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陶渊明《桃花源记》里描写的世外桃源景象,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美好生活的追求文明蔚然成风,社会经济环境安全稳定,成了人们共同的向往,也成了毕节干部群众努力奋斗的目标,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此去冬来花盛开?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此去冬来花盛开(本固邦宁遍地花开)

此去冬来花盛开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陶渊明《桃花源记》里描写的世外桃源景象,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美好生活的追求。文明蔚然成风,社会经济环境安全稳定,成了人们共同的向往,也成了毕节干部群众努力奋斗的目标。

近年来,为给全市人民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市公安局、安全监管局、司法局、消防支队等部门履职尽责,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总结经验,在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上下足了功夫。

公安部门:为文明城市创建贡献担当与力量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意识里,公安、警察这些词语都是安全感的来源。公安机关除担负着日常的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外,还负有处置突发事件,侦破各种刑事犯罪案件,参与和组织抢险救灾等重大责任。因为有他们的存在,人们才会生活得舒适、安逸。

而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中,公安机关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为抓好全市公安机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全市公安系统认真履行职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推进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及交通信号灯“两化”工作。2018年全市新规划道路交通标线6万余平方米、新增道路交通标牌709块、整改标线标牌127处,全市共设置路口交通信号灯158处、人行横道信号灯42处。

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强化宣传曝光形成震慑。截至11月,全市公安交警部门在市级以上电视、报刊媒体刊播新闻684条,各级网络媒体、新媒体刊播转载新闻1000余条,利用交警官方新媒体发布微博2350余条、微信1500余条,各媒体曝光车辆不礼让斑马线、乱停乱放近500辆。

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和社会宣传提升市民意识。开展文明交通及创文宣传活动1094次,群众接受宣传教育达18.1万人次;深入包保社区开展创文宣传进社区、进家庭宣传活动6次,发放宣传品500余份、宣传资料2000余份。组织机动车驾驶人被记满分和需参加审验的驾驶人共2万余人接受专业的安全文明教育。

通过网络直播营造创文氛围。警媒联动,通过与媒体直播和公安民警进行直播等形式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响管”摩托整治、酒驾查处、城市道路交通综合治理等现场网络直播10余场次,累计点播量30余万次。

严厉打击涉爆涉犯罪。强化公共安全监管,严格危爆物品管控。

加强治安管理。开展旅馆业检查整治百日攻坚战专项行动。落实“有效证件入住、实名入住、一人一证入住、按时上传信息”等规定。

司法部门:结合职能种好文明城市创建“责任田”

2018年,市司法局结合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等作用,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助力全市文明城市创建。

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七五”普法规划,严格“七五”普法考核验收标准,扎实推动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研究制定法治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迅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法治创建,成功申报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41个。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将机关、学校、农村、企业作为“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点,紧抓制度不放松,确保法治宣传教育对象全覆盖。

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以及“以案释法”等重点工作,大力推进普法依法治理进程。

按照“法治毕节”创建工作要求,全市司法行政法律援助部门均在所辖区域内的乡镇(街道)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212个,在村(社区)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3029个,还在看守所、戒毒所、共青团等部门建立专门法律援助站65个,基本建成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的法律援助服务圈。

今年9月,市司法局开展了法律援助“大回访”活动,重点对重大疑难案件、农民工要求支付劳动报酬案件、军人军属案件等进行面对面回访。

全面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司法公正。市司法局出台了《毕节市司法局关于开展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将有关人身损害和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援助工作,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受援人可以到毕节市的法医司法鉴定所和贵州省毕节汽车运输公司通安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司法鉴定所进行法医临床鉴定、汽车综合性能检测鉴定提出法律援助申请。此项工作的开展,将为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发挥积极作用。

狠抓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市司法行政机关采取办班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广泛开展《人民调解法》学习宣传活动,进一步规范基层人民调解工作,依法完善人民调解工作制度。

