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儿已经出现一段时间了

坦克世界黑枪深度解析(关于坦克世界的杂谈)(1)

名字有点臭

说真的,如果是按这家伙的样子去虚构一条TD线咱还能接受,现在这条劣质版268线着实是让我有些犯恶心。

但是对于WG而言,当年他们可不会想那么多,这次纯粹是想出个排位赛奖励TD但是没什么特别适合出的(2685已经拿去拍卖了),所以自己编了一个。

于是他们就想出了“基于113的后继型号114而生的自行反坦克炮改型”,名字就叫114 SP2,SP应该是self-propelled(自行)的意思,但是这个2……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啥?难不成还有个1被你们淘汰掉了?

先不说这些,这家伙自从出现之后壮大了十级TD的力量,准确的说是十级ADC的力量,后排输出手里又多了一个强劲的存在。

具体强劲在什么地方,你们自己看看就明白了。

对于排位赛奖励这个定位而言算是个合理的数据

坦克世界黑枪深度解析(关于坦克世界的杂谈)(2)

一看这个DPM,有些人会笑,说这个DPM过不了3000啥也不是,我劝你好好动动脑子,坦克世界十级TD里DPM能超过他的有哪些人呢?217和103B是坐实了的,然后呢?然后是福六,再然后就只有268了,噢,268的DPM就比他高了接近20,没了,剩下的DPM都比他低,问题是除了268基本上都没有一个6英寸炮或者是更大口径的炮。

之后来看看伤害,你看又有人在那笑了,笑的啥?说他是6英寸级别的口径却不如德国和波兰的同级别口径的单发伤害,只有650,我只能说上一个带着152但是单发伤害只有650的可是被你们哭到生吃一刀之后直到现在还在那里撑着TD的门面的东西,那好,话锋一转又到了穿深上面,哎哟这个穿深甚至还不如自家的重坦和中坦,真丢人噢,那确实丢人,只是一般重坦穿深水准,就像217那样一点儿也不高,但是除了这两样东西,他还有什么可以被黑的地方吗?

你黑他的弹速,对不起他这个弹速是80年代科技,是WG世界观里的吉拉德·布尔博士与NORINCO精心打磨出的超级炮弹,坦克世界的6英寸级炮弹飞行速度记录再一次被刷新,恭喜蛐蛐屈尊第二,而这门炮搭配的是来自远东的神秘力量,中系自带蚩尤装填,这个装填速度,全坦克世界所有6英寸级里面只有查四炮和福三炮的短装填能比他的装填快,可是他又不是弹夹车。

炮不够出众自然要关注一下火控,缩圈速度这一项很恐怖,能排在他头上的是103B、白云、蛐蛐和217,剩下的没人能在基础缩圈时间上比他更强,再看看精度,好吧也是上面这几个比他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的三扩系数处于一般水准,大概有多一般呢,福三炮和E4也是差不多的三扩,但是他俩在火控上被诟病的地方是那个愚蠢的缩圈,能解决缩圈基本上也没什么大问题,火控全靠精度和缩圈堆起来就可以了,而这个家伙正是那个“解决了问题”的存在,顺带一提他还是个自带全向射界的TD。

等一下,一个全向射界TD的炮塔旋转扩圈系数竟然没有达到0.20 反而是一个标准的重坦水准???然后他的三扩和穿深也和一般重坦差不多?

这真的是TD?

坦克世界黑枪深度解析(关于坦克世界的杂谈)(3)

机动方面就比较一般了,不如说连一般都算不上,看着这个极速觉得还是能接受的是吗?很遗憾他的履带系数不会给他跑那么快的,就算是硬地也只是30出头,坦克世界里最多的地面类型是中地,中地情况下他甚至连上30都很难,谁叫他是六十吨起步的玩意儿?而且转向也不利索,炮塔转向更是德味满满,要是让我找到这个玩意儿的总师的话我会直接把他送进精神病院,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明明看着就像个自行火炮却有着五棍同款七度俯角,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非要说烂机动的好处也不是没有,那就是这种烂机动阴差阳错的助推了火控的

