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东亚是怪物房,里面的国家随便一个拎出来,都能吊打全球绝大部分国家。但事实上,东亚也并不全是狠角色,不能打的小绵羊也还是有的。比如曾经海棠叶子的组成部分之一,位于我国北面的蒙古,就完全谈不上强大二字。

蒙古国的最新状况(蒙古是全球第二大内陆国)(1)

比如在军事方面,蒙古当前的国防力量非常孱弱,没多少战力可言。根据全球火力指数的数据,蒙古当前的常备现役部队仅有9000人,而且还是分为空军和陆军两大兵种,主要装备有10余架飞机和400多辆坦克。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装备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古董,战斗力水平相当有限。比如陆军的那几百辆坦克,型号大都是T-55、T-62这种年过半百的老爷车,能正经上路都算不错了。

另外蒙古是没有海军的,传说中那个于谦他们家老丈人统帅的“蒙古海军”,只是郭德纲的段子而已,大家图一乐就行。

客观来讲,蒙古这点儿军队别说在东亚不够看,就算是到小国林立的欧洲去,那也是毫不起眼的存在,估计也就比安道尔、圣马力诺这些军事力量等同于零的袖珍小国强一点。

蒙古国的最新状况(蒙古是全球第二大内陆国)(2)

而在经济方面,蒙古如今的经济水平也相当落后,属于是亚洲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蒙古在2021完成总计名义GDP约151亿美元。按照蒙古当前330余万的人口数计算,当年蒙古的人均GDP应该是在4600美元左右。

单从人均数据上看,蒙古的经济似乎还不错。毕竟是4600美元的人均GDP,都快顶得上两个印度了。但实际上的蒙古经济,远没有数据表现的那般“好看”。蒙古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国家,搞的是出口经济,缺乏工业基础。虽然凭借着老天爷赏饭吃,蒙古能有着大量的出口收入。但国内薄弱的工业体系,却无法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蒙古每年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去国外进口需要的工业品。

简单来讲就是蒙古虽然挣得不少,但花得也多,甚至很多时候,这个国家都处在一个入不敷出的状态,需要依靠借债和援助生活。有数据显示,目前蒙古的外债总额接近300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蒙古两年的GDP。如此债台高筑,蒙古的经济自然就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总的来说,当前的蒙古乃是一个贫穷且落后的国家,没什么实力可言。而蒙古之所以沦落到如此地步,人口稀少乃是主要原因。

蒙古国的最新状况(蒙古是全球第二大内陆国)(3)

蒙古这个国家是出了名的地广人稀,作为当今世界第二大内陆国,蒙古的国土面积超过150万平方公里,差不多相当于4个日本。但是蒙古当前的人口并不多,只有330余万。

而作为对比,日本当前的人口数量都达到了1.26亿,相当于38个蒙古的体量。所以蒙古当前的人口密度并不高,每平方公里差不多就2个人,比俄罗斯、加拿大这些国家都还要低,属于是正儿八经的人口稀少区。

一般我们认为,人口乃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因为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人口才是最为关键的要素,既代表着生产力,又是消费市场。即便是在机器取代人力的工业时代,那也需要有着充足的人力资本存量,以此来维持生产体系的正常运转。简单来讲,人口代表着劳动力,而劳动力即生产力,生产力即国力。

总而言之,人口乃是一个国家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那些人口稀少的国家,一般上限都不会太高。尤其是对于蒙古这种发展较为落后的欠发达国家而言,人口更是拖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蒙古国的最新状况(蒙古是全球第二大内陆国)(4)

想想蒙古区区三百多万人,放到咱们这边连个二线城市的体量都比不上,发挥空间属实是比较有限。

关于蒙古人口稀少这个问题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其糟糕的地理环境。

蒙古是一个中高纬度内陆国家,位于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学过初中地理的同学应该都知道,这种地理位置大都是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因为深居内陆,海洋上的湿润气团难以到达,往往会呈现出比较恶劣极端的状态。

首先就是因为远离海洋所造成的干燥少雨,一年到头基本是见不到多少雨水的。而且是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

