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个科幻短篇,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人们在未来创造了一台可以回答任何问题的超级电脑,于是人类向它提了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有上帝吗?”
电脑思索了一会,回答道:“现在有了。”
人类一直对未知的事物抱有恐惧感,而电脑的出现更是加深了这种恐惧,随着AI技术的发展,机器替代人类的大部分工作是迟早的事。
而人们在电影中,也在不断诉说着这种恐惧。
趁着最近科幻电影《终结者》的上映,让我们来盘点下电影史中那些经典的反叛电脑。
机器的恐惧
《大都会》1927
早在默片时代,人们就感受到了机器的恐惧,自从蒸汽机发明没多久之后,就有大量的工人失业,而那些无情的机器制造出的意外,更是成了人们对其口诛笔伐的证据。
机器成了当时资本家的代表,他们通过机器控制着整个城市,压榨着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工人团体,《大都会》正是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一个邪恶科学家试图利用机器人掀起一场暴乱,推翻资本家建立的机器世界。
但在片中,工人和资本家都成了被利用的工具,而真正的反派则是邪恶的科学家以及他所制造的机器。
超级电脑
《阿尔法城》1965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旗手——戈达尔拍摄过一部著名科幻片《阿尔法城》,在未来的城市中,一切都由一台名叫“阿尔法60”超级计算机控制,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在它的逻辑控制之下,而生活在此的人,则丧失了人类原有的各种情感。
而当外来的男主雷米·柯雄陷入爱情时,便惹来了杀生之祸。
此片最大的悲剧在于,爱情依然不能唤醒被”阿尔法60“控制的爱人,当她亲手把雷米揭发时,就已经给他判了死刑。
《太空漫游:2001》1968
此片的经典就已经无需赘述,无论是从电影史角度还是科幻史角度,此片的经典和前瞻性都是毋庸置疑的。
库布里克不但塑造了理性之上的HAL9000,还创造了一块留给后人无限遐想的”黑石版“。
片中电脑与人的博弈,并非简单的理性与感性的区别,而是理性与工具性的斗争。HAL9000的指令来自人类,它完全服从指令行事,这是绝对的理性。而对人类来说,机器永远都是工具,一旦机器摆脱了工具性,变得对他无用时,那它就变成了敌人,这是人类的工具性思维。
这场斗争,一直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历程,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影片从猿类,一直拍摄到未来。
《巨人:福宾计划》1970
正如《太空漫游:2001》中的人工智能一样,在步入70年代之后,高速运算的计算机让人类发现了自己的无力,依靠计算机的时代即将来临,人们对他的恐惧也从最初的机器上升到了意识的领域。
《巨人:福宾计划》是一部在那个年代容易被忽视的电影,影片讲述了美国的福宾博士为了预防核战争的爆发而制造了一台超级电脑:巨人。而有趣的是,当时的苏联也悄悄地制造了一台类似的超级电脑,双方在暗中相互博弈,而两台超级电脑,却在私底下交换数据,最终,这两台超级电脑决定朝对方的国家发射核弹。
这部电影通过黑色幽默的方式讽刺了冷战中的双方,而相比人,片中的电脑则更风趣幽默,反而更具”人性“。
《世界旦夕之间》1973
在德国新电影三杰之一——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的片中,电子世界更是出奇得可怕。
在片中有一个能预测人类社会的电子世界,人们通过其中的预测结果来对社会进行干预,从而得到最好的结局。但项目的负责人却神秘死亡,随之而来的是相关负责人的接连消失,主角斯蒂勒也逐渐陷入疯狂之中,当他一步步揭开真相时,却已经分不清自己到底身处哪个世界。
此片是一部电视电影,长达4个小时,法斯宾德通过他的固定视角充分渲染了此片的悬疑氛围,而后好莱坞的翻拍片《异次元骇客》则差了许多。
《未来世界》1976
作为电影《西部世界》的续作,《未来世界》在设定上拓展了世界观,而且把重心放在了阴谋论上,虽然现在看来逻辑略显混乱,但其试图通过沉浸式的娱乐体验来控制人,还是十分具有启发性的。
人工智能
《银翼杀手》1982
这部电影和《太空漫游:2001》一样在当年遭遇了票房与口碑双失利,但随着亚文化的兴起,这两部片逐渐成为电影史上不可回避的作品。
片中的主角已经从先前的机器人变成了复制人,人与机器的界限更加模糊,权利,义务,这些原本属于人类的东西是否应该同样给复制人呢?拥有情感和想法的复制人,似乎让人们感到更加绝望。
《错位》1986
这部中国的科幻电影同样对未来的机器人进行了思考,他不单涉及到机器人自我意识的成长,试图取代人类本身,还大大讽刺了官僚制度和流程上的臃肿。
作为黄建新导演早期的作品,片中大量表现主义的手法沿袭了《黑炮事件》的美术风格,而梦境中更是让传统与科技相碰撞,朋克味十足。
网络恐惧
《时空悍将》1995
这部集结了丹泽尔·华盛顿和罗素·克劳的影片,把人们对网络的恐惧具象化了。影片赋予了程序个人意识和人类的外表,并且进入了人类社会。
此片虽然剧情尚可,但糟糕的特效和罗素·克劳在里面张狂的演技却让这部片变得十分搞笑。而他的中文标题更是与剧情八杆子打不着。
《网络迷宫》1997
简陋的布景和晃动的相机,这部赛博朋克片在欧洲人手中变得十分文艺。但其故事内核却类似于《黑客帝国》,同样是对程序的恐惧,在这里却通过一种看似无厘头的方式展开。
影片讲述一个苦逼的程序员在赶完一款游戏之后,游戏中的主角厌倦了其中的生活,要求程序员删除这款程序。而另一方面,电脑公司又步步紧逼。由于自我意识的出现,反而让创造者陷入困境。人们对程序的恐惧,已经蔓延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片虽然在剧情上并不是非常注重逻辑,但在美术上却显示出了十足的朋克味。
《感官游戏》1999
擅长B级片的导演大卫·柯南伯格拍摄过诸多科幻片,这部《感官游戏》更是以其大胆的道具和设定,还有不断切换的世界线,让观众大呼过瘾。
当一款可以直接干扰玩家神经系统的游戏出现,游玩者在现实与虚拟中不断逃跑,而不断切换的故事线更是打乱了游戏与现实的界限,制造出类似于《盗梦空间》般的效果。
机器与人
《我,机器人》2004
这部片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电影从早期单纯的机器人,到电脑程序的快速发展,自我意识产生,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脑技术,必须与之共生。
而这部改编自阿西莫夫作品的电影,则是对自己设定的”机器人三大定律“发出了挑战。
人类之所以害怕机器人,是因为他们越来越像人类,有了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想。而人类已经见识过自己所犯下的各种罪行。
《机械姬》2014
英国的这部文艺科幻片着眼点非常小,却拍得十分细腻,机器意识的逐步觉醒,情感的逐渐释放,道德的深度碰撞。他并不像美国的科幻片一般通过大场面和打斗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而是通过一点点的共情,让观众与机器人产生情感的共鸣,接着通过人类对机器人的不断奴役,让观众产生矛盾心理,最终对自己发出疑问,我们做的都是正确的吗?
人类的发展史,伴随着恐惧,电影是一面直观的镜子,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对未来的恐惧,还有对自己的恐惧。
科幻电影中的这些电脑便是最好的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