消防部门:为创建文明城市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氛围

2018年,全市消防部门狠抓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加快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不断强化火灾防控火灾能力,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

以“无火灾村寨”“消防安全平安社区”创建活动为抓手,市、县政府组织综治、民政、住建、消防等部门开展“消防安全社区”达标验收,全市208个社区全部完成了达标验收。

深化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内容,明确以乡镇(街道)行政辖区划分“大网格”,成立安全委员会;以社区和行政村为单元划分“中网格”,成立消防办公室,开展日常检查巡查、集中排查整治、定期消防宣传;以居民小区、村组为单元划分“小网格”,构建“全覆盖、无盲区”的消防管理网络,缓解了基层网格化监管任务重和监管力量弱之间的矛盾。

目前全市共建立大、中、小三级消防安全管理网格38751个,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今年全市6个二类重点村寨全部完成微型消防站和“农村消防大数据监管系统”建设任务,通过人防、物防、技防不断改善农村防火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确保将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

综合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市建成政府专职消防队48支、企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5支,其中今年新增专职消防队4支,专职消防员550余人,覆盖城乡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初步形成。

全面整治突出问题。认真落实毕节市城乡火灾防控“巡逻检查,高点瞭望,驻点执勤,一线监护”十六字要诀,实行了“433”工作方法,即四项机制(捆绑式监督管理、交叉式检查执法、归零式清剿隐患、零距离式宣传教育培训)、三项制度(每日一查、每周宣传培训、力量下沉)和三项措施(系统录入核查、监督执法倒查、宣传资料核查),开展了学校、群租房、儿童活动场所、取暖安全、成品油市场、电气火灾、电动自行车、城市综合体等10余次专项治理活动。

将消防“放管服”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深化“阳光119”行动,全面落实便民利民措施,所有消防行政审批业务均由政务中心消防窗口统一受理、统一分配、统一出窗,并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首次免罚制、过错责任追究制等工作制度,开通了全市大型重点工程和 “投转固”等重大项目消防审批“绿色通道”,做到提前介入,跟踪指导,热情服务。

强化消防宣传教育,全面增强市民消防安全意识。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月、防灾减灾周、科技周、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月等主题消防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全面提升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

安监部门:守好文明城市创建的安全“底线”

为营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一年来,毕节市政府与10个县区签订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任务责任书,分解落实39项具体工作任务;与24个市有关部门签订个性化目标责任书,细化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和具体工作。

制定出台了《毕节市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奖惩办法》《毕节市煤矿重大违法违规生产建设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等文件,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市级安监、质监、交通、公安消防等16个市安委会主要成员单位制定了各自主管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检查清单,实行检查执法“清单式”管理,逐步提高检查工作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今年以来,坚持每季度组织开展1次“全覆盖”的安全生产大检查,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全力保障生产安全。截至11月29日,全市共组织检查组50564组次,检查企业70161家次,排查安全隐患184858条,已整改180941条,整改完成率97.8%。

大力推进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严格落实动态监管措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新标准执行以来,目前已完一级标准化4处、二级准化82处、三级标准化44处;非煤矿山达标企业239家;220户危险化学品企业、25户烟花爆竹企业通过三级达标创建验收。

在中央关于规范督查检查的规定出台之前,实行督查考核工作机制,成立5个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突击检查、随机检查等方式,分片对10县区开展工作,将督查检查情况点对点下发提示单,及时督促整改到位。对各10个县区、24个市安委会主要成员单位按季度开展了安全生产考核,进一步促进工作落实。

严格执行“日排查日调度日通报”工作制度,在特殊时段加大对“重点企业”“不放心企业”的监管力度,落实现场盯守、专人包保等管控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认真按照国家、省和市“安全生产月”的工作安排和要求,切实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共组织开展了15个大项、69个小项的安全月活动;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3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8.3万余人次;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七进”活动6393场、警示教育220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受到省的肯定。(陈 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