据统计,蒙古的年平均降水量大概在200毫米左右。200毫米的降水量是个什么概念呢?在通常的地理划分中,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乃是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自然分界线。像我国以干燥少雨而著称的黄土高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都能超过300毫米。

蒙古国的最新状况(蒙古是全球第二大内陆国)(5)

更为关键的是,这还只是一个平均数据。蒙古的降雨分布非常的不平均,绝大部分的降水都集中在了东北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可以达到350毫米,雨水相对比较充沛。所以我们在这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绝美草原风光,甚至还有大量的湖泊森林。

然而这样的绝美风光,仅仅只是出现在蒙古的东北部地区。其他更趋向于大陆中心的地带,则是干燥异常,一片荒凉。尤其是在蒙古的南部区域,年平均降水量长期不足50毫米,一些地区甚至常年全年无雨。由于没有雨水的滋润,这些地方基本都是以沙漠戈壁为主,不具备人类长久生活的环境条件。

据统计,蒙古境内至少有一半的土地,都是被沙漠所覆盖。而剩下的那一半,差不多有八成的地方都是一些植被稀疏的戈壁荒漠,或者是一些没有植被覆盖的裸露岩石地带。很明显这些地方是不适合农业生产的,自然也就是不适合人类生存。

至于真正能给老百姓提供基本生存物料的农业区,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蒙古东北部地区,面积仅仅只能占到蒙古约10%的国土。

蒙古国的最新状况(蒙古是全球第二大内陆国)(6)

除了降水量稀少以外,极端温差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一个典型特征。这种气候环境下的地方,不管是年较差还是日较差,大都会有着很大的浮动空间。简单来讲就是冬季严寒,夏季炎热。

有数据显示,蒙古在冬季的最低气温可以达到零下40度左右,而夏季的最高气温则是能够达到35度。值得一提的是,蒙古的夏季很短,差不多也就是7、8月份,而这两个月则是集中了蒙古全年约90%的降水。

而蒙古的冬季却很漫长,一般是每年10月份就开始入冬,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4月份,差不多就是半年的时间。在这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蒙古将会经历严寒和干旱的双重气候考验,生存条件可以说是相当的恶劣。

一般来讲,土地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毫无节制地繁衍。而蒙古贫瘠的土地和极端的天气,拉低了这个国家环境承载能力上限,使其无法供养太多的人口。一旦超出了这个限度,草原上就得饿肚子了。

蒙古国的最新状况(蒙古是全球第二大内陆国)(7)

其实翻看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这是草原民族的通病。历史上生活在蒙古高原的那些游牧民族,因为是在马背上长大,打小就要练习骑射之术,所以战斗力相当强。从匈奴、突厥、契丹,再到蒙古,哪一个不是纵横天下,威慑四方?

尤其是在13世纪,黄金家族领导的蒙古帝国,横扫亚欧大陆,几乎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不夸张地讲,他们主宰了一个时代,13世纪就是蒙古人的世纪。然而这些游牧民族无一例外,都只是昙花一现,根本无法建立起长久稳固的强大政权。甚至许多民族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只能在史书古籍上寻找相关的痕迹。

游牧民族的强盛期之所以短暂,主要就是因为他们的繁衍能力不行。当然不是说他们不能生育,而是他们所生活的这片草原生存物资有限,只能养活那么多人。如果人口超限,就意味着僧多粥少,大家必然会为了生存而发生争斗,分裂和内耗便随之而来。

草原民族是天生的征服者,骨子里就热衷于入侵和掠夺。但实际上,他们其实是在生活所迫之下的无可奈何。但凡草原上的水草牛羊能养活他们,估计他们也不愿意冒险跑来和长城的高墙利箭死磕。

蒙古国的最新状况(蒙古是全球第二大内陆国)(8)

另外前面所提到的恶劣气候环境,更是会加速这一情况的发生。在游牧时代,草原民族的生产模式主要就是依靠放牧。这种生产模式无疑是相当的脆弱,只要随便来个寒潮旱灾,牛羊就会大批量地挨饿受冻,而草原上的牧民就会饿肚子,衰落则成必然。