坦克世界黑枪深度解析(关于坦克世界的杂谈)(4)

先聊一聊他的防护,只能说打狙的都不配有装甲,长这么大个头,装甲倒是吹弹可破,你要说有优势吧,优势就是不会烂到那种随便来一个中坦轻坦都敢拿HE对着你笑,嗯,没了,非要再多掰两句那就是没人能三碾你的侧面和正面,能双碾你的侧面非6英寸勿扰,可是问题是打你还需要口径碾压吗?不过血量倒是不少,和一个贫血的十级重坦差不多,在十级TD当中并不算非常高,然而在我看来也没什么可圈可点的,顶多就是面对八级小朋友的时候可以装大尾巴狼,可是问题是面对八级小朋友有必要拿宝贵的血量去对付吗?你这个血量对付十级九级也不算很多吧?可是你有六十吨啊!不过要挤出一些别的可以提一嘴的优势的话还是有的,那就是这东西是苏系风格重坦底子,侧面带了一条15mm的间隙,履带上部的装甲是带倾角的,尤其是那条间隙裹着的地方,角度够大的话确实能吞炮弹,没了。

剩下的都还好,视野对于TD而言已经不算瞎了,隐蔽还可以,只可惜那个比268还要强悍的初版隐蔽被砍掉了,因为WG觉得“身高和隐蔽值不符”,说白了就是觉得这样的狙击手太OP才砍掉的……不过咱也能理解,这个隐蔽还是可以用的。

一个最适合野队的昏睡数据狂诞生了……

我想到一艘船,战舰世界里面的,大家给她的评价是“只需要注重右上角数字的昏睡船”。

我在想,那坦克世界里有没有真的和这样的船的理念不谋而合的存在,想来想去一直没有答案,能把数字刷高的基本上都是扛把子车,纯粹的刷数据人很难找,好一点的天天哭着喊着说对位的人不对或者是地图不对实在难顶,要么就是没办法从扛把子身上有效率的刷数据。

直到这个东西的出现。

非常纯粹的输出机器,全程就看左下角绿色X字标旁边的数字往上蹦,但是他自己本身掌握不了输赢,因为他就是个纯粹的输出机器。

准确的说,应该是最为纯粹的蛐蛐,打黑枪没问题,小城镇没位置黑枪可以打拐角,隔远一点找个1.5线位置可以吃点重坦的肉,落单一对一的情况下你要强行用DPM和单发去换也不是不能换。

怎么说呢,作为一个TD,这玩意儿除了没办法随时随地出现在他想出现的输出位这一点,剩下的都是有点,作为一个TD来说,他把输出这一点玩到了极致,极致到我觉得给他这样的穿深非常合理。

作为一个TD的局限性是存在的,玩主动这件事他玩不起,TD大多数都是被动的,2684为了成为那个主动的家伙牺牲掉的东西实在不少,但是这个家伙……

不知道是不是白毛子想教会我们“穿深并不是绝对指标”,之前的KRV和Vz.55多少算是打破了“重坦需要高穿深”这一条常识,现在要向穿深绝对论的最后堡垒——TD这一块儿发起进攻了,WG给出的答案就是“ADC并不需要非常厉害的穿深,够用就行”,114先辈就是答案。

然后我们都看到结果了,有全向炮塔的他拿着对于TD而言相当强悍的数据,然后对着大家说“不要紧张,你看我牺牲了装甲、穿深和均伤”,然后让大家把目光转向2685、E4、蛐蛐这些人。

但是问题在于,蛐蛐精度和缩圈更强大,穿深和伤害更高,但是没你这么无脑的DPM,而且他的三扩差到极致,没办法像114先辈一样不需要那么久的准备时间,更没有那样的隐蔽能让蛐蛐安心打狙,E4穿深是很棒,但是你说他这个装甲,其实对于十级车来说也不算什么装甲,更大的问题在于他自己都没有那么好的火控能像114先辈这样随便找一个输出点就能嘎嘎乱打,也没有那么厉害的隐蔽让他有借口打狙,2685就更不用说了,是,全向炮塔,伤害和穿深更强大,装甲也比114先辈好,但是问题是他把E4的毛病都搬过来了,而且还更严重一些,得到的回报是隐蔽比114先辈好,恕我直言实在是没什么用……

