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6日13:00(北京时间19:00),瑞典学院将202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颁奖词称,“她以勇气和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限制”。
就像《世界文学》主编余中先曾说:“安妮·埃尔诺并不为国人熟知,但她是法国当代杰出女作家,在法国当代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
也许你还没来得及拜读这位新晋诺奖得主的作品,但是和她有关的电影你也许看过——2021年柏林电影节金狮奖影片《正发生》。
她本人也参与了《正发生》的编剧工作。
其实放眼世界,文学作品历来是影视剧的营养之源,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改编的电影不在少数。透过镜头,优秀的文字不再安静地躺在纸上,它们开始与光影觥筹交错。
不妨在这个大奖揭晓夜,和贰十二世纪一起重温八部由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小说改编而成电影吧。
8
《老人与海》
【美国】欧内斯特·海明威
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原著: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就的一部中篇小说。它围绕一位老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叙述。
小说出版后海明威相继获得了1953年的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作为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老人与海》虽然情节简单、篇幅不长,但它浓缩了海明威一生的思想结晶。有评论家称:“这个朴素的故事充满了并非卖弄的寓意。作为一篇干净利落的”陈述性”散文,每一个词都有他的作用,没有一个次是多余的。”
电影:
海明威的作品与电影缘分不浅,《老人与海》就曾先后三次被搬上银幕。
而在几次影视化中,最为抓人眼球的当属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彼德洛夫拍摄的水彩动画电影《老人与海》。
这是一部绘制在玻璃上的动画短片,在创作中,导演佩特洛夫用指尖沾着油彩在玻璃板表面进行动画制作,利用玻璃的不同层面进行制作,他往往在一层画面上绘制人物,在另外一层画面上绘制背景,灯光逐层透过玻璃拍摄完一帧画面后,再通过对玻璃上的湿油彩进行调整来拍摄下一帧。完成全片需要重复该过程29000次。
这部具有印象派气韵和令人惊讶的流畅性的定格动画毫无悬念地摘得2000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不过,虽然这部出色的动画有着电影的魅力,但一部短片的容量终究是很难装下《老人与海》的全部意义。
7
《大地》
【美国】赛珍珠
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原著:
在《大地》里,作者赛珍珠以同情的笔触和白描的手法,以王龙一家人的生活为主线,以女主人公阿兰为主体,塑造了一系列全新的、有血有肉的中国农民形象。
在小说出版的20世纪上半叶,赛珍珠站在两种文化的交叉面上,既看到了两种文化的矛盾和对立,又看到了两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小说则跨越了东西文化间的鸿沟,有力地改变了不少西方读者眼中中国那种“历史悠久而又软弱落后的神秘国度”印象。
《大地》在1931年出版当年就创下了180万册的纪录,并连续22个月登顶畅销书排行榜首位,翌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
电影:
1933年,米高梅公司制片人艾尔文·萨博格决定把《大地》改编成电影 。
同年,中国驻洛杉矶领事馆知道米高梅公司要拍摄该片时,旋即与米高梅高层商谈,毕竟那个年代有西方大制片厂愿意拍一部讲中国的片子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而为了让剧本过审,中央党部、教育、内政、外交各机关干脆直接派专员协助米高梅修改剧本。前后共经历了16次审查、16次修订后,剧本终于获得批准。
但是,由于受到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影片在很多方面也并非十全十美,部分情节和表演难免显得有些矫揉造作。
但总体来说,该片的可贵之处在于提供了王龙、阿兰等非西方民族和人民的形象,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一贯片面的观念,同时在道德方面的分鉴力给当时的西方社会留下了印记。
6
《铁皮鼓》
【联邦德国】君特·格拉斯
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原著:
本书是格拉斯的《但泽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一部现代流浪汉的小说。
格拉斯以黑色幽默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叫奥斯卡的侏儒,他出生的时候就智力超群,三岁时无意中发现母亲和表舅偷情,又目睹了纳粹势力的猖獗,从此开始厌恶这个世界,决心拒绝长大,以反抗他的父母、纳粹、舅舅、情人。
从奥斯卡的视角里,社会和周围的人都是怪异和疯狂的。于是他整天敲打着一只铁皮鼓,以发泄对畸形的社会和人世间的丑恶。
