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重点经典(黄冈竹楼记哪有岁月静好)(1)

古文观止重点经典(黄冈竹楼记哪有岁月静好)(2)

音频 | 严鼎

文稿 | 严鼎

解说文稿

(续上篇讲解)

古文观止重点经典(黄冈竹楼记哪有岁月静好)(3)

在昨天的内容中我们说到,作者王禹偁是一位出身贫寒的励志农家郎,年轻时抱着“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的壮志理想,通过科举一路向上,历任宋太宗一朝的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哪知道刚过了35岁,他的仕途噩梦接踵而至,短短六七年间经历三次起复三次贬谪。原因便是他出了名的直言敢谏。到黄州的这次,是前两年宋真宗接了他哥哥宋太宗的位子登基时,王禹偁从宋初的现实情况出发,提出建议主张改革,这或多或少触犯了一些权力集团的利益。他又被委任负责撰修《太祖实录》,奈何笔太直,写了一些为执权者所不容的事实,于是又遭贬谪到了黄冈一地。

文章详解

古文观止重点经典(黄冈竹楼记哪有岁月静好)(4)

古文观止重点经典(黄冈竹楼记哪有岁月静好)(5)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古文观止重点经典(黄冈竹楼记哪有岁月静好)(6)

【注释】

公退:办完公事,退下休息。

鹤氅(chǎng)衣:用鸟羽制的披风。

华阳巾:道士所戴的头巾。

【译文】公务办完后的空闲时间,披着鹤氅,戴着华阳巾,手执一卷《周易》,焚香默坐于楼中,能排除世俗杂念。

作者在这里说他一个人赋闲在家时,自己的装饰打扮:披着鹤氅,戴着华阳巾。鹤氅是汉服中的一种。仙鹤是道教常用的图案,世称成仙为“羽化登天”。古人用一种像鹤的水鸟的羽毛,来做成衣服和仪仗中的旗幡。比如陆游的《八月九日晚赋》中写道:“薄晚悠然下草堂,纶巾鹤氅弄秋光。”

华阳巾也是道教的一种头巾。俗话说:道有九巾,僧有八帽,华阳巾就是其中一种。相传,吕洞宾就戴着华阳巾。

所以你看,王禹偁赋闲在家就喜欢把自己打扮成一位道士,手执《周易》,焚香默坐,他认为这样能够帮助他排除世俗杂念、忧虑。结合前面所讲,我们应该可以明白,他所说的忧虑来源何处。

古文观止重点经典(黄冈竹楼记哪有岁月静好)(7)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古文观止重点经典(黄冈竹楼记哪有岁月静好)(8)

【注释】

胜概:美好的生活状况。胜,美好的。概,状况,此指生活状况。

【译文】这里江山形胜之外,只见轻风扬帆,沙上禽鸟,云烟竹树一片而已。等到酒醒之后,茶炉的烟火已经熄灭,送走落日,迎来皓月,这也是谪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闲暇时光,望着眼前的风帆沙鸟、烟云竹树,体会最平静的生活。这风帆沙鸟、烟云竹树就在书帷之外吗?也许是,但更可以在心门之内。或者索性啥都不想,天清地旷之间,只一人,在一缕炉香的陪伴下,对着阳光星月、山水画轴发一会儿呆,听听风声雨声秋虫声,让身体的每个细胞放松下来,让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获得身体的松弛。“独坐苑帘静,澄怀道味长。年光付书卷,幽事续炉香。”只要内心摒除世俗忧虑,人便能获得另一片不同于尘嚣缰锁的天地。

此种闲情逸致,也不禁令人想起白居易在《庐山草堂记》中的句子:“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白居易说,乐天我已来到这里做了草堂的主人,仰观山色,俯听泉声,随意浏览旁边的竹树云石。从早到晚,美景很多,来不及一一观赏。看了一会儿,由于清幽景物的诱发,性情也随之变得恬淡;环境适宜,心情平和。只要住一宿,身体就十分安宁,住两夜更感到心情平静安适,住三个晚上以后,心旷神怡,物我两忘,也不知是如何进入这种状态的。此等生活境界,实乃羡煞旁人也。

古文观止重点经典(黄冈竹楼记哪有岁月静好)(9)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幹、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古文观止重点经典(黄冈竹楼记哪有岁月静好)(10)

【注释】

齐云、落星:均为古代名楼。

井干、丽谯:亦为古代名楼。

骚人:屈原曾作《离骚》,故后人称诗人为“骚人”,亦指风雅之士。

【译文】那齐云、落星两楼,高是算高的了;井干、丽谯两楼,华丽也算是非常华丽了,可惜只是用来蓄养妓女,安顿歌儿舞女,那就不是风雅之士的所作所为了,我是不赞成的。

作者在此处又举齐云、落星、井幹、丽谯这四座华奢高楼,虽富丽堂皇能矗百年,但却存声色犬马,其不耻之意溢于言表。而他自己所建的竹楼起于微末,却依然能登楼眺远,尽览山色,纳江湖幽波风月辽阔于胸臆,又有四时之胜景,这岂不比那些世俗所谓的华居要高级百倍?通过这一正一反的对比,凸显了作者内心从容自持、洁身自好的人生追求,即便遭遇贬谪,也绝不自甘堕落,坚决与世俗划清界限,坚守自己内心的精神花园。

古文观止重点经典(黄冈竹楼记哪有岁月静好)(11)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古文观止重点经典(黄冈竹楼记哪有岁月静好)(12)

【注释】

稔(rěn):谷子一熟叫作一稔,引申指一年。

【译文】我听竹匠说:“竹制的瓦只能用十年,如果铺两层,能用二十年。”

庄稼成熟谓之“稔”,古代谷子一年一熟,所以人们就直接用“稔”来代指年。竹匠希望王禹偁把竹楼建得结实点,这样房子能维持的时间更久。竹匠的这个建议,王禹偁会采纳吗?

