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的你,是不是正在为阅读速度慢而发愁呢?是呀,读书速度慢,好几天都读不完一本书,好恼火尤其看到很多能读书的大神,读书速度那么快,让咱们自惭形秽,怎么才能让阅读的速度“一年顶十年”?为什么有的人一天能读两本书,而有的人一年都读不完一本书想要读书速度快,有什么奥秘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怎样快速阅读并理解透彻一本书?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怎样快速阅读并理解透彻一本书(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

怎样快速阅读并理解透彻一本书

爱读书的你,是不是正在为阅读速度慢而发愁呢?是呀,读书速度慢,好几天都读不完一本书,好恼火。尤其看到很多能读书的大神,读书速度那么快,让咱们自惭形秽,怎么才能让阅读的速度“一年顶十年”?为什么有的人一天能读两本书,而有的人一年都读不完一本书。想要读书速度快,有什么奥秘吗?

直到我读到彼得孔普的这本书——《如何高效阅读》,我才大开眼界。用到了书中的方法,我仅仅花了两个小时,就读完了《如何高效阅读》这本近14万字的书,平均每分钟是1200字,这个速度其实比我平时读书的速度快了不少,而且记得也挺牢固。我知道这本书一定有我遗漏的地方,但是没关系,以后还是有机会重新读到。

这本书有哪些秘诀呢,咱们详细拆解一下。

首先,咱先得量化一下读书的速度。

怎么量化呢?所谓量化的标准,就是每小时读多少字。我们经常会忽略量化这件事,一个人读书速度快慢,理解的到不到位,囫囵着看肯定是不知道。现在,咱们用计时器,去掐算一下,到底一分钟读了多少字。先做到心中有数。后面当我们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再来测算一下,就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阅读速度到底有没有长进。

我随便找了两本书测了一下,差不多500字-600字/分钟,差不多一秒钟十个字。但是优秀的人差不多要一千多个字。当然不同的材料,理解能力会也有很大不同。但前提是,我们先得让那些字进到我们的眼睛里。

再来说说这本书的作者吧,跟谁学比较重要,为什么是作者孔普,孔普是快速阅读领域的专家。曾任伊芙琳·伍德动态阅读教育机构总裁,他曾经给尼克松总统时期的白宫官员讲快速阅读课程。他的本职工作就是帮别人提升阅读速度。这本书里有大量教学案例,非常重视实践。

关键点来了,也是我从书里学到的一个关键方法——指读。

为什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阅读的时候,眼睛是怎么接收信息。

阅读时,眼睛会持续进行有规律的跳动。要看到事物,眼睛必须短暂停顿在某个对象上摄取有效信息,有点像相机拍照一样。眼睛会不断的拍照。反映到大脑中成像。

眼睛在每个词上面都会停留四分之一秒,所以,如果你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你一分钟最多就是240个字,但是,眼睛还会进行回读,一般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多次回读,每100个单词回读10~11次。这意味着你的平均阅读速度是215个单词/分钟。

如果你一个字一个字去读,你的眼睛会啪啪啪地不断拍照,所以,想要读得快,需要解决两件事:一个是解决回读问题,一个是解决眼睛拍照范围的问题。

有些回读是有意识的,可能是没读懂,需要返回去看,有些回读是无意识的,眼睛不由自主飘过去的。如何避免回读,就是要有个东西来引导目光,最好的东西是手指,用手指的移动引导目光的移动。如果在电脑上阅读,用鼠标来引导也可以。这样做起码会提高20%-30%的阅读速度。

第二,要解决一次只看一个字的问题。就是眼睛聚焦的范围。

可以用书里提到的“刷页”的方法,下面我引用书中的要点。

1.手掌朝下放平,保持放松,手指在页面第一行下适当散开。

2.开始摆动,从手腕往下移动整个手掌(不是整个手臂),快速从左边移动到右边,来回重复。一定要左右移动手指。持续进行,避免中断。

3.手指一边摆动一边往下移动,直到刷完整个页面。利用10秒或更短的时间刷完整页内容。你可以数着数“1”“2”“3”等来进行,直到能轻易地完成该动作。练习几页后,你就为练习双倍/三倍练习做好了准备。

这是两倍速阅读和三倍速阅读的方式,借助首手指的引导,手指运动的速度越是快,阅读的速度也会越快,把手做为节拍器作为引导。后面不要因为有了一定的成绩,后面就把手的引导去掉。如果没有手,过一段时间,阅读的速度马上就又会下来。

你可能有一些疑问,读的快,真的能理解吗?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贪多嚼不烂,萝卜快了不洗泥。我们总认为读书快了不容易理解。

用了速读这样的方法,好像一本书只要一两个小时就能读完了,我们会非常内疚,觉得对不起一本书。这其实大可不必,你想想,你曾经花十几个小时读过的那本书,现在还有印象吗?估计也早就忘光了吧。

所以,如果想要加深对一本书的理解,有个很重要的动作,就是用起来,讲给别人听,也就是带着目的去阅读,达成这个目的,你不会有任何内疚感。阅读必须要有目的,没有目标,我们所有努力都没有意义。

找书有个好方法,就是假设你的人生还有最后6个月,你要读什么书?

用以终为始的思路去选择你的素材,千万不要选那些你觉得没意思的东西,因为你读起来会非常痛苦,阅读一定是快乐的,有意思的,有心灵感悟的。

如何快速理解书里的内容,也有方法,书里提到了“神奇之线”。神奇之线只是一条斜线,在斜线上记录描述文章主旨的词汇或短语。从斜线开始,最后形成可视化的树状图,成为信息记忆工具。

比如下面我做的这本书的神奇之线,或者你用思维导图习惯也可以,这些都是为了加深记忆。

很多书不能只读一遍就束之高阁,从大脑记忆的角度来说,你总是会遗漏一些东西。所以,不要期待一次性把一本书读完。无论是阅读报纸、小说、网络打印文本或是教材,都从头一字不落地读到结尾,这种方法明显是在浪费时间。要想成为高效速读者,必须改掉这样的习惯。

想要加深理解,先要了解作者的写作组织模式。有些类型的作品,其实是有固定套路的。

新闻报道指的是故事、大多数评论、杂文以及其他的说明文,包括一般的资料书与课本。这类题材一般都采用比较简单的组织模式。说明文通常由三个部分构成:介绍、发展与总结。这很简单,总结往往是最重要的部分。对于非小说文学图书而言,时间有限,先看开头与结尾部分,因为最重要的内容都在这两个部分。中间部分相对次要。作者在开头先给出主要观点,告知事情的发生发展或者提出问题。之后阐述观点,并给出论据。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对于那些比较难的书,作者通常为最难读的书提供“地图”材料。为了提供辅助,大多数的材料组织要有序。主要的“道路”都有路标指示,路标称为二级标题或粗体标题,通常这些二级标题下还有三级标题。当然,三级标题指示的是更小的“道路”,

如果这本书咱们只记住一个知识点,我觉得就是动手指读,听上去傻傻的,好简单,但是真有用。手动得越多,眼睛就动得越少。这不仅能提高阅读速度,还能提高理解能力。

赶快找一本喜欢的书,读起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