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公司开会,某君聊起自己大学时玩乐队的事儿,说,哥们跟乐队一起唱的是Suede,自己上台表演唱的是周杰伦。
这让我想起自己大学时第一次跟着乐队出去演出的经历,一群人坐着租来的破公交开到一个小县城里,车上一群大金属,我一路哼着《爷爷泡的茶》。
这就是周杰伦对我们这些中国八零后的影响,哪怕像我这样一个床边贴着涅瓦纳、枕下压着颜大师、心中装着碎南瓜的摇滚青年也不能置身事外。
那会儿其实周杰伦还没真正牛叉起来,虽然现在大家都对他的前三张专辑津津乐道,但相比后来呼风唤雨、不可一世的周董,十年前的他还只是横空出世的一个天才而已。直到2003年的《东风破》开始,他才成为“中国风”的全民代言人,并开启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毫无疑问,过去十年来,没有谁像周杰伦那样给华语主流乐坛带来过那么多的影响和争议。从所谓东西合璧的“中国风”到囫囵吞枣式的说唱,从咬字不清到辣妹子辣,这其中当然包括方文山的歌词,一切的一切,最后成就了传统唱片业时代最后的辉煌。
是的,周杰伦的十年,也是唱片业急速崩塌、音乐行业迅速转向数字音乐的十年,周杰伦2005年的专辑《十一月的萧邦》开庆功宴宣布全亚洲销量超过250万张,到2014年,台湾地区已经鲜有专辑破10万了。
但是对于周杰伦来说,这一切已经不重要了,借助传唱一时的“中国风”、借助各种争议、借助教科书、借助电影、借助春晚,他已经成功的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深深烙印在时代里的符号。而我感兴趣的,是他对中国年轻一代歌手的影响,后弦、许嵩、徐良、汪苏泷,还有各种平台上那些不知名的网络歌手们,从他们的音乐里,我们听到的满是周杰伦式的创作逻辑。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周杰伦比王菲在音乐上更有影响力的原因。早前有七零后前辈撰文,称八零后太乖,没有“叛乱”,而我撰文反驳称,周杰伦就是“叛乱”的一员——能把高高在上的宋祖英拉下跟自己玩REMIX跳街舞,这还不够“叛乱”吗?
在那一刻,周杰伦已经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流行文化史上独一无二的位置。
在此我不评价现象的好与坏,华语主流乐坛的问题从来不是某一类音乐、某一个人的好与坏,而是从来就不够多元化,是亚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缺乏流动。
但这些跟周杰伦都已经没什么关系了,所以他心安理得的结婚去了。
作者介绍:陈贤江,笔名耳东,资深媒体人,新音乐产业观察创办人,微信号takof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