《铁皮鼓》虽然是虚构的童话故事,但小说的风格与内容,与二战前后的德国市民杂乱彷徨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格拉斯对时事辛辣刁钻的讽刺,不仅展示了德国那段最黑暗的历史,也揭露出纳粹党在邪恶本质下的平庸。
1999年10月瑞士文学院在授予格拉斯诺贝尔文学奖时,称“《铁皮鼓》是二战之后世界文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电影:
同名电影《铁皮鼓》由德国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执导。
对这部电影,评论一致称赞,被认为是一部击中纳粹德国要害的政治电影,是“当代德国电影的突破”,也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反纳粹主义电影之一。施隆多夫完美再现了小说中德国战时市民的众生相,利用荒诞而非理性的手法,使观众感受影片对命运的强烈批判和反思,从中以小见大,成为一部被广为观看且为人们持续讨论的一部电影。
该片于1979年5月3日上映,获得第52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第3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为施隆多夫奠定了世界影坛的地位。
5
《魂断威尼斯》
【德国】托马斯·曼
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原著:
1912年,德国文学家托马斯·曼完成了小说《魂断威尼斯》。
小说讲述的是德国作家古斯塔夫·冯·阿申巴赫前往威尼斯度假,途中恋上了14岁的少年塔齐奥。可长时间地追求使作家精疲力尽,同时威尼斯开始流行霍乱,政府却封锁了消息,在疾病和心理的双重影响下不,作家最终客死威尼斯。
作品蔓延着古希腊埃斯库罗斯式的古典悲剧精神。托马斯·曼用主人公的死亡来提醒所有的艺术家:你的理性、尊严与知识,会被骤然爆发的激情所击溃。
电影:
1970年,意大利导演鲁奇诺·维斯康蒂将《魂断威尼斯》改编成了电影,而在拍摄本片时,维斯康蒂身患重病,时刻忍受死亡的威胁,这让他与阿申巴赫之间产生了同命相连的精神联系。
于是在展现阿申巴赫视角时,他甚至融入了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目的是让阿申巴赫之死能切实让观众“感同身受”,体会其中的无奈与辛酸。
尽管维斯康蒂和托马斯·曼代表电影和文学两个艺术门类,但千变万化的形式背后,伟大的艺术总有殊途同归的玄妙之处。
艺术家的归宿究竟是什么,艺术家守护的精神传统该如何定位,却始终困扰着每一个从业者,他们不断与商业时代抗衡,希冀通过艺术形式的升华来挑战索然无味的商业环境。维斯康蒂试图将外化的取材转化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历程,看似关注的是一个艺术家的生命之旅,但更多的是“人类腐败和文化解体”的内核。
4
《红高粱》
【中国】莫言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原著:
1986年第3期的《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了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震动了整个文坛。
小说以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为背景,从主人公“我爷爷”、“我奶奶”身上迸发出的蓬勃生命力的壮怀激烈的民间抗日故事,奏出一曲饱含野性、正气、生命、壮烈的民族混声合唱。
如同获奖辞所写,其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为一体”,《红高粱》以自由不羁的想象、汪洋恣肆的语言、奇异新颖的笔触,创造出了一个辉煌瑰丽的莫言小说世界,也为当代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打了先锋。
2012年10月,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中国籍作家。
电影:
张艺谋曾经说过,有两件事改变了他的命运,一件是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一件是拍《红高粱》。
整部电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绝对是那无数“红”:高粱红、夕阳红、酒红、衣红。
中国人钦佩红色。因为那是血的颜色,是十几亿人身体里流动的同一脉血。在电影中,红色不仅代表着劳动者的血,也是欲望的象征,它彰显了陕北高原老百姓的激情豪放,更意味着中华人民为中华民族抗争的一腔热血。
《红高粱》上映后,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那个票价只有几毛钱的年代,票房卖了差不多4000万,还荣获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张艺谋则成为中国首位获得金熊奖的导演,从此开始了他的巅峰之路。
3
《愤怒的葡萄》
【美国】约翰·斯坦贝克
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原著:
这本小说取材于斯坦贝克对当时美国农民大逃荒事件的亲身体验。大逃荒起源于美国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的大干旱,尤其是俄克拉荷玛州和德克萨斯州,庄稼枯萎,土壤沙化,当地无数农民因此而破产,不得不前往加州谋求生计。