所以总结来讲,蒙古的人口之所以那么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资源有限,无法承载起大量的人口繁衍。一直以来,蒙古的人口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数量区间。

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毕竟如今的人类文明已经进入到了工业时代,不仅生产力大幅度提升,对于恶劣环境的抵御能力也要强很多。蒙古人完全可以通过“工业技术”,来弥补生存资源的劣势。想想咱们的内蒙,和蒙古的地理条件其实差的不是太多,甚至面积都只有蒙古的三分之二。但是内蒙如今的人口却达到的2400万,远超蒙古。

前面提到过,蒙古是一个资源型国家,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像煤炭、铁矿、稀土等矿产的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而在工业时代,这些矿产都是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资源。蒙古人完全可以用资源交换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生存物料需求。

蒙古国的最新状况(蒙古是全球第二大内陆国)(9)

简单来讲就是利用资源出口来赚取外汇,然后用这些钱进口生活物资,从而为人口增长提供物质上的保障。

从理论上讲,这种人口策略是具有可行性的,但前提是蒙古的出口经济要足够发达才行。就像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这些土豪一样,能够凭借资源出口来获取到足够的收入。否则蒙古进口的生存物资,就无法支撑人口的增长。

而在前面我们就提到过,蒙古当前的经济状况是相当糟糕的,时常是入不敷出。光是养活现在的这几百万人口就很吃力了,更不要说去搞什么人口扩张了。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蒙古的糟糕经济,其实也和自身的地理位置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大家翻开地图就会发现,蒙古不仅是一个内陆国,还是一个只有两个邻居的“夹心”内陆国。蒙古全境都被中俄所包围,就像是包饺子一样,不留一点缝隙。

蒙古国的最新状况(蒙古是全球第二大内陆国)(10)

从国防安全角度上讲,蒙古这样的位置条件无疑是得天独厚的,是别人几辈子都羡慕不来的那种。因为除了中俄这两个邻居,蒙古再没有第三个陆地接壤的国家。而中俄两个又都是当今世界上的顶尖大国,军事上全球前三,政治上又是联合国五常。不管是在战场上,还是在谈判桌上,那都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这意味着其他任何除中俄以外的第三方势力,都不具备入侵蒙古的条件。

至于中俄两国的话,出于地区均势的考虑,也很难对蒙古做出实质性的入侵举动。毕竟俗话说得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蒙古不管是倒向两国的任意一方,就必然会遭到另一方的阻挠。如此一来,蒙古不管怎么混,背后都必然有一个强大的靠山,无需太多担忧国防安全。

不夸张的讲,在当今世界,蒙古绝对是最难入侵的国家之一。

蒙古国的最新状况(蒙古是全球第二大内陆国)(11)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说蒙古当前的地理位置能够在安全是给予保障,但对于蒙古的经济发展却是一个极大的阻碍。原本蒙古作为一个内陆国,经济上的劣势就已经很大了。因为内陆国不临海,没有港口支撑,无法发展海洋贸易,由此导致蒙古的进出口经济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贸易渠道。

另外蒙古全境被中俄所包裹,则是意味着蒙古所有的对外贸易渠道,都是掌控在别人手中,而且还没多少选择性,无形中要增加不少的成本。不说别的,但是过关收税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各项成本的增加,通常就代表着自己利润的减少。

最为关键是贸易渠道被控制,使得蒙古的发展空间遭受限制,长期只能是生存在两位邻居的阴影之下,难有出头之日。这也是这些年蒙古一直都在寻求第三邻国的一个主要原因。

蒙古国的最新状况(蒙古是全球第二大内陆国)(12)

综合来看,蒙古当前的人口稀少主要就是两个原因。首先是在农业时代,蒙古恶劣的地理环境,限制了人口增长所需的物料资源。而到了工业时代,蒙古因为经济水平落后,依旧无法完成资源的扩充,从而无法为人口增长提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