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不败百年孤独(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1)

“曾经有那么一群年轻人,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永别,每一次落地都必须感谢上苍。他们战斗在云霄,胜败一瞬间。他们必须无所畏惧,但也无所逃遁,他们是螺旋桨时代的最后一批战斗机飞行员,他们所面对的敌人以及生死、都在目视可及的范围内,一如十九世纪的贵族决斗”。

----《冲天》


1

台剧《一把青》中有这样的一句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冲天》里的飞行员就是这样意气昂扬的少年,拥有将一瞬作为生死的勇气,拥有一腔热血报国的志向,拥有无人可匹敌的浪漫,追求生命的极致,如雄鹰一般搏击万里长空,也如流星一般划过天际,留下神秘又动人的故事。

再没有一部电视剧比《一把青》更加悲怆动人,也没有一部记录片能比《冲天》更悲凉无奈。或许这源于那个时代悲凉的底色,让这样平凡有不平凡的故事蒙上一层淡淡的哀愁。


千年不败百年孤独(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2)


民国的爱情十有九悲,比起爱情,更让人悲入骨髓的是那一群慨然赴死的英勇,那一点点中国人骨子里的不屈精神。


一把青,东山的一把青,歌唱着朱青和郭轸的生死相隔,也像是一群人的无奈离歌,而《冲天》则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再现,天空与陆地的距离,生与死的博弈,爱人与亲人的期盼,国与家的两难.....

或许这就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样子,它远比偶像剧残酷,也比偶像剧更加浪漫,我想更接近那个时代,却只触到冰山一角便悲伤不已。


当一个个飞行员的故事揭开,就犹如走进他们的人生,还没来得及窥见人生的全部,他的生命便停在了空中的某一刻,甚至来不及向挚爱挥手告别,一捧黄土,一缕青烟,甚至一阵微风,这是他们的全部。


千年不败百年孤独(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3)


爱人相隔,国运难料,生逢乱世的他们,原本拥有荣华富贵的人生,甘愿舍弃所拥有的安逸投身于保家卫国的事业。或许有人很难理解这种选择,但永远有人会因他们的选择而改变一生。


2

飞行员的爱情是一瞬间,生死也是一瞬间……

那浪漫而注定短暂的爱情,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程,是让他们更勇敢面对生死,还是更留恋人间?

“作为飞行员的眷属,不是人受的,真的不是人受的”。《冲天》中,飞行员眷属夏庆华女士这样说。没有人知道,等待飞鹰归来是一件需要多大勇气的事情,只有他们知道,得到了意味着要经历再次失去的痛苦。

飞行员刘粹刚与许希麟的爱情以情书开端,以家书落幕,1937年10月12日,日本轰炸机来袭,刘粹刚驾驶飞机与敌人缠斗。


千年不败百年孤独(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4)

许希麟后来回忆:

“我的心要蹦出来了,我不自觉地紧贴着栏杆,我的手指几乎要插进栏杆里,因为那霍克神鹰的腹部触目的是清清楚楚的2401机号”。

所幸缠斗中,刘粹刚抓住机会将敌机击落。

飞行员与敌人的缠斗中,要看着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几秒钟化成灰烬……却不得不这么做,因为在生死前面还横隔着一个家国,空中的战斗以命搏命。

“隔天,粹刚休假回来,我们相视而笑,他拥着我问道,你都听说了,我摇摇头说,不,我全看到了,你在天上拼命,我却躲进防空洞,我觉得这是我俩生命里的最大讥讽,我做不到”。

这就是真实的飞行员眷属,有着常人所没有的脆弱与彷徨,同时,也拥有者别人所没有的勇敢与倔强。

两周后,一个噩耗传来,刘粹刚掩护八路军反攻娘子关,刘粹刚为了保护飞机,没有跳伞,撞上了魁星阁,不幸牺牲。

许希麟听到噩耗,痛不欲生,吞下36枚银元,送医及时,才挽回性命。

“人生本如朝露。事事如梦,一切都难以预料,我的麟!我最亲爱的麟!假如我要是为国牺牲杀身成仁的话,那是尽了我的天职!您时时刻刻要用您聪慧的脑子与理智,不要愚笨,不要因为我牺牲一切,您应当创新生命,改造环境,我只希望您在人生旅途中永远记得,遇着了我这么一个人;我的麟,我是永远爱你的”。

这是刘粹刚留给许希麟的最后一封情书。


千年不败百年孤独(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5)

1938年8月25日,粹刚小学正式成立,许希麟担任校长。入学学生均为空军在职或遗族子弟,她继承了刘粹刚的遗志,一生恪守自己的承诺。


3

1941年,年仅25岁的林恒永远留在了祖国上空,那片硝烟弥漫、炮火轰鸣的天空,三年后,辗转落脚在西南边陲、已是旧疾缠身的林徽因在病榻上,怀着难言的悲痛,写下“这许多不美丽的言语 算成诗”追悼三弟林恒,以及那些同他一道在高空之上纵横捭阖、抛洒热血的年轻飞行员。

她眼中这些洋溢着青春意气的少年,在炮火纷飞中蹉跎年华,长鸣苍穹,无情坠落。生命在战争面前渺小脆弱。


“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后一切你交出。

我既完全明白,为何我还为着你哭?

只因你是个孩子却没有留什么给自己,

小时我盼着你的幸福,战时你的安全

今天你没有儿女牵挂需要抚恤金同安慰

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 是为了谁”

这是林徽因写给弟弟的一封信,也是她对时代宿命的悲叹。


千年不败百年孤独(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6)

这些年轻飞行员,他们之中大多来自顶尖学府,出身名门望族,在国仇家恨面前却选择投笔从戎,忍受高空之上的孤独与寂寥,下一刻生死未卜的残酷无情,让命运飘忽在云层之间,视死如归。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刻在石碑上的箴言化成同归于尽的信仰,抱着壮士割腕的信心与敌人决一死战。全世界没有第二所航空学校,有这样的标语。

他们战斗在云霄,胜败一瞬间,他们在人类最大的战争中成长,别无选择,因此他们对飞行的热爱,对天空的憧憬,还有那些国仇家恨,纵横捭阖,儿女情长,都必须化成命运的音符,飘扬在云间……


后记

云烟,往事,昙花一现,这不应该成为历史的形容词,这是亵渎先辈的贡献,亦是对时间的不敬。

纪录片《冲天》,给下一代太平盛世的备忘录,历史不可忘,吾辈当自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