自行消失,而第一时间明确自己身处怎样的环境,即时应变,则是一个人聪明的体现。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