1937年,关注社会底层的斯坦贝克决定亲身前往俄克拉荷马州,与当地的农民同吃同住,在流浪的路上,斯坦贝克眼看着无数农民不断死于过度劳作、饥饿和疾病。他感到痛心疾首,写下了小说《愤怒的葡萄》。
小说以主人翁乔德一家的流亡为线索,用饱含美国农民的血泪、愤慨的笔触描绘了大逃荒时期农民们所遭受的待遇。小说一经出版便登上畅销书榜首,发行量达到50万册,引起了美国各州统治集团的恐慌,当时甚至还有一本《快乐的葡萄》出版来抵消《愤怒的葡萄》所引发的巨大的社会影响。
小说取名为《愤怒的葡萄》也具有象征意义。“葡萄”取自《圣经》,意思是耶稣的子民,这里代表了所有受苦的农民;“愤怒”则表示只有饱含对不公的愤慨,敢于抗争才不会失去希望。
电影:
电影《愤怒的葡萄》上映于1940年,四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约翰·福特,总是能将文本厚度、文字冲击力寓于视听语言的表达之中。
约翰·斯坦贝克的文字是诗性化的,富于隐喻意义与生命哲理。因此,约翰·福特在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空镜头、大远景、静态构图,强化一种旁观者的视角。时代的更替变迁、家庭的悲欢离合、命运的起伏无常,都置于一个更为宏大的自然生态之中。这种静观其变的悲悯情怀,无疑是符合原作中文明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态观。
作为82年前的电影,彼时的好莱坞正忙着为观众编织梦幻以抚平经济萧条带来的伤痛,例如迪斯尼的动画《白雪公主》、米高梅的歌舞片《绿野仙踪》。
《愤怒的葡萄》的出现却是发人深思的。
文明与自然如何由对立走向融合?如何摆脱金钱对人的异化?生存意志与苦难博弈下,又将如何塑造精神力量与人生哲学?无论对于哪个年代的电影人和观众,都是需要不断思考并付诸实践的。
2
《日瓦戈医生》
【苏联】鲍利斯·帕斯捷尔纳克
195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原著:
《日瓦戈医生》被誉为当代苏俄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小说描述了俄国医生尤利·安得列耶维奇·日瓦戈与妻子冬妮娅以及女护士拉拉之间的三角恋故事。
小说开篇从1902年写起,“结局”写到1929年,“尾声”则已进展到二战结束后的年月,时间跨度约半个世纪。
活跃于上述历史时空中的,是苏俄社会各阶层的六十余个人物,其中最主要的是一批知识分子。作品主要描绘了他们在这一动荡年代中的复杂情绪感受以及对时代的种种思考。
实际上,帕斯捷尔纳克在完成《日瓦戈医生》后,书稿被出版社直接退回并遭到苏联业内谴责小说中反苏和反人民的倾向。几经周折后,才在米兰出版了意文译本,立即引起强烈反响。
1958年10月23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帕斯捷尔纳克,以表彰他“在现代抒情诗和俄罗斯小说传统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获奖消息在苏联引起轩然大波,作品受到严厉批判,帕斯捷尔纳克也被开除作协会籍,并受到驱逐出境的威胁,无奈之下被迫拒绝领奖。
1960年,由于癌症和精神抑郁,帕斯捷尔纳克孤独地在莫斯科郊外彼列杰尔金诺寓所中病逝。
1989年12月10日,其子叶夫根尼·帕斯捷尔纳克代领诺贝尔奖。
电影:
受篇幅所限,电影并未能表现出原著详实的全貌,但电影作为展现文学的媒介之一,尤其是通过视觉化的处理方式、看似无意的细节或对白、细腻的人物情感描写等,展示出日瓦戈医生坎坷又平凡的青年到老年的生活,并由此带出了从上世纪初至五十年代的卫国战争、十月革命、大清洗运动等一次次风起云涌的政治斗争的历史,让观众在种种的无奈里细味人生的种种喜怒哀乐。
《日瓦戈医生》作为大卫·里恩金像三部曲的收关之作(另两部是《阿拉伯的劳伦斯》和《桂河大桥》),于1965年12月31日上映。该片在1966年的奥斯卡上获得了最佳改编剧本、电影配乐、摄影、服装设计、艺术指导五项大奖。
1
《伊豆的舞女》
【日本】川端康成
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原著:
川端康成的人生可谓异常坎坷。2岁丧父、3岁失母,姐姐、祖母相继离世,16岁的时候,唯一的亲人祖父也撒手人寰,从此变得忧郁而又敏感。
十九岁那年,他独自去旅行,途中与一位小舞女有过一段难忘的邂逅,可羞于表达的他没能抓住这次机会。几年后感情受挫的他故地重游,追寻这段美好又哀伤的回忆,为此写下了处女作《伊豆的舞女》。
小说成书于1926年,川端康成27岁,讲述了东京的高中生川岛,为排遣内心的孤独和忧伤假期出游,在风光旖旎的南伊豆岛,与一个小小的流浪艺人团三次相逢,结伴同行了一些日子。其间14岁的舞女阿熏的美丽和明媚,以及少年之间初恋的朦胧、如诗的情怀,把读者带入一个空灵美好的唯美世界。
川端康成于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为:“由于他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精神特质。”
电影:
《伊豆的舞女》先后共6次被搬上大银幕,3位不同时代的女演员田中绢代、吉永小百合和山口百惠分别在1933年、1963年和1974年出演过女主角“薰子”。
最经典的要数1974年由西河克己执导的《伊豆的舞女》。
阿熏扮演者,有“雪国之樱”美称的山口百惠,眉宇之间总是透露着一股悲美忧郁的气质,故她扮演的少女阿熏,最为令人念念不忘。
山口百惠出演本片时仅14岁,正是这部电影使她一夜成名。这部电影也让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因戏结缘,虽然二人在片中天各一方,但在现实中结为伉俪,算是弥补了广大影迷对片中男女爱而不得的遗憾了。
原创 摸鱼暴龙兽 贰十二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