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矿业界】

◎ 张丽华

行业性报纸作为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有着较大竞争压力,面临转型发展难题。如何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积极开发、打造适应时代发展的融媒体产品和平台,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传播体系一直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数字化改变了人们生活,同时也改变着人们阅读习惯。纸张作为往日主要媒介传播形式,正逐渐被各种屏幕取代。融媒体背景下多种信息传播方式的产生,给传统行业报的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与挑战。行业报若想在融媒体环境中突围,则必须要创新发展。

融媒体时代报纸发展现状

(一)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报纸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媒体,曾广为人们所接受。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报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看报成本大于网络阅读。我国报纸出版种数逐年下降,2018年中国报纸出版种数1871种,较上年减少13种,同比下降0.69%;2019年中国报纸出版种数1851种,较上年减少20种,同比下降1.07%。在新媒体的强大冲击下,报纸减版或者停刊已是普遍事实。市场占有率降低,使报纸面临着巨大生存压力。

(二)发行量降低

近几年,随着新兴媒体出现,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渠道越来越多,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就可以获取最新消息,报纸出现了发行量下降、读者老龄化以及新闻时效性差等问题。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77.25%的人从微信群获取新闻信息,39.02%的人从抖音获取新闻信息,24.61%的人从今日头条获取新闻信息,24.03%的人从微博获取新闻信息,而从报纸和电视获取新闻信息的均在7%以下。纸媒等传统媒体市场占有率大大下降。

(三)受众群体越来越少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是广播、电视、报纸,其中,报纸拥有多种阶层、多个年龄段的受众群体和忠实粉丝,在大众中具有较大影响力、较强权威性。而在媒体融合环境下,传播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人们更加趋向于新媒体的应用,互联网在资讯传播速度、表现形式、实时更新等方面全面超越了纸媒,致使报纸受众越来越少。

(四)版面有局限性

新闻随时都在发生,新媒体可以及时进行报道。但是报纸工作程序多而复杂,时效性不及新媒体,而且版面有限,不能囊括所有新闻,同时版面也具有明显主次之分。对于受众在某一段时间关注的新闻焦点或者热点问题难以做到及时反馈,也就不能与受众进行良好互动。

(五)经济效益越来越低

报纸发行和广告是纸媒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纸媒鼎盛时期,一份几十版的都市报,广告版大概占三分之二,经济收益相当可观。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及商家都将广告投入转向新媒体,在报纸上的广告投放越来越少,报纸广告的收入处于连年下降趋势,广告总量逐年萎缩,从而影响报纸的经济效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致使许多报纸举步维艰。

融媒体时代行业报转型路径探析(1)

行业报发展现状及优劣势

(一)行业报发展现状概述

行业报是我国报业最大群体,占报纸总数三分之一。我国的行业报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49 -1980年)、扩大发展阶段(1980 -1996年)、巩固变革阶段(1996年至今)。行业报具有较强专业性,很多还承担着部委和行业机关报职能。在报业历史上,行业报发挥着其他报纸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行业报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需求。在网络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行业报更是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20世纪80年代,行业报处于鼎盛时期,从政策层面上国家给予行业报大力支持,当时各行业发展迅速,行业部门都有自己的报纸,对市场各种信息需求也很强烈,能更快捷地获取行业发展态势、原材料供给和产品销售等信息。行业报为行业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如今网络信息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行业报内容的及时性和信息传递速度明显不足,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形成反差。因此,行业报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二)行业报转型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融媒体时代,行业报走在转型之路上,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主动求变,才能迎来新的发展机会。行业报的转型发展受制于人员、技术、投入等因素, 更受制于观念意识和运行机制的落后。

1.在夹缝中求生存

大多数行业报底子薄,起步较晚。面对多元化的市场,基本上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原来单一的产品就是出版发行报纸,这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十分有限。种种原因导致行业报向多元化转型发展比较滞后。

2.人才吸引力不足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没有人才支撑,转型就是空话。行业报内容比较专业,相比大型主流媒体对人才吸引力不够。在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闻院系毕业生更倾向于去新媒体工作。既懂行业又懂新媒体相关业务的人才严重欠缺,阻碍行业报转型发展步伐。

