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近期上海有不少地方进入新一轮的封闭管理中。

一觉醒来发现小区封闭了,立刻向单位请假,然后拿起手机在平台上下单买菜,但能选择的种类不多了,配送时间也比原计划要晚一些……这些情况是不是你也遇到了?

为了应对可能的封闭管理,哪些生活物资可以适量准备?如果遇上小区封控无法外出,如何能够买到想要的菜?小嘉整理了一份攻略,过来看看↓

小区封控的几种情况(这份必需品清单请收好)(1)

生活必需品清单请收好

哪些生活物资可以适量准备?这里有一份清单,供大家参考。

饮食篇

最基础的食物莫过于米面油盐。米面、酱油糖盐等至少可存一年,最好买小包装。因为开封后的油容易氧化,对人体有害。最好放于阴凉干燥处并在2个月内吃完。

冷冻肉耐储存,吃的时候记得:分装小块,不要反复解冻;提前一晚上拿到冷藏室解冻,不要常温、热水解冻,会滋生细菌。

鸡蛋常温下保质期约2周,放冰箱大概能存1个月。

小区封控的几种情况(这份必需品清单请收好)(2)

蔬果类,常见的耐储存蔬菜:冬瓜、南瓜(未切开)、土豆、胡萝卜、豆子、玉米、白菜、洋葱等。较耐储存的蔬菜:豆角、茄子、青椒、黄瓜、番茄等。不耐储存的蔬菜:绿叶菜。

水果类,耐储存品种有苹果、柑橘类。

其他,如干香菇、紫菜等干货,营养价值虽然不及新鲜的,但是胜在有风味、耐储存。方便面、自热火锅、饼干也可以作为居家时的嘴馋选择。

生活用品篇

生活品需要准备的包括:卫生纸、卫生巾、宠物用品、消毒洗护用品。

需要准备的医疗用品,包括口罩和常用药品。

常用药品:

* 体温计

* 伤口:碘伏、棉签、创可贴、纱布

* 消化:补液盐、健胃消食片、益生菌

* 慢性病:过敏、三高患者常用药

* 抗生素(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眼睛:人工泪液

小区封控的几种情况(这份必需品清单请收好)(3)

供应充足,为何买不到菜?

事实上,各类食物和生活用品适量准备即可,市场上并不缺货。

根据上海各蔬菜批发市场、商超、电商等渠道提供的数据,上海目前主副食品供应充足,蔬菜和猪肉价格还有所下降。

那么,为何有消费者反映要“拼手速”买菜?各大生鲜电商平台都表示,主要还是运力吃紧。

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以联洋区域为例表示,一方面,这一区域覆盖封控社区较多,用户订单激增,主要站点的单日订单量暴增近3倍。另一方面,各站点也有部分骑手处于封控状态,导致运力吃紧。

加大运力保障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叮咚方面透露,从3月初,叮咚买菜就已经释放了大量共享员工储备资源,输送给联洋、曹杨、徐汇、闵行等订单需求量大的区域。

小区封控的几种情况(这份必需品清单请收好)(4)

骑士配送订单中

盒马也已启动员工招聘计划,同时与多个企业对接,开展“共享员工”合作,增强保供能力。目前已有丰收日、农耕记、探鱼等企业的近300人报名参与,也欢迎影剧院、健身房、剧本杀、餐饮等企业联系。

“近期有不少热心市民前来询问,盒马是否接受保供志愿者。”盒马负责人表示,“特别感谢大家的关心和支持,但目前暂时没有相关需求。大家戴好口罩,不要过度囤货,如有条件可以尽量到线下门店购物,将配送资源留给封控小区内的居民朋友。”

网购除了“拼手速”,还有何招?

如果你所在的小区封闭了,家里“余粮”不多,该如何买到菜?如果电商骑手约不到,怎么办?

事实上,除了叮咚盒马等电商,得益于上海近年来商业数字化转型,传统商超、菜场都有线上购物的小程序、社群以及相关配送服务。

正在“闭关”的市民马女士说,她通过奥乐齐超市的小程序,顺利买到了不少生鲜商品,最近还加入一个小区群,可在群内点单,由周边的汇成菜场统一将生鲜商品配送到小区。

业内专家支招认为,消费者可通过多渠道购买民生商品。比如,目前京东到家、小时购已经联合沃尔玛、上海联华、益丰药房等众多零售商家,提供到家服务;百联到家与饿了么、美团、京东到家等平台合作,配送人员充足。

小区封控的几种情况(这份必需品清单请收好)(5)

不少超市和菜场也通过多种在线模式,将生鲜商品“投喂”到部分封控小区。比如,针对一些被封闭的社区,永辉已经搭建了超100个专门的社区保供群,实现针对社区的集中配送。

美天副食品公司则针对封控社区不熟悉网购的老年居民们,联系了不少居委会,由社区在当天14时之前集中提交居民的“购物清单”,美天将在晚间统一备货,并于次日上午送达。

上海的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市民不用过分囤菜,新鲜的才更健康!

如果你并不是处在封闭小区,那么做好防护,我们自行采购,把有限的力量留给有需要的人。

只有一起克服困难,才能最终跑赢病毒!

小区封控的几种情况(这份必需品清单请收好)(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