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到周末的时候都是宣布大事的时候。

7月9日晚间,央行宣布,于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可能大多数读者都知道要释放大约1万亿左右的流动性,但是本次降准的真正目的何在,为什么推出如此突然,降准对于什么市场产生利好,我们在科普的角度对此做出解读。

我们该如何理解央行本次降准(要了解的央行降准)(1)

首先我们再普及下存款准备金率。

银行的经营模式主要是吸储、放贷、赚息差。但是银行不可以把所有的资金进行放贷,需要把其中的一部分存款交给央行、作为存款准备金,以应付储户的日常提取。

5%的存准率就是,每吸收100元的存款要把5元交给央行,只能用95%。本次下调完,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降至8.9%

降准之后,相当于存放于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变少了,那银行就可以拿这些多出来的钱去放贷款,还MLF等。

其次,上次调降存款准备金是什么时候?

从疫情以来,央行已经累计四次降准,其中两次是定向降准,两次是全面降准,本次释放的长期资金体量最大。2020年应对疫情时给予了降准的操作,5月以后力度就逐渐转为常态,今年上半年已经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态。

我们该如何理解央行本次降准(要了解的央行降准)(2)

考虑到较长时间没有降准,我们不能通过一次降准就判断货币政策转向。这次降准其实也是响应了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

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很显然,此次降准的目的是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怎样服务实体经济,主要是降低银行的成本,从而再降低企业的成本、主要是融资成本。央行答记者问中的“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3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本次降准对房地产市场或者股市有什么影响

理论上资金充裕后对房地产和股市都是正向的影响,在朋友圈也是这样解读的,觉得这是放水。但是实质上而言,本次料将直接流入股市和房地产的资金量非常有限。

我们注意到有评论提到:释放的约万亿资金,使用指向性非常明确。部分将用于对冲MLF到期以及7月中下的税期高峰。7月至年末MLF到期量达到4.15万亿;同时地方债发行提速,客观上也要求较为宽裕的货币环境。

因此虽为全面降准,但主要目的仍在于稳基本盘 扶持实体,做好十四五开局之年要应对外部不确定因素;而对于地产和地方债务的结构性信用收缩难出现逆转。

如果有幻想新一轮信贷宽松周期要来、翘首企盼房价、股价暴涨及资产泡沫,这个想法意义不大。

我们该如何理解央行本次降准(要了解的央行降准)(3)

股市在下周可能还是演绎冲高回落的可能,仅在情绪上对股债行情有提振作用。受益的大概率还是成长性较强的创业板,另外仍然在风口的新能源车、光伏、半导体等高景气流动性敏感板块受益也相对多一些。

利率债下行势头可能好于信用债,同时期限利差或将收窄,但考虑到目前债市各品种收益率基本都在历史偏低水平,空间是有限的。

我们认为鹏扬基金观点相对更为明确:下半年债市整体上依然会是区间震荡,目前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都不支持债券即刻走出大牛市,短期内利率下行过快有超预期,降准的资金也不太可能支持债市加杠杆。

总之,对于本次降准是有预期的,但是对对于幅度和全面降准是超预期的,这也反映了下半年市场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此还是建议投资人多元化的进行配置,对于不同风格、不同股债、不同地域做合理的配置,对于成长板块不妨适当的超配。

,