3.媒体融合发展滞后

在融媒体时代大背景下,行业报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认识的过程,微信、微博、客户端、门户网站、数字报等成为行业报融媒体的发展重点,虽然在形式上拓展了内容传播渠道,但只是报纸内容的重复,没有从本质上做出有价值的创新。没有建立集采、写、摄、录、编和各种网络技术运用于一体的全媒体采编队伍,尚没形成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融媒体工作机制,没有真正实现“报、网、微、端”协同联动。

4.聚焦行业深度报道较少

内容为王,深度见长。“内容为王”能够成为支撑媒体行业发展的信条,源自“内容为王”本身的重要性和巨大价值。行业报必须以深度见长,聚焦行业政策,找到与社会关注的结合点,抓住行业热点、难点、焦点进行有广度、有深度剖析,这是制胜关键。对行业报而言,内容是看家本领,是根,抓住高质量内容就是牵住了“牛鼻子”。

(三)行业报转型发展的优势

1.独有资源优势

行业报有自己的产业链条和受众市场,初心就是服务行业,为行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所以有自己的人脉资源。行业报深耕行业,熟悉行业政策、市场走向,其权威性、专业性毋庸置疑,在报道内容上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对行业企业单位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2.专业特色优势

行业报在市场上能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是其专业性比较突出,报道内容比较精准,报道方向主要以行业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立足优势新闻资源开发进行报道。编采人员深耕行业领域,对行业热点难点问题把握到位,新闻敏感度高,能精准分析行业前沿问题或发展趋势,从而使得信息发布更权威、政策解读更精准、新闻分析更到位、舆论引导更有效。

行业报转型路径及建议

近年来,各种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壮大,在给纸媒带来巨大生存压力的同时,也为其带来转型发展新机遇。行业报只有转变思维,创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媒体建设,拥抱新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其权威性、专业性等优势,闯出一条新路,才能真正实现转型发展。

融合报道作为一种新的新闻生产模式正被广泛接受,说到底是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和先进传播技术的紧密结合。行业报应充分借助外脑,发挥自身权威性和专业性优势。只有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解决传播技术问题,实现“内容生产 产品包装 渠道占有”为一体的“内容为王”,才能真正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一)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

在实践中,行业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策、采、编、发工作流程,在内容上具备权威性和专业性,但报道理念、报道模式到表达手段等都要进行创新。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行业报要想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必须坚定不移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在策、采、编、发工作流程中纳入融媒体思维,从传统单一的纸质媒体,发展为融合报纸、网站、官方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舆情分析、视频音像制作等多种传播形态的现代化全媒体矩阵。

(二)加强融媒体人才培养

人才是媒体竞争的关键。融媒体时代行业报迫切需要建立一支既懂专业又精通新媒体各项技术的编采队伍。在选人用人上不应仅仅局限于新闻专业,要开拓视野,大胆选用计算机、数学、数据分析、舆情分析、摄影、视频制作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提升行业报的核心竞争力,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多元化优质产品。

(三)提高服务客户精准度

行业报在转型发展中要精准定位,明确方向。恪守办报初衷,充分发挥行业报服务性、精准性、专业性、权威性的价值所在,深入基层调研,了解用户需求,为行业及相关市场主体提供权威、精准、有效的信息服务,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切切实实为行业鼓与呼。

(四)着力提升品牌影响力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行业报应正确看待“变”与“不变”的关系,变的是新技术、新传播环境,不变的是新闻的自身价值及传播规律。“内容为王”能够成为支撑行业媒体发展的信条,源自“内容为王”本身的重要性和巨大价值。

行业报是信息服务行业,内容是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核心竞争力。虽然构成品牌的要素很多,如采编、广告、发行、产品延伸等,但内容始终是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这是行业报的基本生存法则。融媒体时代,行业报的转型仍应依托报纸,树立服务行业转型发展的品牌,建设行业融媒体主平台,打造行业最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资讯平台和专业化的咨询服务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独立生存发展下去。

(作者系中国矿业报社融媒体中心主任)

本文来自【矿业界】,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