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对太平天国的作用(太平天国洪秀全为何拒绝)(1)

1861年9月,安庆失守。太平天国战局急剧恶化,湘军取建瓴之势,乘胜东下,直逼天京。1862年5月,湘军曾国荃部进逼天京,扎营于城南雨花台。1862年10月,十三王回救天京,李秀成部主力在雨花台与湘军展开了长达44天的鏖战,但这次解围之战以太平军的失败告终。

洪秀全对太平天国的作用(太平天国洪秀全为何拒绝)(2)

1863年12月4日,苏州陷落。8天后,无锡失守。洪秀全为挽回败局,命李秀成渡江北上,执行进北攻南的战略计划,试图让李秀成率部赴皖北,与扶王陈得才会合,并图湖北,以吸引曾国荃部往援,达到解围天京的目的。曾国藩对太平军的军事意图洞若观火,他令皖北守军坚决抵抗,同时坚壁清野,使李秀成部陷入无粮可征的窘境。“进北攻南”这步错棋使太平军精锐丧失无几,天京局势岌岌可危。

洪秀全对太平天国的作用(太平天国洪秀全为何拒绝)(3)

面临天京行将被合围的危局,李秀成于12月21日从丹阳赶回天京,向洪秀全分析了天京形势,认为湘军壕深垒固,围困甚严,天京内无粮草,外援难至,难以久守。他奏请“让城别走”,实施战略转移,另谋发展。否则,合城性命定不能保,“灭绝定矣”。其时,分布于各地的太平军尚有数十万之众。从天京突围转移,另辟蹊径,重振军威,也是当时的唯一选择。但洪秀全执意婴城固守,断然拒绝了李秀成的建议。他怒斥李秀成道:“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作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不用尔奏,政事不用尔理⋯⋯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妖者乎?”他还剥夺了李秀成的权力,“京中政事,俱交其兄洪仁达提理。各处要紧城门要隘之处,概是洪姓发人巡查掌管”。尽管李秀成反复启奏甚至以死相谏,天王仍执迷不悟,致使太平天国丧失了突围转移、绝处逢生的最后时机。在局势危殆之际,洪秀全却固执己见,拒绝“让城别走”,置天国存亡于不顾,原因究竟何在?首先,这是洪秀全昧于时势,在盲目待援中作出的选择。天京之前有过数次被围被解的经历,他认为此次各地援兵仍会来解天京之围,并对扶王陈得才寄予特别的期望。殊不知此时江浙战场的太平军已被清军分割包围,自顾不暇。陈得才部被清军堵截在湖北、安徽战场,根本无法夺路东援。更令人嗟叹的是,此时的洪秀全已被自己所创立的宗教所迷,陷入 无法自拔的地步。他信天不信人,认为“朕睡紧都坐得江山”,“朕铁桶江山”,“朕之天兵多过于水”,期待着上帝的天兵天将解救自己。况且,洪秀全在小天堂10余年的安逸生活已使他的斗志消磨殆尽,他再也不愿重回动荡不安的戎马倥偬的生活,宁愿坐等覆亡,最终使太平天国陷入毀灭的境地。

洪秀全对太平天国的作用(太平天国洪秀全为何拒绝)(4)

欢迎和小编讨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