实在不信的话看看这个……

坦克世界黑枪深度解析(关于坦克世界的杂谈)(5)

国服十级TD场均第一

坦克世界黑枪深度解析(关于坦克世界的杂谈)(6)

国服十级TD场均第四(E-100 WT是服务器残余数据,故不算)

如何对敌?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他的队友都处理掉,因为他只是个TD,亦或是他往前跑的时候看到他出现就把他往死里打,输出手不会找位置躲起来转移仇恨值就是基本功不扎实。

如果是用TD治他的话其实很难,主要原因在于他很准,除非他犯傻非要和KRV卖头和白云站撸否则就得先除掉他的队友。

像是这种玩意儿最怕的还是人太少,人少了他也支棱不起来,本质上没什么抗压能力,他能出来和你换血基本上可以确定是你有问题。

这些听起来像是废话,但是对付这种遵循纯粹定义的纯粹的TD真的只能这么办,就像对付279E的时候只能找穿深高的家伙在他不垫角度的时候强打、对付秃酋的时候最好让他没办法对你卖头玩,听起来就像是废话,但是只能这么办。

TD的局限性是存在的,这个局限性其实就是他的队友,打掉他的支撑就可以了,比起怎么针对他,不如想想怎么把他的队友都弄没,赶在他把你和你的队友都送上西天之前。

后话

这家伙的主炮的名字为何让人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坦克世界黑枪深度解析(关于坦克世界的杂谈)(7)

你去搜GM-45这个名字基本上得到的结果都是GM-45 155毫米榴弹炮,这门炮就是著名的“火炮狂人”吉拉德·布尔博士手底下的155mm GC-45的中国授权版,

这门炮确实能装车,当然装车的不是这个114先辈,这车是完全虚构的,真正使用了这门炮的车子……装车的那位叫做PLZ-45,就是让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的中东土豪位置疯狂的NORINCO拳头产品之一。

坦克世界黑枪深度解析(关于坦克世界的杂谈)(8)

说回到这门炮,在现实世界里,当年吉拉德·布尔博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访问国内各大军工企业与院校后,愿意将手里的GC-45榴弹炮卖给我们,而且是将炮连带技术打包卖给我们,这门炮着实好呀,在当时这个炮的射程远超北约标准,弹道性能优秀,即便是作为牵引炮,其牵引机动性也是相当不错的,而且当时正值西方向我们敞开大门,再怎么说也得掏腰包买,但是反对者认为我们用了这么久的152mm炮,这个时候换西方标准的155mm炮,重新适应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且他们还提出已经有新式152mm炮在研发了,没必要买。

如果没有李洪昌总师和杨荫桐院长的话恐怕我们真的会和这门优秀的榴弹炮无缘,当年相关部门拿不定主意就说“我们不反对但是我们不掏钱”,他们二人就自掏腰包去和布尔博士的公司联系,直到1983年GC-45的奥地利版本GHN-45来华演示让大家看到这门炮多么牛才最终完成了GC-45的技术引进,还买了20门奥地利GHN-45列装部队,这才有了之后全面吸收吃透45倍径155mm榴弹炮技术并且完成全新生产线建立后的成品——155mm GM-45。

而坦克世界里面这门炮的口径是152mm……

也就是说,WG历史部门使用了时光机穿越到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在GC-45引进工作还没敲定前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那就是将GC-45改为152mm口径,取名为GM-45,虽然之后还是成功引进GC-45,但是为了纪念WG的时间旅行者的功绩最终让国产版本沿用了GM-45的名字……

除了这种解释我想不出别的可能性,难不成是他们觉得“中国不存在使用西方口径的炮”?那121B这玩意儿他们是怎么觉得合理的?真按这个想法的话121B不应该装个107mm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