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刘备得了诸葛亮后,军中朝中大小事务全部倚赖诸葛亮,对他的信赖让跟他拜了把子喊他大哥的关羽都吃醋不小。

关羽这人本来就小气,好在诸葛亮不在乎这些东西,后来与关羽他们的关系都处得挺好。

诸葛亮从出山起,就一直为刘备尽忠,直到他病故,再继续辅佐他的儿子刘禅。诸葛亮将刘备的理想作为己任,誓要为蜀汉建立千秋霸业

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后发生了什么(刘备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1)

刘备膝下子女不多,刘禅是甘夫人的儿子,刘备还有两个亲儿子,都是侍妾所生,他唯一能传位于人的只有刘禅了。刘禅经历过战火,由赵云从战场中救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公元223年,六十三岁的刘备戎马一生,终于在白帝城重病不起。弥留之际,他最担心的就是刘禅登基后,蜀国该怎么办,似乎他对自己这个儿子的信任不多。于是刘备叫来诸葛亮和李严,交待后事。

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后发生了什么(刘备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2)

当时诸葛亮是蜀国丞相,李严是尚书令。刘备告诉他们,一定要好好辅佐新主,助他成就蜀国大业。

李严在刘备麾下好像没有什么存在感,自诸葛亮出山,蜀国的一切都是诸葛亮说了算。刘备将死,突然用起了李严。

同样作为托孤大臣,李严其实并没有跟诸葛亮平起平坐。因为刘备专程说了这么一段话给诸葛亮听。

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后发生了什么(刘备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3)

《三国志》中记载,刘备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彼时曹操已死,他的儿子曹丕在他一死后,立马就篡夺了汉室政权,自称帝,建立了曹魏政权。

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在曹丕的十倍之上,一定能建设好蜀国,成就一番大事,让国内安定。如果我儿阿斗能辅佐,你就好好辅佐他;如果他确实不成才,你就自己做这个皇帝吧,蜀国交给你。

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后发生了什么(刘备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4)

这话是当着李严说的,诸葛亮听后吓得马上跪倒在刘备榻边,说: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表示自己将继续忠于新主,竭尽全力去辅佐他,直到自己死的那天。

刘备听后非常满意,又对儿子刘禅下了道命令:“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让刘禅从此后将诸葛亮当做相父,凡事都要听相父的话。刘禅表示从命。

这一安排,刘备将整个蜀国和儿子都托付给了诸葛亮

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后发生了什么(刘备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5)

等刘备双眼一闭,咽了气,当年桃园结义的三兄弟就可以在地下团聚了。蜀国的开国先驱,就只剩诸葛亮了。

且刘备还对诸葛亮说了让他自取之的话,如若哪天诸葛亮真的想篡位,谁都拿他没有办法,因为这是先帝的遗嘱。

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后发生了什么(刘备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6)

但是刘备从184年参加起义开始到如今,他可能将自己打下来的天下拱手让给诸葛亮吗?

他对诸葛亮说的不过是一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漂亮话罢了,想告诉诸葛亮,我自始至终如此信任你,你没有理由不继续对我刘家尽忠。而且,刘备虽看起来没啥本事,但其实他心机重,且很会用人。

他不放心刘禅,他相信诸葛亮的才能可以替他守住江山,但他绝对不可能让诸葛亮独大,这就是他同时托孤于李严的原因。除此,刘备还留了一手,那就是赵云。

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后发生了什么(刘备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7)

刘备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时,命人火速召回了赵云。他有更重要的事要交代给这个屡次救过他性命的大将。

赵云为人踏实,不像关羽清高傲慢,也不像张飞急躁,且对刘备百分百忠心。

向诸葛亮托孤完后,刘备叫来赵云说:

“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

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后发生了什么(刘备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8)

刘备表示他与赵云多年的兄弟之情,希望他一定要照顾好刘禅,随时保证他的安全,要赵云遵守这个诺言。赵云听后马上跪下回答:“臣敢不效犬马之劳!”

刘备这是在向赵云下死命令,跟对诸葛亮交待的口气完全不同。刘备看起从前没有想对张飞关羽那样重用赵云,但他对赵云是过命的信任。

长坂坡之战中,刘备战败丢下妻儿逃走,是赵云杀回重围将主公的妻儿救了出来。

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后发生了什么(刘备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9)

关羽和张飞执行其他任务时,赵云在刘备身边,就是保镖的角色。在跟诸葛亮托孤时,李严在旁边是作为见证者,看诸葛亮对托孤这事的态度;

而赵云当时则藏在幕后,持剑准备,也是在看诸葛亮的态度,若是诸葛亮应了刘备的“君可自取”,怕是就当场毙命在赵云剑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