其实是毫无必要的,你看,作者借机大倒苦水:

古文观止重点经典(黄冈竹楼记哪有岁月静好)(13)

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

古文观止重点经典(黄冈竹楼记哪有岁月静好)(14)

【注释】

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995年(宋太宗至道元年),作者因讪谤朝廷罪由翰林学士贬至滁州。

广陵:即现在的扬州。

又入西掖:指回京复任刑部郎中知制诰。西掖,中书省。

戊戌岁除日:戊戌年除夕。除日:除夕。戊戌:998年(宋真宗咸平元年)。

齐安:黄州。

己亥:999年(咸平二年)。

【译文】唉,我在至道元年,由翰林学士被贬到滁州,至道二年调到扬州,至道三年重返中书省,咸平元年除夕又接到贬往齐安的调令,今年闰三月来到齐安郡。四年当中,奔波不息,不知道明年又在何处,我难道还怕竹楼容易败坏吗?

作者历数了自己这几年接连遭贬的经历,古代官职正常的任期一般是三年,可你仔细数数就会发现,王禹偁没有一任的时间超过一年,而且都在走下坡路,这样五次三番的摧折之下,作者的内心早已寒凉甚至麻木,他哪里还敢奢望仕途高升、期待东山再起呢?明年还不知道人在何方,我要把竹楼建得那么结实有何意义?他这是借竹匠之语抒心中不平,以自嘲口吻浇胸中块垒。

古文观止重点经典(黄冈竹楼记哪有岁月静好)(15)

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古文观止重点经典(黄冈竹楼记哪有岁月静好)(16)

【注释】

嗣而葺(qì)之:继我之意而常常修缮它。嗣,接续、继承。葺,修整。

庶:表示期待或可能。

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译文】希望接任我的人与我志趣相同,继我爱楼之意而常常修缮它,那么这座竹楼就不会朽烂了。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撰记。

王禹偁一方面强调不惧竹楼之易朽,另一方面却又希望有“同志”的人能“嗣而葺之”,以求“斯楼之不朽”,看起来有点矛盾。而实际上,两者并不冲突,不惧竹楼之易朽着重的是物,求“斯楼之不朽”着重的则是精神,就是作者写作此文的最终目的,即表达出淡薄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当我们翻开中国古典文化的时候,不得不承认其中的精华都是文人们在苦难中完成的,正是他们经历的一次次精神和身体的磨难,才能把他们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激发出来,才能让我们后世之人领略那人世间最真挚最淳朴的情感。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我想现如今当我们处于人生的低谷,感觉生活无望时,正是这些古典文化给了我们力量。孔子说诗可以"兴观群怨"。正是一个"兴"让我们可以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博爱厚发之感。我想历代先贤们正是凭借此来对抗生命的苦难,来书写文化长河中最诡谲的浪涛。

每每读到这些诗人、作家或文学家们的生平经历,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那句话:

“文章憎命达,魍魉喜人过。”

深沉的灵魂总要经过苦难的淬炼,有温度的文字往往出自经历了非凡苦难的灵魂。

也许,好的文字不只是文采与修辞的堆砌,更是思想淬炼和高贵灵魂的深刻呈现,是我们的人生经历过煎熬与摧折之后所呈现出的一种成熟的形态。我在这里挪用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的一段话,来说明这种通达的成熟人生状态: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无论苏轼、王禹偁,还是古代那些在文学史上有过浓墨重彩一笔的文人,都不是命运的宠儿,人生命运都不那么顺畅,都曾见识过官场的污浊与黑暗,无论哪个时代,都有着这样一口“酱缸”,但我们可以选择跳入还是远离。摒弃随波逐流是个痛苦的选择,总要经历被人否定与自我否定的过程,总要走过孤独、走过一系列的磨难。

包括王禹偁在内,以及走过这一切的伟大文人们,他们的可爱之处,正在于那一颗至真至纯、空灵宁静的心。

(附原文)

黄冈竹楼记

古文观止重点经典(黄冈竹楼记哪有岁月静好)(17)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幹、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古文观止重点经典(黄冈竹楼记哪有岁月静好)(18)

古文观止重点经典(黄冈竹楼记哪有岁月静好)(19)

下期内容预告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同学们可以先预习哦)

古文观止重点经典(黄冈竹楼记哪有岁月静好)(20)

古文观止重点经典(黄冈竹楼记哪有岁月静好)(21)

严鼎中学语文荣誉出品

文稿 | 严鼎

音频 | 严鼎

排版 | 张金香

统筹 | 孟滕玲 张金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